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14552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所述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包括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喷涂方法减少了对套色区域主色漆喷涂的油漆量,降低了套色车的涂装成本,节省物料,使套色车的喷涂工艺更加环保。

Spraying method for color matching car spra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涂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套色车型的生产工艺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次喷涂主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和一次喷涂辅色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对于一次喷涂主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在对整车主色喷涂过程中,喷涂在非套色区域的油漆浪费大量油漆,需对套车区域进行打磨,增加人工成本,延长生产周期,且车顶容易出现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该喷涂方法减少了对套色区域主色漆喷涂的油漆量,降低了套色车的涂装成本,节省物料,使套色车的喷涂工艺更加环保。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包括至少如下步骤: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套色车的喷涂方法,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减少了对套色区域喷涂的油漆量,降低了套色车的涂装成本,节省物料,使套色车的喷涂工艺更加环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车门为非套色区域时,关闭所述车门并在所述车门的外侧设置遮蔽材料以对所述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的1/6-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前,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清漆喷涂,且对所述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的1/4-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车身套色区域中分色缝位置进行小范围辅色漆喷涂;对所述车身套色区域中除分色缝以外的部分进行大范围辅色漆喷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内板机器人对所述套色区域中分色缝位置进行小范围辅色漆喷涂;通过外板机器人对所述车身套色区域中除分色缝以外的部分进行大范围辅色漆喷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板机器人采用非静电喷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手工对所述套色区域中分色缝位置进行小范围辅色漆喷涂;通过外板机器人对所述车身套色区域中除分色缝以外的部分进行大范围辅色漆喷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分别进行主色漆喷涂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进行打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的至少部分使用耐高温薄膜材料进行遮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中,套色车型的生产工艺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次喷涂主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和一次喷涂辅色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对于一次喷涂主色漆和清漆的工艺,在对整车主色喷涂过程中,喷涂在非套色区域的油漆浪费大量油漆,需对套车区域进行打磨,增加人工成本,延长生产周期,且车顶容易出现质量缺陷。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包括,对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对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对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对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套色车是指车身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的车辆,套色车的涂装工艺较单色车的涂装工艺更复杂。首先,套色车与单色车均经过喷涂前工艺处理,套色车对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目前对于车辆的喷涂一般常采用机器人,机器人的喷涂效率高且流量均匀,但对于套色车的套色区域与非套色区域喷涂主色漆的流量相同,而套色区域后期还需喷涂辅色漆,造成了主色漆油漆的浪费,增大了车辆的生产成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喷涂方法的实际喷涂过程中,通过修改机器人的程序,使机器人喷涂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流量小于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有效地降低了涂料的喷涂量及涂料成本,对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时,将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有效地防止了辅色漆喷涂到非套色区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套色车的喷涂方法,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减少了对套色区域喷涂的油漆量,降低了套色车的涂装成本,节省物料,使套色车的喷涂工艺更加环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车门为非套色区域时,关闭车门并在车门的外侧设置遮蔽材料以对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现有技术中,若车门为非套色区域,一般将车门拆除后,再对车身上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在辅色漆喷涂完成后,重新安装车门,对于车门的拆卸,增加了套色车喷涂的喷涂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喷涂方法,在车门为非套色区域时,关闭车门并在车门的外侧设置遮蔽材料以对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在车门为非套色区域时,分色缝位于车身门框内板,只需拆除车门卡具并在车门外设置遮蔽材料,避免了辅色漆喷涂到车门上,无需拆除车门,这样的方法使套色车的喷涂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分色缝位于车门框内板时,车门的内侧以及车辆的立柱外侧设置有防磕碰胶带,在对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需要关闭车门,防磕碰胶带防止了车门与车门框的直接碰撞,避免了车门与车门框的之间直接碰撞而造成地油漆脱落,从而有效保护了车门以及车门框上的油漆。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为对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的1/6-1/3,有效地减少了主色漆喷涂量,降低了主色漆涂料的成本。在对整车进行主色漆喷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机器人程序的修改,实现对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为对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的1/6-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为对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的1/4,可以达到对套色区及非套色区喷涂的目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前,对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清漆喷涂,且对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为对非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的1/4-1/2,可以有效地减少清漆的使用喷涂量,降低了清漆涂料的成本。对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清漆喷涂,在对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前,通过对机器人程序的修改,使机器人对所述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的1/4-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对所述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的1/3时,可以提高对套色区域清漆喷涂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对车身套色区域中分色缝位置进行小范围辅色漆喷涂,对车身套色区域中除分色缝以外的部分进行大范围辅色漆喷涂。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分色缝是指套色区域与非套色区域的分界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套色车的车身中,车身顶棚为套色区,分色缝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如下步骤: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如下步骤: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主色漆喷涂,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小于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进行遮蔽;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门为非套色区域时,关闭所述车门并在所述车门的外侧设置遮蔽材料以对所述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主色漆喷涂量的1/6-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车身的套色区域进行辅色漆喷涂前,对所述车身的非套色区域和套色区域进行清漆喷涂,且对所述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为对所述非套色区域的清漆喷涂量的1/4-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套色车喷涂的喷涂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车身套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维力张国庆崔晓燕王方丽钟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