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296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包括外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齿和绕组,所述外转子包括外壳和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子齿,所述外壳与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磁环,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磁钢,该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圆相切。该切向磁路结构导致电机的交、直电感不一致,即增大了电机的凸极比,从而导致电机的磁阻转矩增加,进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电机的凸极比的增大,也更加便于电机弱磁调速控制,从而扩展了恒功率运行范围。

A Tangential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 of External Rotor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外转子电机所用磁路结构为外径向磁路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定子3和转子4,定子3包括定子轭31、定子齿32和绕组33,转子4包括转子轭41和磁钢42,该磁钢42的充磁方向是指向定子圆心的。其优点是磁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是因为其凸极比较小,磁阻转矩占比较小,不便于提高功率密度及恒功率运行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可有效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及恒功率运行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包括外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齿和绕组,所述外转子包括外壳和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子齿,所述外壳与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磁环,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磁钢,该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圆相切。该切向磁路结构导致电机的交、直电感不一致,即增大了电机的凸极比,从而导致电机的磁阻转矩增加,进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电机的凸极比的增大,也更加便于电机弱磁调速控制,从而扩展了恒功率运行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的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包括外转子2和定子1,定子包括定子轭11、定子齿12和绕组13,外转子2包括外壳21和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子齿23,外壳21与转子齿23之间设有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磁环22,转子齿23之间设有磁钢24,该磁钢24的充磁方向与定子1的外圆相切。工作原理:电感值的大小与磁阻成正比,由于磁钢24的磁阻明显小于转子齿23的磁阻,如图1所示,本磁路结构所形成的交轴电感值(转子齿23所在轴线5的电感值)大于直轴电感值(磁钢24所在轴线6的电感值),导致电机的交、直电感不一致,即增大了电机的凸极比,从而导致电机的磁阻转矩增加,进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电机的凸极比的增大,也更加便于电机弱磁调速控制,从而扩展了恒功率运行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包括外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齿和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包括外壳和由导磁材料制成的转子齿,所述外壳与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由非导磁材料制成的隔磁环,所述转子齿之间设有磁钢,该磁钢的充磁方向与所述定子的外圆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转子电机的切向磁路结构,包括外转子和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轭、定子齿和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包括外壳和由导磁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成张春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嘉轩智能工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