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支架及车载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3153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及车载无线充电器。该无线充电支架,包括沿无线充电支架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于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形成的容纳腔内的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和组装于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无线充电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外表面向容纳腔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第一磁铁安装于凹陷部的内表面,凹陷部与无线充电线圈在厚度方向上不堆叠。与无线充电支架相配套的引磁片可被容纳入凹陷部内,用户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到无线充电支架过程中,只需依手感将引磁片放置于无线充电支架表面的凹陷部内即可,无需驾驶人员将视线较长时间的投注于无线充电支架上,使驾驶人员得以集中精力操作车辆、确保行车安全。

Wireless Charging Bracket and Vehicle Wireless Char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支架及车载无线充电器
本申请涉及手持终端无线充电装置的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终端的车载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目前,便携式电子装置越来越多的采用电磁感应式无线充电方式,该种无线充电设备通常包括一个具有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和磁铁的充电装置,以及一个固定于待充电设备的引磁片,通过磁铁吸附引磁片从而将待充电设备固定于无线充电装置上进行充电。在行车环境中使用无线充电技术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汽车行驶过程中,若驾驶人员在操作车辆的同时需要给便携式电子装置,如手机,进行无线充电,驾驶人员很难将视线长时间停留在无线充电装置上,因而在将手机放置到无线充电器时,难以将固定于手机上的引磁片对准无线充电装置的磁铁部位而获得最大的磁吸力,尤其在行车过程中发生颠簸时,由于放置位置不佳磁吸力不够而使手机掉落。因此,有必要提供改进的技术方案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帮助汽车驾驶人员快速的将待充电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准确放置在无线充电器能够提供最大磁吸力的位置,既不影响驾驶人员操作车辆保证行车安全,也减少了行车过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易掉落的情况出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支架,包括沿无线充电支架厚度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安装于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形成的容纳腔内的无线充电线圈、电路板,和组装于第一壳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磁铁,无线充电线圈与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外表面向容纳腔内凹陷形成有凹陷部,第一磁铁安装于凹陷部的内表面,凹陷部与无线充电线圈在厚度方向上不堆叠。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所述车载无线充电器包括上述的无线充电支架和可固定于待充电设备上的引磁片,所述引磁片的形状与所述无线充电支架的第一壳体上的凹陷部形状相匹配使得所述引磁片可被容纳入所述凹陷部内。根据本申请,驾驶人员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到无线充电支架的过程中,只需根据手感将固定于待充电设备上的引磁片放置于无线充电支架表面的凹陷部内即可;由于凹陷部周边排布了磁铁,此处的磁吸力较为集中,磁吸力也能够进一步帮助引导引磁片更快的放置入凹陷部,无需驾驶人员将视线较长时间的投注于无线充电支架上,使驾驶人员得以集中精力操作车辆、确保行车安全。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特征以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申请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申请加以限制。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将更加充分地理解本申请,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同样的元件。其中:图1(a)显示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b)显示图(1)中无线充电支架的左视示意图;图2显示本申请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无线充电支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图3显示本申请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的示意图;图4显示图3中引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本说明书中结合车载无线充电器,对本技术的无线充电支架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应当了解,本技术中的无线充电支架同样适用于本说明书的示例以外的其它类型的无线充电器、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想到将该无线充电支架的结构用在其它产品或领域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支架100,包括沿所述无线充电支架厚度方向X依次设置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壳体2上的无线充电线圈3、电路板4和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磁铁5,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与所述电路板4电连接,所述第一磁铁5在由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所形成的容纳腔内排布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的外围,所述第一壳体1朝向所述容纳腔内凹进形成一凹陷部10,所述第一磁铁5安装于所述凹陷部10的内表面,所述凹陷部10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不堆叠,由于凹陷部10内表面安装有第一磁铁5,避免凹陷部10与无线充电线圈3在厚度方向X的堆叠,就能够尽量避免第一磁铁5与无线充电线圈3的堆叠,有利于控制厚度。请结合图3,在实际使用中,与无线充电支架100相配套的引磁片300可被容纳入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凹陷部10内,驾驶人员将待充电设备放置到无线充电支架100的过程中,只需根据手感将固定于待充电设备上的引磁片300放置于无线充电支架100表面的凹陷部10内即可。