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984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4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包括:栏杆(1)及连接在所述栏杆(1)两侧的立柱(2),所述立柱(2)上设有插接座(22),所述插接座(22)上设有与立柱(2)间隔平行排列的插孔(2221);所述栏杆(1)两侧的相应位置设有插销座(13),所述插销座(13)上设有与插孔(2221)相对应的插销(132),所述插销(132)能活动地从上部插入所述插孔(2221)内并能沿插孔的长槽形方向移动,该防护栏能快速安装和拆卸、且能根据现场需要组合成不同长度和形状的、具有通用互换性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

A Plug-in Composite Guardra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建、土建等工程施工的防护,尤其涉及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
技术介绍
在房建、土建等工程施工中,为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在临边、孔洞、楼梯等处必须安装护栏进行防护。护栏通常在施工现场由施工单位采用杆件焊接构成,这种防护栏加工麻烦,且不能重复使用。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1110103888.8公开了一种临边防护栏杆,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现场焊接栏杆存在的施工复杂、不能重复使用的问题,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组装时在立柱和水平连接杆之间需要螺栓连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二是立柱上固接卡槽,卡槽中通过销轴连接管状连接臂,水平杆插接入管状连接臂中用螺栓顶紧,由于现场安装基础面基本上都是毛坯面,立柱与基础连接时难以保证每根立柱之间的位置精度,容易造成水平杆难以插入管状连接臂中的情况,安装不便,三是水平连接杆与连接臂是水平插接连接,护栏安装后的拆卸只能从两端开始,不能从中间任意位置拆卸,拆卸不方便,另外,护栏一般只适用于平面使用,当遇到高低不平的地面或者楼梯时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安装和拆卸、且能根据现场需要组合成不同长度和形状的、具有通用互换性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多个防护单元首尾连接构成,单个防护单元包括栏杆及连接在所述栏杆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上设有与立柱间隔平行排列的插孔;所述栏杆两侧设有插销座和/或连接孔,所述插销座上设有与插孔相对应的插销,所述插销能插入所述插孔内并能在插孔内沿水平方向移动。优选的是,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插接座在所述立柱的断面方向呈对称分布或不对称分布。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孔为长槽形插孔、U形插孔、圆形插孔中的任意一种。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多个插接座在所述立柱的断面方向呈直角形分布、T形分布、十字形分布、散射状分布或V形分布中的任意一种。从而实现多个防护单元的任意组合,满足不同场合的使用需求。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设于所述立柱上的插接座为两组以上且沿轴向间隔排列。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栏杆包括矩形框架和/或菱形框架,所述插销座固接在所述矩形框架和/或菱形框架上。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在矩形框架和/或菱形框架的一侧设有插销座,相对的矩形框架和/或菱形框架的另外一侧上开设有相互连接使用的对穿孔。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矩形框架和/或菱形框架的一侧或两侧开设有相互连接使用的对穿孔。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立柱由空心钢管本体、底座和固定连接在本体上的插接座组成。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接座由支撑板和槽形管组成.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本体上,相对的另外一侧与槽形管的外壁固定连接,使槽形管与立柱的轴线相互平行排列。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槽形管为钢管通过挤压工艺成形,在槽形管的空腔中形成插孔。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销座由支撑板、连接管及插销组成。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在栏杆的外壁上,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外壁上。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连接有向下部延伸的插销。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插销的直径小于相配合的插孔的直径(孔径),从而实现插销能够沿着插孔的水平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相对于现有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立柱上设置有与立柱间隔平行排列的插孔,设于护栏上相应位置的插销座上的插销能活动地从上部插入槽形插孔内并能沿槽形插孔方向移动,这样每扇护栏可以独立的在相邻两立柱间从上向下插入安装或从下往上拆卸,安装和拆除极其方便和快速。此外,插销在槽形插孔内活动连接,可以有效抵消立柱之间的安装位置误差,降低立柱安装精度要求,角度方便调节。