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晓东专利>正文

车用轮毂传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22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轮挂体固定连接的套管,套管内部安装有同轴的内轴、外轴,外轴的直径大于内轴的直径,内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内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车轮轮挂体上,内轴与轮挂体转动连接,内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外轴,外轴的一端与内轴连接固定,外轴的另一端穿过套管并与车轮轮毂连接固定,车轮轮毂套装在套管外侧并与套管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车轮的动力机构与轮毂、轮挂体安装成了一个整体,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动力机构与轮挂体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车辆转弯时,车轮动力分配不合适的情况,能够支撑车辆平稳过弯。

Vehicle hub driv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轮毂传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传动系统,具体涉及车用轮毂传动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动力系统就是指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最后传到车轮的整个机械布置过程。发动机运转,实际上是曲轴在旋转,曲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飞轮,此飞轮与离合器配合,来控制飞轮与变速器的连接通断,动力经过变速器的变速后,通过两个万向节和传动轴,将动力传到差速器,由差速器将动力平均的分到两侧车轮的减速器,通过减速器的双曲线齿轮传到车轮。汽车差速器是驱动轿的主件,它的作用就是在向两边半轴传递动力的同时,允许两边半轴以不同的转速旋转,满足两边车轮尽可能以纯滚动的形式作不等距行驶,减少轮胎与地面的摩擦。车辆以极限的速度杀入弯心的时候,由于内侧轮胎受到车体侧倾或离心力的影响,承受的负荷下降,导致内侧轮胎的抓地力下降,因此,差速器将大部分的驱动力分配到此车轮上,可是,真正需要动力的外侧车轮却没有动力,过弯的速度自然受到不少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严重的转向不足(推头)现象;汽车半轴为与差速器连接的实心轴,长期承受扭矩和弯矩,当轴的载荷高于其承受极限时,容易断裂;因此,目前汽车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在汽车转弯时,汽车两侧车轮的动力分配不合适,不能够支撑汽车正常安全的过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汽车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在汽车转弯时,汽车两侧车轮的动力分配不合适,不能够支撑汽车正常安全的过弯,目的在于提供车用轮毂传动系统,解决目前汽车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在汽车转弯时,汽车两侧车轮的动力分配不合适,不能够支撑汽车正常安全的过弯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轮挂体固定连接的套管,套管内部安装有同轴的内轴、外轴,外轴的直径大于内轴的直径,内轴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内轴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车轮轮挂体上,内轴与轮挂体转动连接,内轴的另一端连接有外轴,外轴的一端与内轴连接固定,外轴的另一端穿过套管并与车轮轮毂连接固定,车轮轮毂套装在套管外侧并与套管转动连接。本技术改变了车轮的动力结构,本技术中动力机构安装在轮挂体上,缩短了动力机构与车轮之间的间距,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力的损耗;本技术采用相互连接的内轴及外轴替代了传统半轴的结构,内轴转动带动外轴转动,外轴转动带动轮毂转动,内轴与外轴实现了动力传输;传统的半轴为一根刚性轴,长度长,固有频率低,容易与车辆发生共振,本技术中外轴与内轴的长度较于传统半轴的长度要短,外轴与内轴的固有频率高,不容易发生共振,外轴与内轴不容易损坏是,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中采用分段式传动轴代替了传统的半轴,提高传动轴的稳定性,延长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中车轮的动力机构与轮毂、轮挂体安装成了一个整体,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动力机构与轮挂体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车辆转弯时,车轮动力分配不合适的情况,本技术动力系统能够支撑车辆平稳过弯。内轴与车轮轮挂体之间通过传动轴前轴承、传动轴后轴承转动连接,传动轴后轴承位于车轮轮挂体靠近外轴的一侧,传动轴前轴承位于车轮轮挂体远离外轴的一侧,传动轴前轴承、传动轴后轴承沿着内轴轴向顺次排列。传动轴前轴承、传动轴后轴承主要支撑内轴转动,降低内轴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内轴回转精度。套管与车轮轮毂之间通过两个锥形轴承转动连接,两个锥形轴承沿着套管的轴向方向顺次连接,两个锥形轴承的窄端相对。两个锥形轴承可以容忍多方位的负荷,摩擦系数小,适合高速,极限转速,两个锥形轴承配对使用,降低了套管与轮毂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轮毂及套管的使用寿命,此外,两个锥形轴承降低了套管轴向受力,延长了套管的使用寿命。