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417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其包括本体、多个掣爪、多个弹性元件及挡止件。该本体具有多个从内端面沿轴向凹设的容置槽及多个固定孔,所述掣爪和弹性元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该挡止件具有与该本体内端面相对的环片及多个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可分别紧配合地插入所述固定孔,使该环片紧贴该内端面而阻止所述掣爪及弹性元件从所述容置槽脱离。利用该挡止件可确实将所述掣爪及弹性元件定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相对可提高组装方便性、维持驱动扭力及增加掣爪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花毂的驱动单元,特别涉及一种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参阅图1,现有的一种花毂主要包含心轴1、呈可旋转地被支撑于该心轴1上的毂体单元2及可单向连动该毂体单元2的驱动单元3。该毂体单元2是呈可旋转地被支撑于该心轴1上,该毂体单元2具有设于内周面201的棘齿环202。该驱动单元3也是呈可旋转地被支撑于该心轴1上,参阅图2、3,该驱动单元3还具有本体301、多个掣爪302及多个弹性元件303。该本体301具有内端面305、外环面306、多个从该内端面305沿轴向凹设并贯通该外环面306的容置槽307,该容置槽307可限定出对应于该内端面305的开放端308。所述掣爪302是呈可摆动地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307中的。所述弹性元件303分别置入所述容置槽307中,其的弹力始终推抵所述掣爪302趋向啮合于该棘齿环202。该本体301的外环面306还一体成型地具有链轮片304,可供动力输入。上述驱动单元3虽可达到单向连动该毂体单元2的预期目的,但是实际上仍存有以下缺失一、该驱动单元3尚未与该心轴1、毂体单元2组装之前,所述掣爪302有可能从该容置槽307的开放端308掉出,存有组装不便的缺失。二、即使该花毂顺利组装完成,但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所述掣爪302容易产生轴向游离,而局部凸出于所述开放端308,将导致驱动扭力降低。三、若所述掣爪302长期处于游离状态,并未能受到完全的支撑,也存有所述掣爪302使用寿命减短的缺陷。四、此外,所述弹性元件303也可能产生类似的脱落、游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组装方便性、维持驱动扭力及增加掣爪使用寿命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本技术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其包含本体、多个安装于该本体中的掣爪及多个安装于该本体中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内端面、外环面、多个从该内端面沿轴向凹设并贯通该外环面的容置槽及多个从该内端面沿轴向凹设的固定孔,该容置槽可限定出对应于该内端面的开放端及对应于该外环面的开口。所述多个掣爪是呈可摆动地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的。所述弹性元件是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的,其的弹力始终推抵所述掣爪趋向突出于该开口。该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还包含挡止件,该挡止件具有与该本体内端面相对的环片及多个从该环片沿轴向凸出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可分别紧配合地插入所述固定孔,使该环片紧贴该内端面而阻止所述掣爪及弹性元件从所述开放端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所述容置槽每个都是由对应于该外环面的槽底面、衔接在该槽底面一侧且呈缺圆状的第一限位弧部及沿环向与该第一限位弧部相对而衔接在该槽底面另一侧且呈缺圆状的第二限位弧部所构造而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所述掣爪每个都具有呈圆形块状容设在该第一限位弧部中的枢转端部、与该枢转端部呈相反设置且突伸出该开口的棘爪部及介于该枢转端部与该棘爪部之间的中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所述弹性元件是以弹性钢片弯折而成的,并且所述弹性元件每个都具有装设在该第二限位弧部中的挠曲部、连接在该挠曲部一侧且贴设在该槽底面上的定位部及连接在该挠曲部另一侧且延伸至该开口的弹抵部,该弹抵部抵止在所对应的掣爪的中段。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该本体的所述固定孔是通过所述挠曲部所围绕而限定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该本体还具有与该外环面一体成型的链轮片。