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171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吸附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在除尘箱体内上端的溢水管、连通溢水管的进水管,除尘箱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孔,溢水管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分别嵌在除尘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上,溢水管上部侧面设有溢水口;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吸附箱体内设有隔板,吸附箱体上层和吸附箱体下层均设有活性炭吸附层,隔板右部设置有复数个可供有机废气通过的通气孔,吸附箱体底端设置有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形成的水幕对有机废气进行除尘,避免影响活性炭吸附层的吸附过滤效果;增加有机废气与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过滤效果,避免设备体积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有机废气的处理一般时采用活性炭进行吸附过滤,但现有的处理装置为了提高吸附过滤效果,会设置较多层的活性炭吸附层,这就会造成处理装置的体积较大,且若直接将有机废气直接进行吸附,有机废气中的粉尘等会影响活性炭吸附层的吸附效果,例如蜂窝活性炭有机废气吸附浓缩装置,申请号为CN201721807241.2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装置外壳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床,活性炭床包括至少两层由活性炭制成的过滤层,过滤层自上而下设置在装置外壳的腔室内部,解决了现有设备能耗高、处理效率低的问题,但还存在体积仍较大、前期粉尘未处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进行吸附过滤前进行除尘,且可在保证吸附过滤效果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设备的体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包括除尘装置、与除尘装置相通的吸附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在除尘箱体内上端的溢水管、连通溢水管的进水管,除尘箱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孔,溢水管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分别嵌在除尘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上,溢水管上部侧面设有溢水口;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吸附箱体内设有一隔板将吸附箱体分隔成上下两层,吸附箱体上层和吸附箱体下层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活性炭吸附层,隔板右部设置有复数个可供有机废气通过的通气孔,吸附箱体底端设置有排气口。外界的水经进水管流入溢水管内,再经溢水口溢出形成水幕,有机废气流经水幕,带有的粉尘被水吸附,达到除尘目的,除尘后的有机废气再经活性炭吸附层进行吸附过滤。隔板可延长有机废气的行走路径,从而增加有机废气与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过滤效果。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在除尘装置左端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除尘箱体左端的门板,门板与除尘箱体之间围成一进气夹层,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气管,进气管与进气夹层相通,进气孔为复数个,进气孔均布在除尘箱体左端。进气装置可使有机废气能够均匀的与水幕接触,提高除尘效果。作为优选,进气管为4个,4个进气管均布在门板上。作为优选,进气管呈漏斗状。作为优选,溢水管为方形管,溢水管左端上部、溢水管右端上部均设置有溢水口。作为优选,溢水口为长条孔、且贯穿溢水管的长度方向。作为优选,溢水管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除尘箱体上与进水口相应位置设置有进水孔,进水管通过进水支管与溢水管相通,进水支管的个数与进水口的个数相同,进水支管一端穿过进水孔连接在进水口上,进水支管另一端穿出进水孔与进水管连接。作为优选,溢水管为两根,且并排设置在除尘箱体内上端。作为优选,除尘装置右侧上部设置有用于连通吸附装置的气管,气管的直径自除尘箱体至吸附箱体逐渐减小。作为优选,活性炭吸附层倾斜的设置在吸附箱体内。在一定的体积内增加活性炭吸附层与有机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过滤效果。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设置有除尘装置,通过溢水管形成的水幕对有机废气进行除尘,避免有机废气携带的粉尘影响活性炭吸附层的吸附过滤效果;在吸附箱体内设置隔板,延长有机废气的行走路径,从而增加有机废气与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提高吸附过滤效果,因此在有机废气行走相同的路径上可增加有机废气与活性炭吸附层的接触面积,避免设备体积过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简易结构图。图2是图1的部分剖面简易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除尘箱体;2、溢水管;3、进水管;4、进水口;5、进水孔;6、进水支管;7、进气管;8、溢水口;9、排水管;10、气管;11、吸附箱体;12、活性炭吸附层;13、隔板;14、通气孔;15、门板;16、进气夹层;17、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均是以附图中的视角来说明。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如图1、图2所示,包括除尘装置、与除尘装置相通的吸附装置、设置在除尘装置左端的进气装置。