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53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8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包括平台底板,在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在滑台上设置有沿滑台走向移动的托架,托架上设置有使盒体悬空放置并呈C形的限位孔;机械臂通过磁吸的方式抓取盒体的底部,并由动力装置驱动实现从限位孔的下方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倒菜工位的正转,以及实现从倒菜工位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限位孔的下方的反转;在机械臂的正转作用下,盒体脱离限位孔并在倒菜工位实现翻转倒菜,在机械臂的反转作用下,空的盒体回放到限位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机械臂对盒体的抓取部分由现有的盒体一侧面改变为底面,可以提高对盒体搬运的稳定性,降低对盒体结构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

A Platform for Pouring Vegetables of Automatic Stir-fr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
本技术涉及自动炒菜机
,特别是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
技术介绍
自动炒菜机是未来厨房代替传统厨师人力作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所以如何提供一个自动化程度高的自动炒菜机,是我们需要研发的项目。自动炒菜机包含多个自动化部分,例如:倒菜平台,其主要用于将配菜倒入锅中。目前的倒菜平台主要是通过机械手翻转配菜盒的方式实现配菜的翻倒,而机械手在抓取配菜盒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采用磁吸装置抓取配菜盒的一侧面实现翻转的方式,由于受力集中于配菜盒的一侧面,使得配菜盒的侧面很容易受力过大使配菜盒发生变形,严重会造成配菜倒出,使得作业的稳定性变差,所以使用此类结构的倒菜平台,需要增加配菜盒结构的可靠性,造成了配菜盒的成本变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包括平台底板,在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在滑台上设置有沿滑台走向移动的托架,托架上设置有使盒体悬空放置并呈C形的限位孔;机械臂通过磁吸的方式抓取盒体的底部,并由动力装置驱动实现从限位孔的下方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倒菜工位的正转,以及实现从倒菜工位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限位孔的下方的反转;在机械臂的正转作用下,盒体脱离限位孔并在倒菜工位实现翻转倒菜,在机械臂的反转作用下,空的盒体回放到限位孔中。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座,所述的滑台架设于两该滑台座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磁吸的方式为于所述机械臂的抓取部设置的电磁铁装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体的底部内置可被磁吸的金属块,或者所述盒体为可被磁吸的金属材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装置为旋转电机,其输出轴与机械臂传动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托架上设置多个限位孔,每一限位孔用于放置单个盒体,多个的盒体组成一道菜肴的配菜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盒体设置有卡于限位孔上的凸沿,或者所述盒体具有上宽下窄的形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平台底板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自动炒菜机上的固定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一侧开口处设置有防止盒体滑落的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体结构简单而可靠性强,机械臂对盒体的抓取部分由现有的盒体一侧面改变为底面,可以提高对盒体搬运的稳定性,降低对盒体结构的要求,从而降低成本,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自动化倒菜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安装在自动炒菜机中后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平台底板;2、滑台;3、托架;4、限位孔;5、盒体;6、旋转电机;7、一侧开口;8、滑台座;9、固定架;10、电磁铁装置;11、机械臂;12、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包括平台底板1,在平台底板1上设置有滑台2,在滑台2上设置有沿滑台2走向移动的托架3,托架3上设置有使盒体5悬空放置并呈C形的限位孔4;机械臂11通过磁吸的方式抓取盒体5的底部,并由动力装置驱动实现从限位孔4的下方经限位孔4的一侧开口7到倒菜工位的正转,以及实现从倒菜工位经限位孔4的一侧开口7到限位孔4的下方的反转;在机械臂11的正转作用下,盒体5脱离限位孔4并在倒菜工位实现翻转倒菜,在机械臂11的反转作用下,空的盒体5回放到限位孔4中。托架3在沿滑台2移动时,托架3的下方有足够的空间来避让机械臂11。其中,所述平台底板1上设置有滑台座8,所述的滑台2架设于两该滑台座8之间。所述动力装置为旋转电机6,其输出轴与机械臂11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磁吸的方式为于所述机械臂11的抓取部设置的电磁铁装置10。电磁铁装置10通电后产生强力的磁力对盒体5进行可靠的抓取。其中,所述盒体5的底部内置可被磁吸的金属块,或者所述盒体5为可被磁吸的金属材质。所述盒体5设置有卡于限位孔4上的凸沿,或者所述盒体5具有上宽下窄的形状。根据成本或需求进行对盒体5结构的变化。其中,所述托架3上设置多个限位孔4,每一限位孔4用于放置单个盒体5,多个的盒体5组成一道菜肴的配菜组。配菜的上菜有现有顺序,完成第一个盒体5的翻转倒菜和回放后,滑台2驱动托架3移动将顺序的第二个盒体5移至机械臂11的正上方,如此类推,完成所有配菜的倒菜。其中,所述平台底板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自动炒菜机上的固定架9。通过固定架9和锁螺丝将倒菜平台固定在自动炒菜机上,实现机构的便捷组装。其中,所述一侧开口7处设置有防止盒体5滑落的挡块12。本实施例中,挡块12为一外高内低的斜面,使得盒体5在坐落限位孔4中碰触到挡块12的斜面会有导向作用,使得盒体5更加容易顺利就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取配菜机械手将每组的多个盛装配菜的盒体5搬运到托架3上,并坐落在限位孔4中;倒菜平台启动,按照现有顺序将盒体5逐一倒菜,电磁铁装置10通电抓取第一个盒体5的底部并且旋转电机6驱动机械臂11正转实现倒菜,倒菜完毕后,旋转电机6驱动机械臂11反转将第一个盒体5回放在托架3上,电磁铁装置10断电放开第一个盒体5;在收到控制系统的指令后,滑台2驱动托架3移动,将第二个盒体5送至电磁铁装置10(机械臂11)正上方,电磁铁装置10通电抓取第二个盒体5的底部并且旋转电机6驱动机械臂11正转实现倒菜,倒菜完毕后,旋转电机6驱动机械臂11反转将第二个盒体5回放在托架3上,电磁铁装置10断电放开第二个盒体5,滑台2驱动托架3移动,将第三个盒体5送至电磁铁装置10(机械臂11)正上方,如此重复直到所有配菜的倒菜完毕并所有盒体5都回放到托架3上,取盒体5机械手将空的盒体5统一取走。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技术,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在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在滑台上设置有沿滑台走向移动的托架,托架上设置有使盒体悬空放置并呈C形的限位孔;机械臂通过磁吸的方式抓取盒体的底部,并由动力装置驱动实现从限位孔的下方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倒菜工位的正转,以及实现从倒菜工位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限位孔的下方的反转;在机械臂的正转作用下,盒体脱离限位孔并在倒菜工位实现翻转倒菜,在机械臂的反转作用下,空的盒体回放到限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底板,在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在滑台上设置有沿滑台走向移动的托架,托架上设置有使盒体悬空放置并呈C形的限位孔;机械臂通过磁吸的方式抓取盒体的底部,并由动力装置驱动实现从限位孔的下方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倒菜工位的正转,以及实现从倒菜工位经限位孔的一侧开口到限位孔的下方的反转;在机械臂的正转作用下,盒体脱离限位孔并在倒菜工位实现翻转倒菜,在机械臂的反转作用下,空的盒体回放到限位孔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底板上设置有滑台座,所述的滑台架设于两该滑台座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菜机的倒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的方式为于所述机械臂的抓取部设置的电磁铁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洁叶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御膳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