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114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基板、上铁架和FPC;所述上铁架包括面板和由面板边缘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设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侧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0.8mm,所述弯折部呈圆弧状设于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搭接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底部。由于背光模组的侧壁与侧边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弯折部可以呈圆弧状设置在间隙之间,避免FPC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A Display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中,通常将FPC在下基板处引出,并弯折到背光模组的下表面,但是由于在结构设计中,背光模组与上铁架往往没有预留有足够的弯折空间,导致装配完成后FPC的弯折部被压成一条直线,FPC紧贴在背光模组的侧壁上,从而导致FPC弯折幅度过大,造成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降低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由于背光模组的侧壁与侧边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弯折部可以呈圆弧状设置在间隙之间,避免FPC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基板、上铁架和FPC;所述上铁架包括面板和由面板边缘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设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侧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0.8mm,所述弯折部呈圆弧状设于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搭接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底部。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起点与所述下基板的间距为0.8mm。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弯折部的圆弧顶点处的间距为0.6mm-0.8mm。进一步地,所述侧边的末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两侧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板。进一步地,所述两个补强板的宽度不一。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的材料为FR4、PI或不锈钢。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的外表面设有菱形滚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二维码镭射区。进一步地,位于所述二维码镭射区上的第二连接部的上表面设有黑油墨层和设于所述黑油墨层上的白油墨层,所述白油墨层通过镭射形成有二维码。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背光模组的侧壁与侧边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弯折部可以呈圆弧状设置在间隙之间,避免FPC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弯折部的弯折起点与下基板的间距为0.8mm,以保证弯折起点离啤位端有足够的距离。背光模组的侧壁与弯折部的圆弧顶点处的间距为0.6mm-0.8mm,以使FPC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弯折成圆弧状,避免FPC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侧边的末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由于上铁架拉伸时末端容易形成披锋,末端向内凹陷后可以使得披锋处朝外而不碰伤FPC,且控制好凹陷部的凹陷深度可以使得侧边与背光模组的侧壁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以使FPC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弯折成圆弧状,凹陷部最好是与背光模组的底部平齐。附图说明图1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一连接部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二连接部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1、下基板2、上铁架3和FPC4;所述上铁架3包括面板31和由面板31边缘向下延伸的侧边32,所述侧边32设于所述下基板2和所述背光模组1的外侧,所述FPC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弯折部42和第二连接部43,所述第一连接部41搭接于所述下基板2上,所述背光模组1的侧壁与所述侧边32之间形成有间隙,背光模组1的侧壁可以是中框的侧壁也可以是下框的侧壁,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0.8mm,所述弯折部42呈圆弧状设于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43搭接于所述背光模组1的底部。由于背光模组1的侧壁与侧边32之间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使得弯折部42可以呈圆弧状设置在间隙之间,避免FPC4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提高了显示模组的显示质量。进一步地,所述弯折部42的弯折起点与所述下基板2的间距为0.8mm,以保证弯折起点离啤位端有足够的距离,可以在第一连接部41的下表面与下基板2的连接处涂覆胶水,该胶水不仅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也可以起到限定弯折起点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1的侧壁与所述弯折部42的圆弧顶点处的间距为0.6mm-0.8mm,以使FPC4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弯折成圆弧状,避免FPC4弯折幅度过大,防止显示发白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所述侧边32的末端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33,由于上铁架3拉伸时末端容易形成披锋,末端向内凹陷后可以使得披锋处朝外而不碰伤FPC4,且控制好凹陷部33的凹陷深度可以使得侧边32与背光模组1的侧壁形成有足够的间隙,以使FPC4可以有足够的空间弯折成圆弧状,凹陷部33最好是与背光模组1的底部平齐。请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41的两侧的外表面设有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板5。传统的FPC4设计中,通常不设有补强板5或将补强板5设于同一位置且补强板5的宽度相同,导致拔出FPC4时,所施加的压力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导致FPC4线路微断。本技术提供的FPC4由于两个补强板5分别位于连接部的两侧且相互错开设置,当拔出FPC4时,两侧补强板5给FPC4的压力并不在同一条线段上,弯折时应力也不会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避免应力集中,金手指处的线路容易微断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进一步地,本技术中所指的两个相互错开设置的补强板5可以是分别设于两个不同位置;也可以是中心点位置相同,但两个补强板5的宽度不同,其只要使两个补强板5弯折时的应力不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即可,其可避免应力集中,金手指处的线路容易微断的问题,提高产品良率。本实施例中,补强板5包括第一补强板和第二补强板,每个补强板5的宽度各不相同,其中心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以使补强板5的边缘处相互错开,而不集中在同一条直线上。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5的材料为FR4、PI或不锈钢,在其他实施例中,如果FPC4的发热量较大,也可以采用散热效果更佳的散热材料,如铝箔补强板5。进一步地,所述补强板5的外表面设有菱形滚花,以使拔出FPC4时可更容易拔出,降低FPC4线路断裂的风险。请参阅图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部43上设有二维码镭射区6,位于所述二维码镭射区6上的第二连接部43的上表面上设有黑油墨层7和设于所述黑油墨层7上的白油墨层8,所述白油墨层8通过镭射形成有二维码。由于设置了黑油墨层7和白油墨层8两层油墨,通过激光镭射把表层白油墨层8进行镭射掉,露出底层的黑油墨层7,激光镭射过的地方显示为黑色,通过这种方式生成的二维码对比度效果好,容易扫码,同时二维码也不会掉落破损,防止二维码失效,大幅降低了劳动成本。进一步地,所述黑油墨层7的厚度为30μm~40μm。所述白油墨层8的厚度为10μm~20μm。该厚度为常用的紫外线激光刚好能镭射穿的厚度,而且激光镭射后周围无粉尘,具有节拍和效率高的优点。下层的黑油墨层7厚度要比上层白油墨层8厚度厚的原因是避免激光功率能量波动,防止黑油墨层7被激光镭射穿导致伤到第二连接部43的内部层。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基板、上铁架和FPC;所述上铁架包括面板和由面板边缘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设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侧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0.8mm,所述弯折部呈圆弧状设于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搭接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下到上依次设置的背光模组、下基板、上铁架和FPC;所述上铁架包括面板和由面板边缘向下延伸的侧边,所述侧边设于所述下基板和所述背光模组的外侧,所述FPC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弯折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搭接于所述下基板上,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侧边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间隙大于或等于0.8mm,所述弯折部呈圆弧状设于所述间隙之间,所述第二连接部搭接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弯折起点与所述下基板的间距为0.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的侧壁与所述弯折部的圆弧顶点处的间距为0.6mm-0.8mm。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伟侯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