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2702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包括风管,其两侧内壁间隔安装多组导轨,其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沿其滑动的降噪板,降噪板将风管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导流通道;位于风管内两端的两个降噪板分别与风管顶面和底面平行,且对称设置;位于风管内中部的降噪板均沿水平方向安装,且相邻两个降噪板沿竖直方向的间距相等;降噪板的结构为:包括框架,其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导轨导槽的长度,框架的两个侧边向外延伸有与风管内壁固定的连接部;框架内顶面、底面上各安装一块网格板,两块网格板之间填充有降噪棉,框架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与两块网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风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风管内气流不均噪音大的技术问题。

A Noise Reducing Device for Air Outlet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降噪装置
,尤其是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风管运行中由于气体截留作用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噪音,传统的降噪装置固定安装不方便拆卸、设计不合理干扰气流流动给工作环境造成噪音污染,威胁人员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出风管的降噪装置,从而解决了风管内气流不均、振动噪音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包括风管,所述风管成梯形结构,其内部间隔设有多组导轨,每组导轨包括两根,分别安装于风管两侧的内壁上,每组导轨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沿其滑动的降噪板,降噪板将风管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导流通道;位于风管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分别与风管顶面和底面平行,且对称设置;位于风管内中部的降噪板均沿水平方向安装,且相邻两个降噪板沿竖直方向的间距相等;降噪板的结构为:包括框架,框架成梯形结构,框架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导轨导槽的长度,框架的两个侧边向外延伸有与风管内壁固定的连接部;框架内顶面、底面上各安装一块网格板,两块网格板之间填充有降噪棉,框架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与两块网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风片。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位于风管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的导风片均成直角三角形结构。风管内中部的共设有三个降噪板,其导风片均成等边三角形结构。框架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与两个网格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框架的两个侧边通过其连接部分别通过螺栓与风管内壁固定连接。位于风管内中部的降噪板的长度相等,且大于位于风管内顶端和底端的降噪板的长度。所述网格板上均布有通气孔。位于风管内中部的相邻两个降噪板沿竖直方向的间距为135mm,位于风管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之间的竖直间距为608mm,风管大口径端的边长为800mm。导风片焊接在框架的一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在风管内壁的导轨中安装降噪,对风管内流体截留产生的噪音进行吸收,大大降低了风管噪音;降噪板依照风管内部的结构,分别在顶端、底端处沿与管壁平行的方向设置,在中间部位等间距水平设置,使气流均匀分布,进一步降低了流动不均产生的振动噪音;降噪板可滑动的安装于导轨中,同时通过连接部可拆卸的固定于风管内壁上,拆装更换方便;导风片的结构也顺应了气流流动特点,使气流均匀分布于降噪板两侧的流通通道中,增强了导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未安装降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侧透视图。图3为图1中安装降噪板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位于风管顶端或底端降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6为图5中B部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位于风管中部降噪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A部的放大图。其中:1、风管;2、导轨;3、降噪板;4、框架封条;5、连接部;6、导风片;7、框架;8、网格板;9、降噪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包括风管1,风管1成梯形结构,其内部间隔设有多组导轨2,每组导轨2包括两根,分别安装于风管1两侧的内壁上,每组导轨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沿其滑动的降噪板3,降噪板3将风管1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导流通道;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分别与风管1顶面和底面平行,且对称设置;位于风管1内中部的降噪板3均沿水平方向安装,且相邻两个降噪板3沿竖直方向的间距相等;如图4至图6、图7至图9所示,降噪板3的结构为:包括框架7,框架7成梯形结构,框架7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导轨2导槽的长度,框架7的两个侧边向外延伸有与风管1内壁固定的连接部5;框架7内顶面、底面上各安装一块网格板8,两块网格板8之间填充有降噪棉9,框架7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4与两块网格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风片6。如图4所示,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的导风片6均成直角三角形结构。如图7所示,风管1内中部的共设有三个降噪板3,其导风片6均成等边三角形结构。框架7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4与两个网格板8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框架7的两个侧边通过其连接部5分别通过螺栓与风管1内壁固定连接。位于风管1内中部的降噪板3的长度相等,且大于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降噪板3的长度。网格板8上均布有通气孔。位于风管1内中部的相邻两个降噪板3沿竖直方向的间距为135mm,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之间的竖直间距为608mm,风管1大口径端的边长为800mm。导风片6焊接在框架7的一端。本技术的实施过程如下:当气流从风管1的小口径端进入,其中位于中部降噪板3的导风片6成等边三角状,将气流分流于该降噪板3的两侧,位于顶端和底端的导风片6成直角三角状,将气流通过斜边进行导向,两种导风片6的结构均使气流沿降噪板3之间形成的流道运动,气流流动过程中,流道面积变化引起流速变化形成的振动音波通过网格板8的小孔由降噪棉9吸收,能够大大降低风管噪音,同时对流体进行导流,使其流动更加均匀,进一步降低了气流形成的噪音。以上描述是对本技术的解释,不是对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包括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成梯形结构,其内部间隔设有多组导轨(2),每组导轨(2)包括两根,分别安装于风管(1)两侧的内壁上,每组导轨(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沿其滑动的降噪板(3),降噪板(3)将风管(1)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导流通道;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分别与风管(1)顶面和底面平行,且对称设置;位于风管(1)内中部的降噪板(3)均沿水平方向安装,且相邻两个降噪板(3)沿竖直方向的间距相等;降噪板(3)的结构为:包括框架(7),框架(7)成梯形结构,框架(7)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导轨(2)导槽的长度,框架(7)的两个侧边向外延伸有与风管(1)内壁固定的连接部(5);框架(7)内顶面、底面上各安装一块网格板(8),两块网格板(8)之间填充有降噪棉(9),框架(7)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4)与两块网格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风片(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包括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成梯形结构,其内部间隔设有多组导轨(2),每组导轨(2)包括两根,分别安装于风管(1)两侧的内壁上,每组导轨(2)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沿其滑动的降噪板(3),降噪板(3)将风管(1)内部空间分隔成若干导流通道;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分别与风管(1)顶面和底面平行,且对称设置;位于风管(1)内中部的降噪板(3)均沿水平方向安装,且相邻两个降噪板(3)沿竖直方向的间距相等;降噪板(3)的结构为:包括框架(7),框架(7)成梯形结构,框架(7)侧边的长度大于与其配合的导轨(2)导槽的长度,框架(7)的两个侧边向外延伸有与风管(1)内壁固定的连接部(5);框架(7)内顶面、底面上各安装一块网格板(8),两块网格板(8)之间填充有降噪棉(9),框架(7)一端通过一根框架封条(4)与两块网格板(8)固定连接,另一端安装有导风片(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风管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风管(1)内顶端和底端的两个降噪板(3)的导风片(6)均成直角三角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宪玉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宝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