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87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包括壳体,壳体外部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壳体外部的上端设置有垫片,垫片的上端设置有环体,环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用户分别将两个挡板分别向环体的外侧推动,并直至将两个挡板推动到两个弧槽的外侧壁上,随后用户的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挡板,并将两个挡板带动两个竖板在两个弧槽的内部进行顺时针的旋转,使压板位于压槽的内部,从而对竖板进行固定,此时环体、垫片、壳体与底座通过两个竖板进行了固定连接,用户通过移动并转动两个竖板,即可完成对整个驱动桥的安装,本结构操作过程简单,使用户避免了在安装驱动桥时使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A New Energy Vehicle Driv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的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驱动桥轮组,包括轮边减速器、制动器总成、轮毂总成、转向节、支承轴总成、轮边传动轴、上摆臂联结总成、下摆臂联结总成,支承轴总成为一空心轴,轮边传动轴贯通支承轴总成的内部,并接至轮边减速器,轮毂总成安装在支承轴总成上,现有的驱动桥在进行组装时,由于其零件过多,且多为需要通过螺栓等固定零件进行固定连接,这样会使用户在进行驱动桥零件安装时工作的时间延长,并降低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具备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驱动桥在进行组装时,由于其零件过多,且多为需要通过螺栓等固定零件进行固定连接,这样会使用户在进行驱动桥零件安装时工作的时间延长,并降低了用户工作效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提高用户工作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包括壳体,壳体为圆环状,壳体包括外圈与内圈,壳体外圈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桥管,桥管为梯形筒体,桥管的内部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每个桥管的外部均套接有桥套,桥套内部的直径与桥管外部的直径一致,且两个桥套分别位于两个桥管的外端上,两个桥套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支撑套为圆形筒体,且支撑套的内部与桥管的内部相连通,壳体外部的下端设置有底座,底座为梯形筒体,壳体外部的上端设置有垫片,垫片包括外垫与圆槽,外垫为圆环形橡胶垫,外垫设置在壳体外部的上方,圆槽开设在外垫的内圈上,圆槽的高度为外垫高度的二分之一大小,垫片的上端设置有环体,环体外部的直径与圆槽的直径一致,环体卡合在垫片圆槽的内部,且环体的内部与垫片的内部相连通,环体通过垫片与壳体的内部相连通,环体的上端设置有圆盖,圆盖为梯形圆筒形,圆盖的内部与环体的内部相连通。环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顶环、竖板、挡板、连接槽、长槽、弹簧、限位板、卡止块、弧槽、横槽、卡槽、定位板、压板、压槽、定位槽与方槽,弧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槽分别开设在环体上表面的两侧,弧槽与环体的下表面相连通,弧槽的位置位于壳体内部的内侧上,长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长槽分别开设在环体内圈的两侧上,且长槽与环体的下表面相连通,长槽的内部与弧槽的内部相连通,顶环为圆环状,顶环活动连接在环体的上表面上,顶环位于两个弧槽的内侧,限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分别固定安装在顶环外圈的两侧,限位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板体,方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槽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的内部,方槽的内部与限位板外部的上下两侧相连通,竖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板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方槽的内部,两个竖板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长槽的内部,竖板的下端通过长槽延伸至环体外部的下侧,挡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挡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竖板的上端,挡板的宽度要大于竖板的宽度四厘米,挡板的下表面贴合在限位板的上表面上,连接槽的形状为圆形,连接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槽分别开设在两个竖板的外侧上,且两个连接槽均位于两个竖板外侧的上方,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弹簧的内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连接槽的内部,两个弹簧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弧槽的内侧壁上,压板为内边为弧形的板体,压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的内侧,且两个压板的位置均位于两个竖板内侧的最下方,定位板为弧形板体,定位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板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压板顺时针方向的一侧上,压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槽分别开设在底座内部的两侧上,压槽的高度与压板的高度一致,定位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槽分别开设在两个压槽顺时针方向的侧壁上,所述环体、垫片、壳体与底座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在一起。卡止块的形状为长方形,卡止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止块分别固定安装在环体上表面的两侧,卡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卡槽分别开设在圆盖下表面的两侧,横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横槽分别开设在圆盖下表面的两侧。优选的,两个所述横槽分别位于两个卡槽的内侧上,两个横槽的位置与两个卡槽的位置相对应。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止块相对称设置,卡槽的形状大小与卡止块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优选的,两个所述卡槽呈对称设置,横槽的形状大小与挡板的形状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直径与连接槽的内直径大小一致。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形状为弧形板体,竖板的弧度与弧槽内部的弧度一致。优选的,所述顶环内圈的直径大于环体内圈的直径三厘米,。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宽度与方槽内部的宽度一致,两个竖板的位置均位于两个方槽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定位槽的形状大小与定位板的形状大小相适配。