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该本体是由掣爪座及链轮座沿轴向螺纹锁定结合而成的,该掣爪座设有所述容置槽,该链轮座设有外螺纹。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该本体是由掣爪座及链轮座沿轴向螺纹锁定结合而成的,该掣爪座设有所述容置槽,该链轮座设有外栓齿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该本体的所述固定孔是与所述容置槽间隔设置的。借此,本技术的该挡止件可确实将所述掣爪及弹性元件定位于所述容置槽内,相对可提高组装方便性、维持驱动扭力及增加掣爪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剖视图,说明一种现有花毂的心轴、毂体单元及驱动单元;图2是立体图,说明该现有驱动单元的本体、多个掣爪及多个弹性元件;图3是上述图2的主视图;图4是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应用于花毂,该花毂包含心轴、毂体单元、该驱动单元及两个侧盖单元;图5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驱动单元的本体、多个掣爪、多个弹性元件及挡止件;图6是该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主剖视图,说明该挡止件的多个固定柱是呈紧配合插入所述弹性元件所围绕限定出的多个固定孔中的;图7是第二优选实施例的半剖视图,说明该本体是由掣爪座及具有外螺纹的链轮座螺纹锁定结合而成的;图8是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半剖视图,说明该本体是由掣爪座及具有外栓齿部的链轮座螺纹锁定结合而成的;图9是该第三优选实施例的局部主剖视图,说明该本体的多个固定孔是与容置槽间隔设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4,本技术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应用于花毂100,该花毂100包含心轴10、两个以滚珠轴承为例的第一轴承11、以自润轴承为例的第二轴承12、以滚针轴承为例的第三轴承13、毂体单元20、驱动单元30及两个侧盖单元40。其中,该心轴10是沿轴向延伸的,该毂体单元20是借助于所述第一轴承11安装于该心轴10上的,并具有设置于内周面21的棘齿环22,该驱动单元30是借助于该第二、三轴承12、13安装于该心轴10上的,并且可单向连动该毂体单元20,两个侧盖单元40是螺纹锁定于该心轴10两端的,使前述构件形成轴向定位。参阅图5、6,该驱动单元30包括本体31、多个掣爪32、多个弹性元件33及挡止件34。该本体31具有内端面311、外环面312、多个从该内端面311沿轴向凹设并贯通该外环面312的容置槽313。每个所述容置槽313都是由对应于该外环面312的槽底面314、衔接在该槽底面314一侧且呈缺圆状的第一限位弧部315及沿环向与该第一限位弧部315相对而衔接在该槽底面314另一侧且呈缺圆状的第二限位弧部316所构成。该容置槽313可限定出对应于该内端面311的开放端317及对应于该外环面312的开口318。所述掣爪32是呈可摆动地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313中的,所述掣爪32每个都具有呈圆形块状且可枢转地容设在该第一限位弧部315中的枢转端部321、与该枢转端部321呈相反设置且突伸出该开口318的棘爪部322以及介于该枢转端部321与该棘爪部322间的中段323。所述弹性元件33是以弹性钢片弯折而成的,所述弹性元件33每个都具有可装设在该第二限位弧部316中的挠曲部331、连接在该挠曲部331一侧且贴设在该槽底面314上的定位部332以及连接在该挠曲部331另一侧且延伸至该开口318的弹抵部333,该弹抵部333是抵止在所对应的掣爪32的中段323上的,其弹力始终推抵着该掣爪32趋向啮合于该棘齿环22(如图4所示)。该本体31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其包含本体、多个安装于该本体中的掣爪以及多个安装于该本体中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内端面、外环面、多个从该内端面沿轴向凹设并贯通该外环面的容置槽以及多个从该内端面沿轴向凹设的固定孔,所述容置槽可限定出对应于该内端面的开放端以及对应于该外环面的开口;    所述掣爪是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的;    所述弹性元件是分别安装在所述容置槽中的,其的弹力始终推抵所述掣爪趋向突出于所述开口;    该可定位掣爪的花毂驱动单元还包含挡止件,该挡止件具有与该本体内端面相对的环片以及多个从该环片沿轴向凸出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是分别紧配合地插入所述固定孔的,使该环片紧贴该内端面而阻止所述掣爪及弹性元件从所述开放端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浚钦
申请(专利权)人:崑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