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速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39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等速联轴节包括辊子组件(9),该辊子组件(9)包括:内环(10),内环(10)包括朝向方向(S1)的环端面(16);外辊子(11),其具有朝向方向(S1)的辊子端面(32);滚针环(12);和用于将滚针环(12)沿轴向限制在内环(10)上的装置(13)。环端面(16)在方向(S1)上沿轴向偏移辊子端面(32)。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到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的三脚等速联轴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提到的这种类型的等速联轴节(homokinetic joint)。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传动的三脚等速联轴节。
技术介绍
这种类型的组件例如在专利申请FR-A-2 791 744中是公知的。该组件包括两个将滚针环和外辊子沿轴向限制在内环上的垫圈或“弹性挡圈”。每一垫圈容纳在设置于外辊子上的槽中并压在内环的端面上。外辊子在每一侧沿轴向伸出于内环之外以能容纳所述垫圈。对于组件的给定的额定负载而言,这种突出导致一相对大的空间需要。因此,套筒也要占据相对大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并提供一种用于等速联轴节的辊子组件,该辊子组件相对于给定的额定负载和使用期限而言具有一小空间的需要。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提到的这种类型的等速联轴节。根据具体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包括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的一个或多个特征。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阅读下面仅以实例方式表示的说明部分,能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位于对准位置的传动联轴节的横截面图;-图2是图1中的联轴节的辊子组件的局部放大截面图;以及-图3至5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组件的第一至第三变化实施例。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和2所示的等速联轴节1基本上包括 (1)外突件或三脚架2,其包括具有中心轴线X-X的轮毂3,角间距为120度的三个径向臂4在该中心轴线X-X处突出。每一臂4的端部部分形成完整的球面轴承5,该球面轴承5位于相应臂的轴线Y-Y的中心。该外突件2牢固地连接到第一旋转轴6上。(2)内凹件或套筒7,当联轴节位于图示的对准位置时,内凹件或套筒7的中心轴线与轴线X-X重合。在每一臂4的一侧和另一侧处,套筒7具有两个相面对的辊子轨道8。该内凹件7牢固地连接到未示出的第二旋转轴上。(3)用于每一臂4的辊子组件9,该辊子组件9具有轴线Z-Z,在图1所示的对准位置上该轴线Z-Z与相应臂4的轴线Y-Y重合。因为三个组件9是相同的,因此下面将仅描述一个组件。在描述的过程中,假定联轴节是对准的,则术语径向、轴向、纵向和横向应该理解为是相对于所述组件9而言的,因此上述术语也是相对于组件9的轴线Z-Z而言的。如图2更准确所示,组件9包括-内环10,其通常是具有轴线Z-Z的中空圆柱体形式。-外辊子11,其通常通过旋转形成,具有轴线Z-Z并以一定间距环绕内环10,-滚针环12,其设置在内环10和外辊子11之间,和-装置13,用于相对于内环10轴向固定外辊子11和滚针环12。如图2所示,滚针12的直径为d,轴向长度为LA。内环10包括内圆柱接触面14和外圆柱辊子表面15,内圆柱接触面14以滑动和枢转方式压在三脚架2的臂4的轴承5上,滚针环12在外圆柱辊子表面15上移动。内环10包括垂直于轴线Z-Z延伸的第一平的前表面16和第二平的前表面18。第一端面16导向第一方向S1,该第一方向S1相对于轮毂3的轴线X-X径向向外导向,而第二端面18导向第二方向S2,该第二方向S2相对于轴线X-X径向向内导向。当联轴节运行时,第一端面16压靠在套筒7的弓形结构20上。内环10的轴向端部包括径向连接到端面18和接触面14上的内斜切部分22,该轴向端部与第二端面18相连。该部分22在方向S2上加宽了。该部分22使组件9绕垂直于轴线Z-Z延伸的轴线R-R充分旋转,因此联轴节具有大的运行范围。外辊子11包括局部圆环面形式的外辊子表面28和圆柱形内辊子表面30,内辊子表面30的轴向长度基本上等于长度LA,而且滚针环12在该内表面30上移动。辊子11进一步包括第一端面32和第二端面34,第一端面32同第一端面16一样导向相同方向S1,第二端面34导向相反的方向S2。