(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桥,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用户将底座的上表面与壳体的下表面相对齐,随后将壳体放置在底座的下端,将垫片放置在壳体的上端,然后将两个竖板放置进垫片圆槽的内部并通过壳体的内部延伸至底座的内部中,并将两个压板与两个压槽移动至同一个平面上,用户分别将两个挡板分别向环体的外侧推动,并直至将两个挡板推动到两个弧槽的外侧壁上,此时压板移动至压槽的内部,随后用户的双手分别握住两个挡板,并将两个挡板带动两个竖板在两个弧槽的内部进行顺时针的旋转,带动压板在压槽的内部顺时针移动,当用户将挡板转动至弧槽的最底端时,此时定位板完全卡合在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对竖板进行固定,此时环体、垫片、壳体与底座通过两个竖板进行了固定连接,用户通过移动并转动两个竖板,即可完成对整个驱动桥的安装,此时用户无需通过繁琐的操作即可对驱动桥进行安装,从而使用户避免了在安装驱动桥时使用时间过长的问题,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2、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桥,通过设置定位板配合定位槽,当用户转动两个挡板至两个弧槽的最底端时,此时竖板带动定位板完全卡合进定位槽的内部,从而对两个竖板进行固定,使竖板不会在继续进行转动,进而将整个驱动桥内的结构稳定的固定在一起,并通过设置横槽与卡槽配合卡止块与挡板,用户转动两个挡板至两个弧槽的最底端时,此时用户将圆盖下表面的横槽与卡槽与环体上表面的卡止块与挡板相对应,随后将圆盖向下移动,使横槽与卡槽分别与挡板和卡槽相卡合,从而将挡板与卡止块同步固定在一起,进而完成对竖板的二次固定,有效的提高了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3、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桥,通过设置弹簧配合连接槽,用户通过连接槽对弹簧进行限位,使弹簧在进行压缩时不会晃动,导致竖板在向弹簧进行挤压时使弹簧发生弯曲变形,从而影响弹簧正常使用的状况产生,且当竖板对弹簧挤压时,弹簧会进行压缩,当用户松开对竖板的推动时,弹簧对竖板产生复位的弹力使竖板收到弹力回归至原位,进而有效的提高了用户使用的舒适度。4、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桥,通过设置挡板配合竖板与长槽,用户通过挡板对竖板进行限位,使竖板不会掉落出长槽的内部,且挡板设置在限位板的上表面上,用户通过转动顶环即可带动两个挡板使两个竖板在弧槽的内部进行转动,从而使两个竖板转动的幅度同步,避免了两个竖板转动不同步导致安装效率降低的问题产生,从而使用户更好的使用驱动桥。5、该新能源汽车驱动桥,通过设置垫片配合外垫与圆槽,用户将环体放置在圆槽的内部,且环体的下表面与圆槽的上表面相贴合,此时环体的外部位于外垫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包括壳体(1),壳体(1)由外圈与内圈组成,壳体(1)外圈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桥管(2),每个桥管(2)的外部均套接有桥套(3),两个桥套(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壳体(1)外部的上端设置有垫片(5),垫片(5)的上端设置有环体(6),环体(6)的上端设置有圆盖(7);环体(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顶环(81)、竖板(82)、长槽(85)、限位板(87)、弧槽(89)、压板(813)、压槽(814)、与方槽(816),弧槽(8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槽(89)分别开设在环体(6)上表面的两侧,长槽(8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长槽(85)分别开设在环体(6)内圈的两侧上,顶环(81)活动连接在环体(6)的上表面上,限位板(8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87)分别固定安装在顶环(81)外圈的两侧,方槽(8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槽(816)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87)的内部,竖板(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板(82)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方槽(816)的内部,两个竖板(82)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长槽(85)的内部,压板(8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板(8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82)的内侧,压槽(8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槽(814)分别开设在底座(9)内部的两侧上,所述环体(6)、垫片(5)、壳体(1)与底座(9)通过固定机构(8)固定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包括壳体(1),壳体(1)由外圈与内圈组成,壳体(1)外圈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桥管(2),每个桥管(2)的外部均套接有桥套(3),两个桥套(3)的外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套(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外部的下端设置有底座(9),壳体(1)外部的上端设置有垫片(5),垫片(5)的上端设置有环体(6),环体(6)的上端设置有圆盖(7);环体(6)的上表面设置有固定机构(8),固定机构(8)包括顶环(81)、竖板(82)、长槽(85)、限位板(87)、弧槽(89)、压板(813)、压槽(814)、与方槽(816),弧槽(89)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弧槽(89)分别开设在环体(6)上表面的两侧,长槽(8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长槽(85)分别开设在环体(6)内圈的两侧上,顶环(81)活动连接在环体(6)的上表面上,限位板(87)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限位板(87)分别固定安装在顶环(81)外圈的两侧,方槽(8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方槽(816)分别开设在两个限位板(87)的内部,竖板(8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板(82)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方槽(816)的内部,两个竖板(82)的下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长槽(85)的内部,压板(8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板(813)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竖板(82)的内侧,压槽(8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压槽(814)分别开设在底座(9)内部的两侧上,所述环体(6)、垫片(5)、壳体(1)与底座(9)通过固定机构(8)固定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5)包括外垫与圆槽,外垫为圆环形橡胶垫,外垫设置在壳体(1)外部的上方,圆槽开设在外垫的内圈上。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振华柏远康林军陈金亮
申请(专利权)人:高邮市北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