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英娇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83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包括绞轴和固定套接于绞轴外部的螺旋绞叶,所述绞轴的前端且位于螺旋绞叶的端面位置设有承压机构,所述承压机构的端部贴合螺旋绞叶的端部螺旋面,所述承压机构的侧表面为锥形面,所述承压机构由前承压套和后承压套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旋绞叶的端部加装承压机构,由承压机构承受来自于固液分离机机体前端物料挤压的轴向反作用力,并由剪力螺栓承受主要作用力,从而能够有效的保护螺旋绞叶端部,同时锥形侧面的设置可将轴向反作用力分力至筒壁挤压,使得物料与筒壁之间也形成一定的挤压效果,也进一步降低承压机构本身所承受的轴向反作用力而产生的不利弯矩影响。

A Winch for Spiral Extrusion Solid-liquid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液分离机
,具体为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
技术介绍
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由机体、网筛、挤压绞龙、配重、卸料管等组成,其工作过程为:无堵塞泵将未经发酵的粪水泵入机体,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加速落料,此时经动力传动,挤压绞龙将粪水逐渐推向机体前方,同时不断提高前缘的压力,迫使物料中的水分在边压带滤的作用下挤出网筛,流出排水管。由上述工艺过程决定了压滤式分离机的挤压绞龙前端叶片会随着挤压工作的进行而逐渐受到很大的轴向挤压力,而挤压绞龙的后端叶片受轴向反作用力则非常小,由此,绞龙叶片的易损部位也位于前端,为保护绞龙叶片的使用寿命,即要加强绞龙叶片的制作工艺或者降低前端挤压力(即降低压滤式固液分离的去水量),上述两者方式,或提高绞龙工艺及使用成本,或影响固液分离的结果以及后续的干燥处理工艺成本,为此,提出一种改进型挤压绞龙,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的挤压绞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具备抗挤压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久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包括绞轴(1)和固定套接于绞轴(1)外部的螺旋绞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轴(1)的前端且位于螺旋绞叶(2)的端面位置设有承压机构(3),所述承压机构(3)的端部贴合螺旋绞叶(2)的端部螺旋面,所述承压机构(3)的侧表面为锥形面,所述承压机构(3)由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构成,所述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的一端均与螺旋绞叶(2)的端部对应位置螺旋面贴合,所述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分别通过剪力螺栓(4)固定安装于绞轴(1)的外部,所述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的接触侧通过紧固螺栓(5)固定连接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用绞龙,包括绞轴(1)和固定套接于绞轴(1)外部的螺旋绞叶(2),其特征在于:所述绞轴(1)的前端且位于螺旋绞叶(2)的端面位置设有承压机构(3),所述承压机构(3)的端部贴合螺旋绞叶(2)的端部螺旋面,所述承压机构(3)的侧表面为锥形面,所述承压机构(3)由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构成,所述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的一端均与螺旋绞叶(2)的端部对应位置螺旋面贴合,所述前承压套(3a)和后承压套(3b)分别通过剪力螺栓(4)固定安装于绞轴(1)的外部,所述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英娇
申请(专利权)人:黎英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