2、通过插接座在立柱断面方向对称分布或直角形分布或T形分布或十字形分布,护栏框架设置成平行四边形框架(包括矩形框架或菱形框架),并在矩形框架或菱形框架的两侧设置不同的插销座和连接孔,从而构成不同的组合形式,满足施工现场对临边、孔洞、楼梯等不同场所使用护栏的要求,使用范围更广,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立柱插接座对称分布的A型立柱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侧视图示意图;图4是立柱插接座直角形分布的B型立柱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示意图;图6是立柱插接座T形分布的C型立柱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示意图;图8是立柱插接座十字形分布的D型立柱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的侧视图示意图;图10是图1中的两侧都带插接座的A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示意图;图12是图10中插销座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示意图;图14是护栏一侧带插销座,相对的另外一侧带连接孔的B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5是护栏两侧都带连接孔的C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四边形护栏的一侧带插销座,另外一侧带连接螺栓孔的D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16对称加工的D-1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8是图16中两侧都带连接螺栓孔的D-2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19是将图16中的插销座及连接管同时向下延伸的D-3型护栏结构示意图;图20是立柱之间安装的护栏一侧带插销座,另外一侧用螺栓连接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1是图20中曾加两侧都带连接孔的护栏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的护栏围成矩形的安装结构俯视图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的护栏安装在楼梯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参见附图1、附图2及附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由多个防护单元首尾连接构成,单个防护单元包括护栏1及立柱2。其中立柱2由空心钢管本体21、底座23和焊接在钢管本体21上的插接座22组成。底座23是带有4个安装孔231的圆形板,焊接在本体21的底部,用于与地基基础连接。插接座22由支撑板221和槽形管222组成,支撑板221是矩形板,其中一侧焊接在本体21上,相对的另外一侧与槽形管222的外壁焊接,使槽形管222与立柱2的轴线相互平行排列,槽形管222可以使用钢管通过挤压的工艺成形,在槽形管222的空腔中形成插孔2221。插接座22沿本体21的轴向方向间隔分布成两组以上,本实施例分为上、中、下三组,每组在本体21的断面方向呈对称分布,该型立柱可以表示为A型立柱。作为一种变形,设于立柱2上的插接座22在本体21的断面方向的分布,还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直角形分布,参见附图4及附图5,即两组插接座22相互之间成直角形,该立柱2用于拐角处护栏1的连接,该型护栏可以称为B型立柱。T形分布,参见附图6及附图7,即三组插接座22相互之间成T字形,该立柱2用于T字形护栏1交叉处的连接,该型护栏可以称为C型立柱。十字形分布,参见附图8及附图9。即四组插接座22相互之间成十字形,该立柱2用于十字形护栏1交叉处的连接,该型护栏可以称为D型立柱。A、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由多个防护单元首尾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单个防护单元包括栏杆(1)及连接在所述栏杆(1)两侧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设有插接座(22),所述插接座(22)上设有与立柱(2)间隔平行排列的插孔(2221);所述栏杆(1)两侧设有插销座(13)和/或连接孔111,所述插销座(13)上设有与插孔(2221)相对应的插销(132),所述插销(132)能插入所述插孔(2221)内并能在插孔(2221)内沿水平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由多个防护单元首尾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单个防护单元包括栏杆(1)及连接在所述栏杆(1)两侧的立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上设有插接座(22),所述插接座(22)上设有与立柱(2)间隔平行排列的插孔(2221);所述栏杆(1)两侧设有插销座(13)和/或连接孔111,所述插销座(13)上设有与插孔(2221)相对应的插销(132),所述插销(132)能插入所述插孔(2221)内并能在插孔(2221)内沿水平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立柱(2)上的多个插接座(22)在所述立柱(2)的断面方向呈对称分布或不对称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其特征在于:设于所述立柱(2)上的多个插接座(22)在所述立柱(2)的断面方向呈直角形分布、T形分布、十字形分布、散射状分布或V形分布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插接式组合防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栏杆(1)包括矩形框架(11)和/或菱形框架(112),所述插销座(13)固接在所述矩形框架(11)和/或菱形框架(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明博李占宇张山李洪田振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