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590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包括烟道管,支风管,烟道管的顶部与支风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支风管的圆柱壁面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两个安装孔的内壁对称套接有扩口管,扩口管外圆柱面且位于安装孔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一。该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通过鼓风机加快风速,扩口管以底部开设的通气孔二及直管底部开设的通气孔一,风向向烟道下方吹动,从而减慢的飞灰向上的速度,从而强化烟气与空气的接触程度,提高煤灰的燃尽率,从而降低飞灰中的含碳量通过推动移动杆,使得塞头向左,从而使飞灰的出口面积减少,烟气与空气的接触更完全,进一步提高煤灰的燃尽率以及降低飞灰中的含碳量。

A branch air duct for thermal boilers to reduce carbon content in fly as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
本技术涉及防漏支风管
,具体为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
技术介绍
锅炉与煤粉炉相比,其燃烧效率低,而其中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大于煤粉炉尤其突出,原因在于目前的锅炉仅在密相区配置上下两层二次风,结果造成三大、两性传质误区,即在炉膛深度方向存在“前、后富氧高灰区”,后面简称“富氧区”;及中间“富燃料缺氧区”,后面简称“缺氧区”。在“三大、两性误区”中,由于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化学当量不匹配,即不具备反应条件,均会造成化学燃烧反应恶化:不反应或反应弱,致使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3,特别是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高于煤粉炉。分离器无法捕捉的细小颗粒除在设有飞灰再循环系统时有机会重新进入炉内燃烧放出热量外,其余绝大部分只能成为飞灰含碳量排出,分离器分离下来的较大颗粒在被返料器回送炉膛后,经过多次循环燃烧、磨细后,还会有部分因最终不能重新回入炉膛,成为飞灰含碳排出。因此如何对分离出的细小颗粒进行利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具备控制烟道灰飞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包括烟道管(1),支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管(1)的顶部与支风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支风管(2)的圆柱壁面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两个安装孔(4)的内壁对称套接有扩口管(5),所述扩口管(5)外圆柱面且位于安装孔(4)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一(6),所述扩口管(5)的内壁且位于安装孔(4)的内部套接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外壳且位于扩口管(5)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二(7),所述鼓风机(8)的底座设有螺栓(9),所述鼓风机(8)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在支风管(2)的外圆柱面,所述扩口管(5)远离安装孔(4)的一端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力锅炉用可降低飞灰含碳量的支风管,包括烟道管(1),支风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道管(1)的顶部与支风管(2)的底部螺纹连接,所述支风管(2)的圆柱壁面且位于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安装孔(4),所述两个安装孔(4)的内壁对称套接有扩口管(5),所述扩口管(5)外圆柱面且位于安装孔(4)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一(6),所述扩口管(5)的内壁且位于安装孔(4)的内部套接有鼓风机(8),所述鼓风机(8)的外壳且位于扩口管(5)的内部套接有密封圈二(7),所述鼓风机(8)的底座设有螺栓(9),所述鼓风机(8)通过螺栓(9)固定连接在支风管(2)的外圆柱面,所述扩口管(5)远离安装孔(4)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直管(3),所述扩口管(5)的底面且位于支风管(2)的内部开设有通气孔二(11),所述直管(3)的底部开设有通气孔一(10),所述支风管(2)的中间部位且位于扩口管(5)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圆柱管(12),所述圆柱管(12)的右端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书栋马英华王立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齐林贵和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