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0087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例如驱动装置与一个从动装置、传动装置之间的联轴节,其是由一个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组成,两个轮毂之间至少通过一个伸缩件实现了可轴向移动的连接,作为附加旋转保险,应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处在形状配合与径向旋转安全的连接状态。还可设计为作为附加的径向轴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分别形状配合地啮合,为了防止轴向移动,在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或在定位轮毂和夹紧轮毂之间至少设有一个0形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并以有效的方式实现无间隙、精确的转矩传递。同时,联轴节的使用寿命也明显提高,而且,当夹紧轮毂与定位轮毂之间连接件的伸缩件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进行转矩传递,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例如驱动装置与从动装置、传动装置之间的联轴节,该联轴节由1个夹紧轮毂和1个定位轮毂组成,两个轮毂之间至少通过1个伸缩件实现了可轴向移动的连接。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在市场上可以看到多种形状及规格的联轴节,其中的大多数是作为具有旋转刚性的平衡联轴节出现的,它的作用是将导入的转矩由一个部件上传递给第二个部件。大多数的联轴节均通过一个夹紧轮毂连接一个驱动装置(例如一个电机或伺服电机或类似的设备)并通过一个定位轮毂将转矩传递给任意的传动齿轮箱,这类联轴节的缺点是产生磨损、驱动装置承受热负荷,并需要对驱动系统的从动轴的伸长进行适当的补偿。在此过程中,主要是由于驱动装置的精密性不能充分地被输出,因而就必须通过联轴节来吸收并平衡驱动装置的振动、松动及热伸长,上述情况的存在产生的问题是,传统的联轴节主要是由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组成的联轴节,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通过一个伸缩件,也就是通过一个单一的或多重的波纹管连接的联轴节,在过大负荷,尤其是在轴向大负荷条件下产生一定的磨损,并在波纹管断裂时失去联轴节的功能。为此,就不应当将驱动装置的振动及不平衡或类似的异常现象传递给它所连接的传动装置,而应当被联轴节吸收,此外还应通过夹紧轮毂将驱动装置的转矩无间隙地传递给定位轮毂,并因而能够将较大的转矩无间隙地导入到传动系统中。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联轴节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联轴节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联轴节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联轴节,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联轴节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使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并以有效的方式实现无间隙、精确的转矩传递。同时,联轴节的使用寿命也明显提高,而且,当夹紧轮毂与定位轮毂之间连接件的伸缩件出现故障时,仍能正常进行转矩传递,从而更加适于实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是由驱动装置与一个从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联轴节由一个夹紧轮毂和一个定位轮毂组成,两个轮毂之间至少通过一个伸缩件实现了可轴向移动的连接,其中通过在夹紧轮毂和一个定位轮毂上分别设有形状相互配合与径向旋转保险相结合的结构,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具有旋转安全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是由驱动装置与一个从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联轴节由一个夹紧轮毂和一个定位轮毂组成,两个轮毂之间至少通过一个伸缩件实现了可轴向移动的连接,其中设有作为附加的径向轴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分别形状配合地啮合,为了防止轴向移动,在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或在定位轮毂和夹紧轮毂之间至少设有一个O形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至少设有一个伸缩件、一个波纹管,他们彼此牢固连接,两个轮毂之间的径向连接呈刚性结构状态。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通过夹紧轮毂上的至少一个突出体与定位轮毂上的空隙的啮合或通过定位轮毂上的一个突出体与夹紧轮毂上的空隙的啮合实现了夹紧轮毂与定位轮毂形状配合的嵌合。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所述定位轮毂和/或夹紧轮毂的突出体设为柱塞形突出体或法兰形突出体。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所述空隙与夹紧轮毂的突出体或与定位轮毂的突出体设为径向同心结构,该空隙设计成盲孔形或凹槽形。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所述夹紧轮毂或定位轮毂的突出体设计成法兰形,该突出体精确配合且同心的啮合到夹紧轮毂或定位轮毂的相应空隙中。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所述突出体及空隙偏心于定位轮毂和夹紧轮毂的中轴线,该突出体与空隙设计成椭圆形。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所述与定位轮毂或夹紧轮毂的空隙实现同心啮合的突出体设计成多角形特别是矩形。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在夹紧轮毂或定位轮毂的一个突出体中至少要配置一个径向同心的槽,为了保证径向偏移的同心,在槽中要安装一个O形环,这样,通过夹紧轮毂或定位轮毂的突出体啮合在相对应的空隙中,在发生径向偏移时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得到安全支承。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在至少一个槽中的突出体的外表面呈球拱形,使定位轮毂或夹紧轮毂的移动角偏离中轴线为0°至2°。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为了探测伸缩件及波纹管是否断裂或是为了探测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的突出体与空隙的动态啮合状态,至少必须安装一个探测元件,以保证旋转安全。前述的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中通过探测伸缩件及波纹管的断裂,使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的机械旋转安全性,尤其是啮合状态的突出体和空隙之间的机械旋转安全性得以延续,在通过至少一个探测元件发出的相应信号后,根据需要可更换联轴节(R1至R6)和/或者更换伸缩件及波纹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主要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平衡夹紧轮毂和/或定位轮毂的侧向移动,在前面连接了一个凸出体,该突出体嵌入到精确配合的空隙中或是与定位轮毂的相对应的突出体相啮合,这一点已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在此,在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至少通过一个伸缩件或波纹管实现径向紧密连接,这样就能够保证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的轴向运动,并能达到夹紧轮毂和定位轮毂之间的无间隙转矩传递。在夹紧轮毂上连接了一个驱动装置(例如电机、伺服电机或类似的动力设备)的轴,为了持久地保证径向移动,并保证夹紧轮毂与定位轮毂之间的轴向运动,连接在夹紧轮毂正面的突出体要以微小的间隙嵌入到精确配合的定位轮毂的空隙中。为了使夹紧轮毂与定位轮毂之间相互中心对正,在径向运转的槽中安装一个O形环,该O形环有效地保证了两个轮毂之间侧面的中心对正。由于老化或过载造成了伸缩件或波纹管的断裂。正面连接轮毂与联轴节的伸缩件或波纹管无论是径向朝内还是径向朝外安装,都会因老化或过载而出现断裂。在上述情况下,本专利已被证明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夹紧轮毂或定位轮毂的突出体被设计成多角形、椭圆形或类似的形状,该突出体中心对正地、精确配合地被嵌入到相同设计形状的空隙中。当波纹管断裂时,其残余系统仍能保证转矩的安全传递,即将转矩由夹紧轮毂传递给定位轮毂,也就是产生了所谓的“故障保全”功能。具有一定形状的,彼此啮合部件的径向旋转保险是可以脱开的,此外突出体主要是由夹紧轮毂上伸出的突出体可以设计成椭圆形;该突出体要嵌入到具有相同椭圆形形状的定位轮毂的空隙中,同样还需设计一个旋转保险及一个所谓的掣子系统。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两个动力结构的联轴节,其是由驱动装置与一个从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联轴节由一个夹紧轮毂(1)和一个定位轮毂(2)组成,两个轮毂之间至少通过一个伸缩件实现了可轴向移动的连接,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夹紧轮毂(1)和一个定位轮毂(2)上分别设有形状相互配合与径向旋转保险相结合的结构,使夹紧轮毂(1)和定位轮毂(2)具有旋转安全性。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托马斯拜耳
申请(专利权)人:维特恩斯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