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1、两根并排设置在除尘箱体1内上端的溢水管2、连通溢水管2的进水管3,除尘箱体1为方形的箱体,除尘箱体1包括第一前侧壁、第一后侧壁、第一左侧壁、第一右侧壁、第一上侧壁、第一下侧壁。溢水管2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分别嵌在除尘箱体1的前后两侧壁上,溢水管2为方形管,溢水管2上端嵌入除尘箱体1第一上侧壁上,为了确保溢水管2与除尘箱体1之间的连接密闭性,避免有机废气从两者之间的缝隙溢出,可在溢水管2与除尘箱体1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密封圈用于密封。溢水管2上设有至少一个进水口4,除尘箱体1第一上侧壁上与进水口4相应位置设置有进水孔5,进水管3通过进水支管6与溢水管2相通,进水支管6的个数与进水口4的个数相同,进水支管6一端穿过进水孔5连接在进水口4上,进水支管6另一端穿出进水孔5与进水管3连接,进水管3可连接水泵用于为溢水管2输送水源。两个溢水管2均可通过进水支管6连接同一进水管3,也可分别连接两根进水管3。进水支管6的个数可根据溢水管2的长度来设置,在溢水管2长度较长时,进水支管6越多,溢水管2底部充满水的速度越快,且在溢水管2内的水流越平稳。溢水管2左端上部、溢水管2右端上部相应位置均设置有溢水口8,溢水口8为长条孔、且贯穿溢水管2的长度方向,水在溢水管2内渐渐上涨到位于溢水管2上部的溢水口8时会溢出形成水幕,溢出的水流均匀,提高对流经水幕的有机废气中的粉尘、部分可溶于水中的有毒气体等的清除效果。设置两根溢水管2,一方面可提高除尘效果,另一方面也可避免万一有部分有机废气从第一道水幕、第二道水幕的缝隙流出时,后方还有第三道水幕、第四道水幕可对有机废气进行除尘,避免有机废气中携带的粉尘对后续设有活性炭吸附层12的吸附装置产生影响。除尘装置第一右侧壁下部设置有用于排出废水的排水管9,排出的废水可经过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净化。除尘装置第一右侧壁上部设置有用于连通吸附装置的气管10,气管10的直径自除尘箱体1至吸附箱体11逐渐减小,可引导有机废气进入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11、设置在吸附箱体11内的活性炭吸附层12,吸附箱体11为方形的箱体,吸附箱体11包括第二前侧壁、第二后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二右侧壁、第二上侧壁、第二下侧壁。吸附箱体11内设有一隔板13将吸附箱体11分隔成上下两层,隔板13前端、隔板13后端、隔板13左端、隔板13右端均分别嵌入吸附箱体11第二左侧壁、吸附箱体11第二前侧壁、吸附箱体11第二后侧壁,隔板13右部设置有复数个可供有机废气通过的通气孔14,用于连通吸附箱体11上层、吸附箱体11下层。在本实施例中,吸附箱体11上层和吸附箱体11下层均设置有三个并排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层12,每个活性炭吸附层12均通过活性炭支架倾斜设置在吸附箱体11内,可提高有机废气与活性炭吸附层1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活性炭吸附层12对有机废气的吸附过滤效果。吸附箱体11第二下侧壁左部设置有排气口。进气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除尘箱体1第一左侧壁外端的门板15,门板15上设有凹槽,门板15与除尘箱体1第一左侧壁贴合凹槽形成进气夹层16,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吸附箱体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装置、吸附装置与除尘装置相通,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在除尘箱体内上端的溢水管、连通溢水管的进水管,除尘箱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孔,溢水管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分别嵌在除尘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上,溢水管上部侧面设有溢水口;吸附箱体内设有一隔板将吸附箱体分隔成上下两层,吸附箱体上层和吸附箱体下层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活性炭吸附层,隔板右部设置有复数个可供有机废气通过的通气孔,吸附箱体底端设置有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1.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包括吸附装置,吸附装置包括吸附箱体,吸附箱体内设有活性炭吸附层,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装置、吸附装置与除尘装置相通,除尘装置包括除尘箱体、设置在除尘箱体内上端的溢水管、连通溢水管的进水管,除尘箱体左侧设置有进气孔,溢水管沿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均分别嵌在除尘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上,溢水管上部侧面设有溢水口;吸附箱体内设有一隔板将吸附箱体分隔成上下两层,吸附箱体上层和吸附箱体下层均设置有至少一个活性炭吸附层,隔板右部设置有复数个可供有机废气通过的通气孔,吸附箱体底端设置有排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除尘装置左端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包括设置在除尘箱体左端的门板,门板与除尘箱体之间围成一进气夹层,门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进气管,进气管与进气夹层相通,进气孔为复数个,进气孔均布在除尘箱体左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气管为4个,4个进气管均布在门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千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禾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