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902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角接触轴承和喷油座;机体开设有喷油管道,喷油管道内穿设有套管;轴芯穿设于机体内;第一角接触轴承位于机体内,并承托轴芯;喷油座固定在机体内;喷油座上开设有环形的油槽,油槽与套管连通;喷油座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油口;多个第一喷油口沿油槽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第一喷油口与油槽连通,并朝向第一角接触轴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能给第一角接触轴承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避免第一角接触轴承运转中产生较大摩擦和升温过快。

An Oil-Gas Lubrication Structure for Machine Spindle of Machining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气润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设计内部一般通过设置油气润滑结构,来实现对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角接触轴承的润滑作用,日常维护简单;但传统的油气润滑结构,存在润滑油气不充分的问题,导致角接触轴承润滑效果差,而使得角接触轴承在运转中摩擦大、内部温升快。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能给第一角接触轴承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避免第一角接触轴承运转中产生较大摩擦和升温过快。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角接触轴承和喷油座;所述机体开设有喷油管道,所述喷油管道内穿设有套管;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位于所述机体内,并承托所述轴芯;所述喷油座固定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喷油座上开设有环形的油槽,所述油槽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喷油座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油口;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口沿所述油槽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喷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进一步地,所述油槽绕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延伸。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座和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沿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各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对应设置有所述喷油座。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还对应设置有第二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位于所述机体内并承托所述轴芯;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喷油座和第一角接触轴承从所述轴芯的后端至所述轴芯前端依次排列;所述机体还开设有与两个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喷油口;所述第二喷油口与所述套管连通,并朝向对应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对应设置有轴承锁紧套;所述轴承锁紧套位于对应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远离所述喷油座的一端,并与所述轴芯过盈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还包括前压盖,所述轴芯的前端伸出所述机体外;所述前压盖固定在所述机体前端,并套设在所述轴芯的前端外;所述前压盖和所述轴芯之间形成有前气密封槽。进一步地,所述前气密封槽有多个,多个所述前气密封槽沿所述轴芯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进一步地,所述机体包括机体本体和后压盖,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机体本体内,且所述轴芯的后端伸出所述机体本体外;所述后压盖固定在所述机体本体后端,并套设在所述轴芯的后端外;所述后压盖和所述轴芯之间形成有后气密封槽。进一步地,所述后气密封槽有多个,多个所述后气密封槽沿所述轴芯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喷头管道内设置套管,使得通入套管内的油气中的油可形成连续且稳定的线状油路,再配合环形的油槽,使得油气的油在喷油座内全面且循环流动,之后通过多个第一喷头口,实现连续、全面地喷射至第一角接触轴承上,给第一角接触轴承提供充分的油气,即给第一角接触轴承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避免第一角接触轴承运转中产生较大摩擦和升温过快,延长加工中心机械主轴使用寿命和提高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局部A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局部B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0、机体;11、喷油管道;12、第二喷油口;13、后压盖;20、轴芯;30、第一角接触轴承;40、喷油座;41、油槽;42、第一喷油口;50、套管;60、密封圈;70、第二角接触轴承;80、轴承锁紧套;90、前压盖;100、前气密封槽;110、后气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包括机体10、轴芯20、第一角接触轴承30和喷油座40;该机体10开设有喷油管道11,喷油管道11内穿设有套管50;该套管50为现有的部件,其内壁较为光滑;该轴芯20穿设于该机体10内;该第一角接触轴承30位于该机体10内,并承托该轴芯20;该喷油座40固定在该机体10内,并开设有环形的油槽41;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环形的油槽41”中的“环形”是指油槽41的延伸轨迹为首尾闭合结构,并不仅限于圆形、方形、椭圆形等等结构;该油槽41与该套管50连通;该喷油座40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油口42,多个第一喷油口42沿该油槽41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该第一喷油口42与该油槽41连通,并朝向该第一角接触轴承3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运转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现有技术中获知,此处不再进行赘述。在上述结构基础上,往套管50内通入油气时,由于套管50内壁较光滑,套管50对油气中的油移动阻碍较小,使得油气中的油可在套管50内形成连续无间断且稳定的线状油路,之后套管50内的连续且稳定地进入油槽41内,并沿着油槽41在喷油座40内全面且循环流动,避免线状油路断开并使油路覆盖第一角接触轴承30的面积较为全面,油槽41内的油再经多个喷油口即可可连续、全面地喷射至第一角接触轴承30上,给第一角接触轴承30提供充分的油气,即给第一角接触轴承30提供较好的润滑效果,避免第一角接触轴承30运转中产生较大摩擦和升温过快,延长加工中心机械主轴使用寿命和提高加工精度。再者,由于第一喷油口42中不断的喷入油气,油气压缩机体10的气压,使得在机体10内形成一定的压力油气,防止外部油气、灰尘、加工屑等进入机体10内部,对机体10的密封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地,采用第一角接触轴承30支撑轴芯20,可满足主轴的高精度、高刚性、高速运转平稳要求。具体地,油槽41绕轴芯20的中心轴线延伸;相应地,可将多个第一喷油口42均匀分别在该油槽41上,如此,可实现对第一角接触轴承30均匀的供油,确保整体润滑均匀,提高润滑效果。优选地,喷油座40和机体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60;如此,密封圈60具有密封及防止喷油座40打滑的作用,还可避免油气外漏及外部异物进入该油路内,影响油气精度,可进一步提高角接触轴承润滑效果。为实现较好地支撑轴芯20,优选地,第一角接触轴承30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一角接触轴承30沿轴芯20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相应地,各第一角接触轴承30对应设置有喷油座40;如此,对每个第一角接触轴承30分别设置喷油座40,可实现每个第一角接触轴承30的分别润滑,确保每个第一角接触轴承30都能得到较好的润滑效果。更优选地,各第一角接触轴承30还对应设置有第二角接触轴承70,第二角接触轴承70位于机体10内并承托轴芯20;对应设置的第二角接触轴承70、喷油座40和第一角接触轴承30从轴芯20的后端至轴芯20前端依次排列;机体10还开设有与两个第二角接触轴承70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喷油口12;第二喷油口12与套管50连通,并朝向对应第二角接触轴承70;如此,在套管50内通入油气时,油气还从第二喷油口12喷向第二角接触轴承70,实现第二角接触轴承70的充分润滑。具体地,各第二角接触轴承70对应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角接触轴承和喷油座;所述机体开设有喷油管道,所述喷油管道内穿设有套管;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位于所述机体内,并承托所述轴芯;所述喷油座固定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喷油座上开设有环形的油槽,所述油槽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喷油座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油口;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口沿所述油槽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喷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轴芯、第一角接触轴承和喷油座;所述机体开设有喷油管道,所述喷油管道内穿设有套管;所述轴芯穿设于所述机体内;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位于所述机体内,并承托所述轴芯;所述喷油座固定在所述机体内;所述喷油座上开设有环形的油槽,所述油槽与所述套管连通;所述喷油座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喷油口;多个所述第一喷油口沿所述油槽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喷油口与所述油槽连通,并朝向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绕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座和所述机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沿所述轴芯的中心轴线方向间隔排列;各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对应设置有所述喷油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中心机械主轴的油气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角接触轴承还对应设置有第二角接触轴承,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位于所述机体内并承托所述轴芯;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角接触轴承、喷油座和第一角接触轴承从所述轴芯的后端至所述轴芯前端依次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训学汤秀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