表面32垂直于轴线Z-Z从表面28向表面30延伸。辊子11具有两个包络点E,它们由表面28和32与组件9的中心面(如图2的平面所示)相交形成。这些点E位于与轴线X-X距离为半径e处,当联轴节旋转时(参见图1)点E形成了组件9的包络面。因而联轴节的空间要求取决于这些点E。保持装置13一方面包括用于保持环12的滚针逆于第一方向S1移动的构件36,另一方面包括用于保持滚针12逆于第二方向S2移动的构件38。保持装置36包括环形轴环40,其设置在环10的轴端并形成平的阻挡面42,该阻挡面42在第二方向S2上得以导向。轴环40沿径向在环10的圆柱形表面15处突出,滚针在该表面15上移动。轴环40的径向宽度L1小于滚针12的直径d但大于滚针直径d的一半。因此,轴环40占据了相对小的空间并能有效地固位。保持装置36进一步包括保持垫圈44,其压靠阻挡面42并形成用于保持滚针的表面46,该表面在第二方向S2上被导向。当联轴节运行时,滚针接触该表面46。保持垫圈44优选为封闭的。垫圈44的径向宽度L2大于滚针的直径d,因此表面46也接触表面32并形成用于保持外辊子11的表面。因此保持表面46相对于辊子11的端面32基本上是共平面的。因而,端面16相对于端面32在方向S1上偏移,垫圈44在这两表面16和32之间延伸。因此,相对于联轴节的预定外尺寸而言,轮毂3的轴线X-X和辊子11离轴线X-X最远的点E之间的半径e相对小一些。因而套筒7的外径也小一些。用于保持滚针环12的装置38由环形轴环48构成,轴环48在辊子11的辊子表面30上径向向内突出并形成在第一方向S1上被导向的保持表面50。轴环48的径向宽度L3小于滚针直径d的一半。因此,组件9能大范围地在臂上绕轴线R-R运动。当联轴节运行时,环12的滚针与表面50接触。由于具有轴环48,则辊子11的端面34在第二方向S2上相对于环10的端面18偏移,而端面18相对于表面50基本上共平面。因此,组件9能大范围地在臂4上绕轴线R-R运动。应该注意当不具有套筒7时,辊子11、滚针12和垫圈44能相对于环10在方向S2上运动。图3表示图1和2中的联轴节的第一变化实施例。图3对应于图2。下面将仅描述与图1和2中联轴节的区别。类似的构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内环10包括轴环40,其与环10一体形成并形成用于保持环12的滚针的表面46。省掉了垫圈44。保持表面46的径向宽度L2小于滚针的直径d,因此,端面32不接触保持表面46。通过轴环48和滚针实施阻止辊子11在与方向S1相反的方向的运动。图4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轴节的第二变化实施例。该联轴节在下列方面不同于图1和图2中的联轴节。外辊子11的外辊子表面28是局部球状。用于保持滚针在与方向S2相反的方向上的运动的构件38包括设置在辊子11上的槽60和卡装在槽60中的开口环62。当环62处于卡装状态时,环62径向突出在表面30上,表面30的径向宽度L3小于滚针的直径d。从而环62形成用于固定滚针的表面50,而槽60形成朝向第一方向S1并用于环62的阻挡面64。图5表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联轴节的第三实施例。与图1和2中的联轴节相比,辊子11包括圆柱形外辊子表面28。保持装置36包括设置在环10的外表面15上的槽70和卡装在槽70中的开口环72。从而保持表面46由环72形成。卡装在槽60和70中的开口环62和72能便于以简单方式生产和组装组件和联轴节。权利要求1.一种等速联轴节(1),包括-限定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速联轴节(1),包括:-限定至少一对彼此面对的轨道(8)的内凹件(7),-包括中心轴线(X-X)和至少一个臂(4)的外突件(3),和-辊子组件(9),这种辊子组件包括:包括第一环端面(16)的内环(10),第一环端面(16)在与中心轴线(X-X)相反的第一方向(S1)被导向,外辊子(11),外辊子(11)环绕内环(10)并具有在第一方向(S1)上导向的第一辊子端面(32),滚针环(12),设置在内环(10)和外辊子(11)之间以绕共同的纵向轴线(Z-Z)相对枢转,和用于至少将滚针环(12)沿轴向保持在内环(10)上的装置(13),保持装置(13)包括第一保持表面(46),该第一保持表面(46)连接到内环(10)上且沿径向重叠滚针环(12)的滚针,并在与第一方向(S1)相反的第二方向(S2)上被导向,第一保持表面(46)适于接触滚针环(12)的滚针,第一环端面(16)在第一方向(S1)上相对于第一辊子端面(32)沿轴向偏移,内环(10)安装在臂上,外辊子(11)和内环(10)每一个都包括在第二方向(S2)上被导向的第二端面(18,34),和外辊子(11)的第二端面(34)在第二方向(S2)上相对于内环(10)的第二端面(18)偏移,其特征在于:轴向保持装置(13)包括连接到外辊子(11)上的第二保持表面(50),该第二保持表面(50)设置在滚针环(12)相对于第一保持表面(46)的侧边并适于接触滚针环(1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马尔热里
申请(专利权)人:GKN传动系统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