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50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该总成的差速器左壳部分通过左壳过渡部分与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一体连接;差速器右壳部分通过右壳过渡部分与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一体连接;差速器左壳部分与差速器右壳部分固定连接;十字轴的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和差速器右壳部分的十字轴孔配合,左半轴齿轮安装在十字轴的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配合;右半轴齿轮安装在十字轴的另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右壳部分配合,行星齿轮通过内孔装配在十字轴的竖轴上且同时与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重量小、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能够规避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连接螺栓松动、断裂等潜在风险。

A Differential Assembly for Dual Motor Electric Drive Brid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
本技术属于驱动桥差速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当前,双电驱动桥差速器总成通常采用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壳螺栓连接的方式,两电机通过各自的传动路径将动力传递至共用的从动圆柱齿轮,从动圆柱齿轮以及差速器壳分别单独加工,然后通过螺栓进行紧固。该种方式首先需要从动圆柱齿轮较大的直径来承载由两电机同时传来的动力,与差速器壳体连接处需留出足够的螺栓装配空间,导致从动圆柱齿轮直径大,总成结构不够紧凑,重量大;其次要分别对齿轮与壳体装配位置进行加工,效率低、成本高;最后,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采用螺栓连接,降低了装配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同时还会存在螺栓松动、断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小、成本低、生产效率高,并且能够规避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连接螺栓松动、断裂等潜在风险的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包括左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左壳、右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右壳、右半轴齿轮、差速器壳连接螺栓、十字轴、行星齿轮、左半轴齿轮;所述的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左壳部分通过左壳过渡部分与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一体连接;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右壳部分通过右壳过渡部分与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一体连接。所述的差速器左壳部分与差速器右壳部分固定连接;十字轴的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和差速器右壳部分的十字轴孔配合,左半轴齿轮安装在十字轴的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配合;右半轴齿轮安装在十字轴的另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右壳部分配合,行星齿轮通过内孔装配在十字轴的竖轴上且同时与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啮合。所述的左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部分之间设置有左半轴齿轮垫片;右半轴齿轮与差速器右壳部分之间设置有右半轴齿轮垫片;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部分和差速器右壳部分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垫片。所述的差速器左壳部分的轴颈上装配有差速器左轴承;差速器右壳部分的轴颈上装配有差速器右轴承。本技术设置左、右两从动圆柱齿轮分别承载两电机传递的动力,该两个从动圆柱齿轮分别与差速器左壳、差速器右壳采用一体化设计,省去了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壳的连接螺栓,与现有结构相比,从动圆柱齿轮的直径大大减小,总成结构更加紧凑,并可有效降低零部件重量、减少机加工序,降低零部件生产成本;提高零件加工效率及总成装配效率;提高了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壳体回转轴线的同轴度,进而提高齿轮的啮合精度;规避了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连接螺栓松动、断裂等潜在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为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一体化结构立体图。图3a、图3b为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一体化结构立体图。图中:1-1.差速器左壳部分,1-2.左壳过渡部分,1-3.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2-1.差速器右壳部分,2-2.右壳过渡部分,2-3.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3.右半轴齿轮,4.右半轴齿轮垫片,5.差速器右轴承,6.差速器壳连接螺栓,7.十字轴,8.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垫片,10.左半轴齿轮,11.左半轴齿轮垫片,12.差速器左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包括左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左壳、右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右壳、右半轴齿轮3、右半轴齿轮垫片4、差速器右轴承5、差速器壳连接螺栓6、十字轴7、行星齿轮8、行星齿轮垫片9、左半轴齿轮10、左半轴齿轮垫片11以及差速器左轴承12;所述的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左壳部分1-1通过左壳过渡部分1-2与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1-3一体连接;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右壳部分2-1通过右壳过渡部分2-2与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2-3一体连接。如图1-图3b所示,差速器左壳部分1-1通过差速器壳连接螺栓6与差速器右壳部分2-1固定连接;十字轴7的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1-1和差速器右壳部分2-1的十字轴孔配合,左半轴齿轮10安装在十字轴7的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1-1配合,两者之间设置有左半轴齿轮垫片11;右半轴齿轮3安装在十字轴7的另一侧横轴上且其轴颈与差速器右壳部分2-1配合,两者之间设置有右半轴齿轮垫片4,行星齿轮8通过内孔装配在十字轴7的竖轴上且同时与左半轴齿轮11和右半轴齿轮3啮合;行星齿轮8与差速器左壳部分1-1和差速器右壳部分2-1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垫片9;差速器左壳部分1-1的轴颈上装配有差速器左轴承12;差速器右壳部分2-1的轴颈上装配有差速器右轴承5。外部的第一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增扭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1-3,同时第二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增扭装置将动力传递至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2-3,使得差速器左壳部分1-1、差速器右壳部分2-1以及十字轴7在差速器左轴承12以及差速器右轴承5的支撑下转动,然后动力通过十字轴7传递至行星齿轮8,通过齿轮啮合,行星齿轮8再将动力分配给左半轴齿轮10和右半轴齿轮3,再分别通过左半轴和右半轴驱动车辆行驶。当左右车轮转速不一致时,车辆的差速器齿轮进入工作状态,通过设置行星齿轮垫片9、左半轴齿轮垫片11以及右半轴齿轮垫片4,减小行星齿轮8、左半轴齿轮10以及右半轴齿轮3对差速器左壳部分1-1、差速器右壳部分2-1的磨损。上述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均采用一体化结构,可以有效减小从动圆柱齿轮直径,提高总成结构的紧凑性、降低总成重量、提高零部件生产效率及总成装配效率、降低总成生产成本、提高齿轮副啮合精度、提高总成可靠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包括左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左壳、右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右壳、右半轴齿轮(3)、差速器壳连接螺栓(6)、十字轴(7)、行星齿轮(8)、左半轴齿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左壳部分(1‑1)通过左壳过渡部分(1‑2)与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1‑3)一体连接;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右壳部分(2‑1)通过右壳过渡部分(2‑2)与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2‑3)一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包括左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左壳、右从动圆柱齿轮、差速器右壳、右半轴齿轮(3)、差速器壳连接螺栓(6)、十字轴(7)、行星齿轮(8)、左半轴齿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左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左壳部分(1-1)通过左壳过渡部分(1-2)与左从动圆柱齿轮部分(1-3)一体连接;右从动圆柱齿轮与差速器右壳采用一体化结构,该一体化结构的差速器右壳部分(2-1)通过右壳过渡部分(2-2)与右从动圆柱齿轮部分(2-3)一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桥用差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左壳部分(1-1)与差速器右壳部分(2-1)固定连接;十字轴(7)的轴颈与差速器左壳部分(1-1)和差速器右壳部分(2-1)的十字轴孔配合,左半轴齿轮(10)安装在十字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成淼王林国姜雷李庆臣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