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453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双氧水萃余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器和聚结分离器;所述过滤器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聚结分离器具有萃余液入口、工作液出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过滤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萃取塔的萃余液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聚结分离器的萃余液入口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的双氧水出口与回收槽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滤芯,以将萃余液中的工作液相和水相分离;所述滤芯包括内层的憎水分离膜和外层的纤维层。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处理得到的工作液,含水率在0.001%以下,使得后序碳酸钾和氧化铝消耗大幅降低,确保了安全生产。

A Water Separation Device for Hydrogen Peroxide Extraction Residu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
本技术属于双氧水萃余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蒽醌法生产双氧水是利用2-乙基蒽醌溶解于芳烃和磷酸三辛酯溶剂组成的工作液和氢气反应生成氢蒽醌,再用空气氧化得到氧化液,氧化液里的双氧水在萃取塔内用高纯水进行萃取得到产品双氧水。萃取塔顶部出来的萃余液含有部分双氧水和水,为了得到纯净的工作液供下个循环氢化、氧化,需要除去萃余液中的水分和双氧水。在蒽醌法生产双氧水过程中,萃余分离器起的作用是从萃取塔内出来的萃余液中所含的水分和双氧水等杂质分离出来,达到工作液净化的目的。传统的萃余分离器,伞型重力沉降式,它的分离原理是萃余液从入口管经漏斗进入分离器底部,经中心管汇集向上。中心管侧面开有一定面积的孔,萃余液从中心管的侧孔流过伞型面,再流经上层伞型面,部分水借助重力与萃余液分离。实际应用中效果不理想,经过分离后工作液中仍含有大量的水分,给后序的干燥、白土床吸收带来压力,导致碳酸钾、氧化铝等原材料消耗大,并且分离出的水相不洁净,无法回收利用,只能排入污水系统,给污水处理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氧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和聚结分离器;所述过滤器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聚结分离器具有萃余液入口、工作液出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过滤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萃取塔的萃余液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聚结分离器的萃余液入口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的双氧水出口与回收槽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滤芯,以将萃余液中的工作液相和水相分离;所述滤芯包括内层的憎水分离膜和外层的纤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和聚结分离器;所述过滤器具有入口和出口;所述聚结分离器具有萃余液入口、工作液出口和双氧水出口;所述过滤器的入口通过管路与萃取塔的萃余液出口连通,所述过滤器的出口通过管路与聚结分离器的萃余液入口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的双氧水出口与回收槽连通;所述聚结分离器内设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滤芯,以将萃余液中的工作液相和水相分离;所述滤芯包括内层的憎水分离膜和外层的纤维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结分离器的工作液出口与闪蒸器的入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萃余液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的材质为具有亲水/疏水特性的含氟聚合物;所述憎水分离膜的材质为防腐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永吴海峰余利清刘清兴王祥卫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名鑫双氧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