即,引磁片300具有一定体积而突出于待充电设备壳体的表面,放置过程中,用户手持待充电设备使引磁片300在无线充电支架100的第一壳体1表面滑动,当引磁片300滑入凹陷部10后,待充电设备则被合格的放置在无线充电支架100上。由于凹陷部10周边排布了磁铁,此处的磁吸力较为集中,磁吸力也能够进一步帮助引导引磁片300更快的放置入凹陷部10,无需驾驶人员将视线较长时间的投注于无线充电支架100上,使驾驶人员得以集中精力操作车辆、确保行车安全。在实际产品设计中,所述第一磁铁5可设计为至少有两个,第一磁铁5在容纳腔内沿凹陷部10的内表面排布。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具有五个第一磁铁5,前述五个第一磁铁5沿着凹陷部10的弧形内表面排布而基本包围凹陷部10,使得凹陷部10处的磁吸力更强和更集中,有利于引磁片300被快速和准确地放入。请继续参阅图2,凹陷部10靠近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1,无线充电线圈3位于凹陷部10和与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之间,这种排布方式更符合用户习惯,也能够在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尽量避免部件的堆叠,有利于控制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厚度。可选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12处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磁铁6,所述第二磁铁6与所述第一磁铁5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的两侧,如果将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1处视为无线充电支架100的上部、将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12处视为无线充电支架100的下部,则在无线充电支架100的上部和下部均布置有磁铁,可以进一步增加无线充电支架100具有磁吸力的范围、增大无线充电支架通过引磁片对待充电设备的磁吸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对应于无线充电支架100下部的第二磁铁6,还应具有第二引磁片(未示出)固定于待充电设备上,以使第二磁铁6通过第二引磁片(未示出)对待充电设备产生吸附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待充电设备被吸附于无线充电支架100上的牢固度。请继续参阅图2,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和所述电路板4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所述平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X,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和所述第二磁铁6之间,所述电路板4上设有连接外部电源的接口41,所述第二磁铁6由两部分组成,所述第二磁铁6的两部分之间对应所述接口41的位置形成有空隙61,以方便电源线穿过第二磁铁6接入接口41;本领域技术人员进一步可以理解,在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壳体上也相应的设有开口对应于电路板4的接口41和第二磁铁6的空隙61,以便电源线穿出无线充电支架的壳体连接外部电源。在第一磁铁5上还可安装第一加强片7,第一加强片7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磁铁6上还可安装第二加强片8,所述第二加强片8朝向第二壳体2加强片能够增强磁铁的摩擦系数,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大了无线充电支架100的磁吸力。可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其沿所述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厚度方向(X)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而形成所述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容纳腔;无线充电线圈(3),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电路板(4),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4);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表面向所述容纳腔凹进形成的凹陷部(10),所述第一磁铁(5)安装于所述凹陷部(10)的内表面,所述凹陷部(10)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不堆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其沿所述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厚度方向(X)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而形成所述无线充电支架(100)的容纳腔;无线充电线圈(3),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电路板(4),其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4);以及至少一个第一磁铁(5);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由所述第一壳体(1)的外表面向所述容纳腔凹进形成的凹陷部(10),所述第一磁铁(5)安装于所述凹陷部(10)的内表面,所述凹陷部(10)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在所述厚度方向(X)上不堆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10)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1),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位于所述凹陷部(10)和与所述第一端(11)相对的第二端(1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磁铁(6),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1)上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二端(12)处,所述第二磁铁(6)与所述第一磁铁(5)位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的相对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磁铁(5)上并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一加强片(7),和安装于所述第二磁铁(6)上并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的第二加强片(8)。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支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和所述电路板(4)大致位于一个平面内,所述平面大致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X),所述电路板(4)位于所述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峻晓李俊杰武忠俞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博世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