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3183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T型结构的内置电源装置,包括位于头部的安装板和位于尾部的四棱柱型壳体。壳体由两个外壳扣合构成一封闭的容纳空间,壳体底端上设有输出端头,所述壳体的侧棱上均设置有内凹的滑槽。安装板包括层叠的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和壳体上端面连接。该内置电源装置可安置于电子电器的内部,方便携带和使用。

A built-in power suppl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电源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源适配器
,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电源装置。
技术介绍
电源适配器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子电器的供电电源变换设备,随着电子的不断发展,电源适配器的成为充电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但目前电源适配器设置在连接的电子电器的外侧。本技术提供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可安置于电子电器的内部,方便携带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T型结构的内置电源装置,包括位于头部的安装板和位于尾部的四棱柱型壳体。壳体由两个外壳扣合构成一封闭的容纳空间,壳体底端上设有输出端头,所述壳体的侧棱上均设置有内凹的滑槽。安装板包括层叠的面板和连接板,连接板和壳体上端面连接。进一步的,连接板内部为空腔结构。进一步的,面板远离连接板的面上设置有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面板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贯穿面板的连接孔。进一步的,面板远离连接板的面上设置有凹槽和第一开孔,输出接口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延伸出通过开孔设置于面板上。进一步的,凹槽内设置有开关部件和第二开孔,输入接口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延伸出通过第二开孔设置于凹槽内。开关部件用于控制输出电源的AC/DC转换。进一步的,凹槽位于连接板的空腔内。进一步的,滑槽从壳体的底部延伸至壳体与连接板的连接面下端。进一步的,两个外壳的底部均设置有圆弧孔,两个外壳扣合后圆弧孔构成开孔。输出端头通过开孔连接壳体。进一步的,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小于面板的横截面积。壳体的横截面积不大于连接板的横截面积。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装置为T型结构,可安置于电子电器的内部,在使用时只需要在电子电器上设计一安装凹槽便可将该电源装置的尾部放置入凹槽内,电源装置的头部与安装凹槽的开口抵合,进一步的,在电子电器的安装凹槽上可设置与电源装置的滑槽配合滑动部件,便于电源装置滑动装入安装凹槽内,再通过面板上的连接孔使用螺丝、螺栓等紧固件与电子电器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电源装置包括两种输出模式,一是通过输出端头,另一种是通过输出接口,电源装置安置于电子电器的内部时可通过两种输出模式给电子电器供电。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源装置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源装置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源装置结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内置电源装置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内置电源装置为T型结构,包括位于头部的安装板和位于尾部的四棱柱型壳体;壳体由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21扣合构成一容纳空间,壳体底端上设有输出端头(3),第一外壳20的侧棱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一滑槽200,第二外壳21的侧棱上设置有内凹的第二滑槽210。安装板包括层叠的面板10和连接板11,连接板11和壳体上端面连接,连接板11内部为空腔结构,面板10远离连接板11的面上设置有输入接口103和输出接口105,面板10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贯穿面板的连接孔100。面板10远离连接板11的面上设置有凹槽101和第一开孔104,输出接口105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延伸出通过开孔104设置于面板10上。凹槽101内设置有开关部件102和第二开孔106,输入接口103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延伸出通过第二开孔106设置于凹槽101内。凹槽101位于连接板11的空腔内。第一滑槽200和第二滑槽210从壳体的底部延伸至壳体与连接板11的连接面下端。第一外壳20的底部均设置有圆弧孔201,第二外壳21的底部均设置有圆弧孔211,第一外壳20和第二外壳21扣合后圆弧孔构成开孔。输出端头3通过开孔连接壳体。连接板11的横截面积小于面板10的横截面积。壳体的横截面积不大于连接板11的横截面积。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电源装置在使用时将输入插头5插入第二开孔106、输出插头4插入输出接口105,开关部件102控制输出电源的AC/DC转换。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源装置为T型结构,包括位于头部的安装板和位于尾部的四棱柱型壳体;所述壳体由两个外壳(20;21)扣合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底端上设有输出端头 (3),所述壳体的侧棱上设置有内凹的滑槽(200;210);所述安装板包括层叠的面板(10)和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壳体上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板(1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面板(10)远离所述连接板(11)的面上设置有输入接口(103)和输出接口(105),所述面板(10)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贯穿面板的连接孔(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和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电源装置为T型结构,包括位于头部的安装板和位于尾部的四棱柱型壳体;所述壳体由两个外壳(20;21)扣合构成一容纳空间,所述壳体底端上设有输出端头(3),所述壳体的侧棱上设置有内凹的滑槽(200;210);所述安装板包括层叠的面板(10)和连接板(11),所述连接板(11)和所述壳体上端面连接;所述连接板(11)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面板(10)远离所述连接板(11)的面上设置有输入接口(103)和输出接口(105),所述面板(10)的四个边角上均设置有贯穿面板的连接孔(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0)远离所述连接板(11)的面上设置有凹槽(101)和第一开孔(104),所述输出接口(105)从壳体的容纳空间内延伸出通过所述开孔(104)设置于面板(1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内置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1)内设置有开关部件(102)和第二开孔(106),所述输入接口(103)从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德新向啟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忠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