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避免加工损伤的大体积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硬度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性能测试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避免加工损伤的大体积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维氏显微硬度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是混凝土中最为薄弱的区域,尤其对于大体积混凝土,它的力学性能性能直接影响到混凝土抗裂性,研究中多采用测试其显微硬度的方法表征其力学性能。其过程需要将混凝土试件加工至可进行维氏显微硬度测试的大小约(20mm×40mm×40mm),随后将测试表面反复打磨直至光滑,然后采用显微硬度仪器进行测试,但是该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加工过程(通常是切割)形成的振动过大,而界面过渡区性能薄弱,容易在加工过程产生微裂纹甚至是直接破坏,从而影响结果准确性2.进行显微硬度测试需要测量显微硬度压痕大小,再计算硬度值,混凝土表面反光性较差,因此通常需采用金相砂纸对表面进行反复打磨至光滑反光,但由于骨料和砂浆浆体的硬度不同,打磨过程中易导致测试面骨料和浆体不在同一平面从而影响试验进行,且经打磨抛光后试件反光性依然比较差,将影响刻痕的观测,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3.大体积混凝土自浇筑后其内部将形成一个温度先升高后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避免加工过程造成损伤的大体积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硬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骨料加工成立方体状骨料块体,立方体6个表面之一为骨料原状表面,将其余5个加工表面进行打磨抛光;(2)在水泥胶砂强度模具中放入刷油薄片,在刷油薄片的一侧空间放入预制块,另一侧空间放入骨料块体后在剩余空间里填入新浇砂浆,骨料块体的骨料原状表面与新浇砂浆结合,采用振动台进行振实,其中新浇砂浆成型后为测试试件,测试试件与模具贴合的面作为测试面;(3)将测试试件连同模具放入养护箱养护,养护24h后拿出拆除模具,将测试试件放回继续养护;(4)到达测试龄期,将测试试件取出放入无水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免加工过程造成损伤的大体积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硬度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骨料加工成立方体状骨料块体,立方体6个表面之一为骨料原状表面,将其余5个加工表面进行打磨抛光;(2)在水泥胶砂强度模具中放入刷油薄片,在刷油薄片的一侧空间放入预制块,另一侧空间放入骨料块体后在剩余空间里填入新浇砂浆,骨料块体的骨料原状表面与新浇砂浆结合,采用振动台进行振实,其中新浇砂浆成型后为测试试件,测试试件与模具贴合的面作为测试面;(3)将测试试件连同模具放入养护箱养护,养护24h后拿出拆除模具,将测试试件放回继续养护;(4)到达测试龄期,将测试试件取出放入无水乙醇浸泡,试验前,烘干;(5)将测试面进行喷金处理,喷金区域需横跨界面过渡区;(6)垂直于界面过渡区方向在喷金区域布置测点,测点布置需横跨界面过渡区,且相邻测点上下错开布置;(7)对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那彬彬,黄建超,武利强,王自明,郑通,何淑娟,沈玎华,施金山,李杨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