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及方向盘、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425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1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及方向盘、汽车,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分光装置和多个信号采集端,所述分光装置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

An Optical Fiber Conduction Blood Oxygen Acquisition Device and Steering Wheel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及方向盘、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及方向盘、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用监护仪器已成为医用电子仪器不可缺少的一大类仪器,在监护的生理参数中,除了心电、血压等之外,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即血氧饱和度的测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汽车的方向盘上,人们在驾驶时,需要实时触摸到汽车的方向盘,因此会对汽车的方向盘进行改进,从而用来监测人体内血氧饱和度的装置。但是驾驶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手握方向盘的位置会发生少许改变,因此为了保证监测的准确性,需要在方向盘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监测装置,这样就会造成监测装置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监测装置成本较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成本相对低廉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分光装置和多个信号采集端,所述分光装置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进一步,所述分光装置为分光器。进一步,所述血氧传感器、分光装置和所述信号采集端通过光纤信号连接。进一步,所述信号采集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发射端和第一接收端。进一步,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第二发射端与第二接收端,所述第二发射端发送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分光装置分离为多束后,分别传输至相应的所述第一发射端,并在所述信号采集端采集到所述触摸信号后,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端传回至所述第二接收端。进一步,所述信号采集端的厚度为0.1mm-10mm。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血氧传感器信号连接的电路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方向盘,包括所述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进一步,所述血氧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把套远离人体视线的一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方向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分光装置和多个信号采集端,所述分光装置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所述信号采集端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分光装置分出多个光信号并分别传输至多个信号采集端,分光装置与血氧传感器连接,使得多个信号采集端也可以实现血氧传感器采集人体内血氧饱和度的功能,在人体接触到所述血氧传感器或信号采集端时,可以对人体内的血氧饱和度的监测,信号采集端的成本低廉,且便于更换,设置多个信号采集端,相比于设置多个血氧传感器,大大的降低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所述信号采集端的厚度为0.1mm-10mm。信号采集端厚度在此范围内,人体触摸到信号采集端时的舒适度最佳。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向盘,所述血氧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方向盘的把套远离人体视线的一面。避免血氧传感器发射的红外光干扰到驾驶员的视线,从而造成危险。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把套;2-电路板;3-血氧传感器;4-第二发射端;5-第二接收端;6-连接线;7-分光装置;8-信号采集端;9-第一发射端;10-第一接收端;11-光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3、分光装置7和多个信号采集端8,所述分光装置7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3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8,所述信号采集端8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7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3。血氧传感器3与分光装置7之间通过连接线6连接,血氧传感器3采用医疗级传感器,采集的信号稳定。在本实施例中,分光装置7为分光器。分光器又称为光分路器,常用于光信号的耦合、分支和分配。分光器作为信令监测的专用探针,主要实现原始信令数据采集。分光装置7与信号采集端8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信号采集端8的个数为8个,当然,信号采集端8的个数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光信号为红外光信号,血氧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光信号通过设置在血氧传感器3附近的信号采集端8传送给分光装置7,然后通过分光装置7将红外光信号分配给各个信号采集端8,在人体触摸到血氧传感器3或8个信号采集端8中的任意一个时,8个信号采集端8接收到了人体的触摸信号立即将红外光信号传送给血氧传感器3,血氧传感器3与外接设备连接,从而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在人体的血氧饱和度浓度较低时,及时给出预警,从而实时并且连续的对人体内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通过增加分光装置7和8个信号采集端8,使得8个信号采集端8实现了血氧传感器3的功能,8个信号采集端8的成本相比与8个血氧传感器3的成本较为低廉很多,从而减小了血氧采集装置的整体成本。所述血氧传感器3、分光装置7和所述信号采集端8通过光纤11信号连接。光纤11为束状形式的,厚度在0.01mm-10mm之间。避免过厚,影响人体触摸时的舒适度。所述信号采集端8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发射端9和第一接收端10。所述血氧传感器3包括第二发射端4与第二接收端5,所述第二发射端4发送的光信号经过所述分光装置7分离为多束后,分别传输至相应的所述第一发射端9,并在所述信号采集端8采集到所述触摸信号后,将接收到的所述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一接收端10传回至所述第二接收端5。信号采集端8的个数为8个,即第一发射端9为8个,第一接收端10为8个,第一发射端9与第一接收端10相邻设置;其中,光纤11分为两条线路,一条线路上设置8个第一发射端9,用于发射红外光信号,另一条线路上设置8个第一接收端10,用于接收红外光信号。血氧传感器3发出的红外光信号通过第二发射端4传输给附近的第一发射端9,第一发射端9将红外光信号传输给分光装置7,分光装置7将红外光信号分配给各个第一发射端9,在人体触摸到血氧传感器3上的第二接收端5或8个第一接收端10中的任意一个第一接收端10时,第一接收端10接收到了人体的触摸信号后立即将红外光信号传送给血氧传感器3的第二接收端5,血氧传感器3与外接设备连接,从而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在人体的血氧饱和度浓度较低时,及时给出预警,从而实现对人体内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所述信号采集端8的厚度为0.1mm-10mm。信号采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3)、分光装置(7)和多个信号采集端(8),所述分光装置(7)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3)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8),所述信号采集端(8)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7)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连接的血氧传感器(3)、分光装置(7)和多个信号采集端(8),所述分光装置(7)用于将所述血氧传感器(3)发出的光信号分为多束,并传输至相应的信号采集端(8),所述信号采集端(8)用于接收所述分光装置(7)发送的光信号和人体的触摸信号,并在接收到所述触摸信号将所述光信号传回所述血氧传感器(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光装置(7)为分光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传感器(3)、分光装置(7)和所述信号采集端(8)通过光纤(11)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端(8)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发射端(9)和第一接收端(1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传导式血氧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董衍昌蔡长亮
申请(专利权)人:兴科迪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