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4943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包括衬套主体和限位圈,衬套主体包括盖板、主体橡胶、外套和内套,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在内套的顶端,所述主体橡胶套设在内套外,所述外套套设在主体橡胶外,所述主体橡胶的下方设有形变腔,所述限位圈套设在内套外且位于形变腔内,所述限位圈包括限位圈套和限位圈橡胶,所述限位圈套的顶部设有第二外翻边,所述第二外翻边的侧面包裹有限位圈橡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衬套主体对于衬套起的作用是线性段的刚度,限位圈对于衬套起的作用在非线性段的刚度,通过装配形式,将两个独立的部件联系在一起,使线性和非线性同时实现可调,提升耐久和各种刚度需求,实现较好的操控性。

A New Type of Assembled Rear Bridge Bu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
本技术涉及汽车底盘减震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家用驾车逐渐普及。随着汽车的不断普及,人们不仅只关注其安全性能,也慢慢开始注重汽车的舒适性。汽车后扭力梁是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晃动,保持车辆的平稳,扭力梁本身可起到横向稳定杆的作用,提高车辆侧倾刚度。汽车扭力梁后桥衬套是用于连接后扭力梁与车身的部件,在车辆转弯时,衬套会产生变形实现其校正功能,降低噪音,从而使车辆拥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现有汽车所用的后桥衬套一般由盖板、主体橡胶、外套和内套构成,在车辆转弯时,主体橡胶受到载荷并产生变形,这种后桥衬套仅仅通过主体橡胶挤压外套产生最终限位,主体橡胶长期处于这种极限状态会影响其形变性能,从而对后桥衬套的耐用性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包括衬套主体和限位圈,所述衬套主体包括盖板、主体橡胶、外套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主体(10)和限位圈(20),所述衬套主体(10)包括盖板(11)、主体橡胶(12)、外套(13)和内套(14),所述盖板(11)固定连接在内套(14)的顶端且中心设有通孔(111),所述通孔(111)与内套(14)的内径相同且中心线重合,所述主体橡胶(12)套设在内套(14)外且上端与盖板(11)底部平齐,所述外套(13)套设在主体橡胶(12)外且顶部设有第一外翻边(131),所述第一外翻边(131)与盖板(11)之间的主体橡胶(12)形成形变区(15);所述主体橡胶(12)的下方设有形变腔(121),所述限位圈(20)套设在内套(14)外且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装配式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套主体(10)和限位圈(20),所述衬套主体(10)包括盖板(11)、主体橡胶(12)、外套(13)和内套(14),所述盖板(11)固定连接在内套(14)的顶端且中心设有通孔(111),所述通孔(111)与内套(14)的内径相同且中心线重合,所述主体橡胶(12)套设在内套(14)外且上端与盖板(11)底部平齐,所述外套(13)套设在主体橡胶(12)外且顶部设有第一外翻边(131),所述第一外翻边(131)与盖板(11)之间的主体橡胶(12)形成形变区(15);所述主体橡胶(12)的下方设有形变腔(121),所述限位圈(20)套设在内套(14)外且位于形变腔(121)内,所述限位圈(20)包括限位圈套(21)和限位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仕生荆炳志许磊储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中鼎减震橡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