外轴与车轮轮毂之间通过固定螺丝连接固定。固定螺丝拆装方便。内轴与外轴通过花键连接固定,内轴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外轴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花键匹配连接的内花键。花键连接键齿较多,侧面接触面积大,对轴的削弱较轻,承载能力大,对中性能和导向性能好。驱动内轴转动的驱动装置为电机。套管与内轴、外轴之间留有间隙。便于内轴与外轴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车用轮毂传动系统中车轮的动力机构与轮毂、轮挂体安装成了一个整体,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动力机构与轮挂体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车辆转弯时,车轮动力分配不合适的情况,能够支撑车辆平稳过弯;2、本技术车用轮毂传动系统采用分段式传动轴代替了传统的半轴,提高传动轴的稳定性,延长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车用轮毂传动系统降低了套管与轮毂之间的磨损,延长了轮毂及套管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套管,2-内轴,3-外轴,4-传动轴前轴承,5-传动轴后轴承,6-锥形轴承,7-固定螺丝,8-车轮轮挂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包括与车轮轮挂体8固定连接的套管1,套管1内部安装有同轴的内轴2、外轴3,外轴3的直径大于内轴2的直径,内轴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内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车轮轮挂体8上,内轴2与车轮轮挂体8转动连接,内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外轴3,外轴3的一端与内轴2连接固定,外轴3的另一端穿过套管1并与车轮轮毂连接固定,车轮轮毂套装在套管1外侧并与套管1转动连接。外轴3与车轮轮毂之间通过固定螺丝7连接固定。内轴2与外轴3通过花键连接固定,内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花键,外轴3的内壁上设置有与外花键匹配连接的内花键。驱动内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为电机。套管1与内轴2、外轴3之间留有间隙。本技术改变了车轮的动力结构,本技术中动力机构安装在轮挂体上,缩短了动力机构与车轮之间的间距,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力的损耗;本技术采用相互连接的内轴及外轴替代了传统半轴的结构,内轴转动带动外轴转动,外轴转动带动轮毂转动,内轴与外轴实现了动力传输;传统的半轴为一根刚性轴,长度长,固有频率低,容易与车辆发生共振,本技术中外轴与内轴的长度较于传统半轴的长度要短,外轴与内轴的固有频率高,不容易发生共振,外轴与内轴不容易损坏是,使用寿命长;本技术中采用分段式传动轴代替了传统的半轴,提高传动轴的稳定性,延长了传动轴的使用寿命;此外,本技术中车轮的动力机构与轮毂、轮挂体安装成了一个整体,减少了动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动力机构与轮挂体一一对应,不会出现车辆转弯时,车轮动力分配不合适的情况,本技术动力系统能够支撑车辆平稳过弯。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内轴2与车轮轮挂体8之间通过传动轴前轴承4、传动轴后轴承5转动连接,传动轴后轴承5位于车轮轮挂体8靠近外轴3的一侧,传动轴前轴承4位于车轮轮挂体8远离外轴3的一侧,传动轴前轴承4、传动轴后轴承5沿着内轴2轴向顺次排列。套管1与车轮轮毂之间通过两个锥形轴承6转动连接,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轮轮挂体(8)固定连接的套管(1),套管(1)内部安装有同轴的内轴(2)、外轴(3),外轴(3)的直径大于内轴(2)的直径,内轴(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内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车轮轮挂体(8)上,内轴(2)与车轮轮挂体(8)转动连接,内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外轴(3),外轴(3)的一端与内轴(2)连接固定,外轴(3)的另一端穿过套管(1)并与车轮轮毂连接固定,车轮轮毂套装在套管(1)外侧并与套管(1)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车轮轮挂体(8)固定连接的套管(1),套管(1)内部安装有同轴的内轴(2)、外轴(3),外轴(3)的直径大于内轴(2)的直径,内轴(2)的一端连接有驱动内轴(2)转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安装于车轮轮挂体(8)上,内轴(2)与车轮轮挂体(8)转动连接,内轴(2)的另一端连接有外轴(3),外轴(3)的一端与内轴(2)连接固定,外轴(3)的另一端穿过套管(1)并与车轮轮毂连接固定,车轮轮毂套装在套管(1)外侧并与套管(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轮毂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内轴(2)与车轮轮挂体(8)之间通过传动轴前轴承(4)、传动轴后轴承(5)转动连接,传动轴后轴承(5)位于车轮轮挂体(8)靠近外轴(3)的一侧,传动轴前轴承(4)位于车轮轮挂体(8)远离外轴(3)的一侧,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杨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