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95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涉及止水钢板的支撑结构,旨在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主楼底板、地下车库底板、基础底板和上部钢筋层,基础底板倾斜连接在主楼底板和地下车库底板之间,上部钢筋层的下方相对设置有两排上顶撑杆,基础底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排下顶撑杆,上顶撑杆指向下顶撑杆,上顶撑杆上螺纹连接有上压套,下顶撑上螺纹连接有下抵套,上压套和下抵套之间夹设有止水钢板,两排上顶撑杆之间设有两块上挡板,两排下顶撑杆之间设有两块下挡板,上挡板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上顶撑杆,下挡板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下顶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后浇带施工效率的优点。

Waterproof steel plate support structure of post-poured tape with variable cross-section settlement of foundation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止水钢板的支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混凝土在初凝后再浇筑,由于施工不当会形成冷缝,为了防止水从冷缝中渗出,所以在施工中往往在后浇带处设置一块止水钢板,先后浇筑的混凝土冷缝位置在止水钢板中心一半处,这样混凝土与止水钢板密实结合,冷缝位置靠止水钢板来防止渗水。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6088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防锈蚀结构,包括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中部设置一通道,通道两侧为钢筋网片,所述钢筋网片上设有钢板止水片,所述钢筋网片一侧设有加强钢丝网。钢板止水片在设置时,需要在钢板止水片的下部支设模板。但是,上述后浇带防锈蚀结构中,在后浇带浇筑前,需要拆除钢板止水片下部的模板。由于钢板止水片的覆盖,人无法伸入止水钢板下方,从而使得钢板止水片下部的模板在拆除时比较困难,影响了后浇带的施工效率,此问题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具有提高后浇带施工效率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包括主楼底板、地下车库底板、基础底板和上部钢筋层,所述地下车库底板高于主楼底板,所述基础底板倾斜连接在主楼底板和地下车库底板之间,所述上部钢筋层设置在主楼底板、地下车库底板和基础底板的上方,所述上部钢筋层的下方相对设置有两排上顶撑杆,所述基础底板上相对设置有两排下顶撑杆,所述上顶撑杆指向下顶撑杆,所述上顶撑杆上螺纹连接有上压套,所述下顶撑杆上螺纹连接有下抵套,所述上压套和下抵套之间夹设有止水钢板,两排上顶撑杆之间设有两块上挡板,两排下顶撑杆之间设有两块下挡板,所述上挡板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上顶撑杆,所述下挡板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下顶撑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钢板封堵在后浇带和前浇带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够防止地下渗水通过后浇带和前浇带之间的间隙渗出。在进行止水钢板的构造时,旋转上压套和下抵套,使得止水钢板被夹紧在上压套和下抵套之间。上挡板和下挡板能够防止前浇带的混凝土伸入后浇带内。在浇注混凝土时,调整杆、上挡板和下挡板均不用拆卸,直接埋设在混凝土内,由此降低了拆卸支模的时间,提高了后浇带施工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上顶撑杆靠近上部钢筋层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支腿,所述第一加固支腿远离上顶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部钢筋层,所述下顶撑杆靠近基础底板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支腿,所述第二加固支腿远离下顶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基础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固支腿和第二加固支腿提高了上顶撑杆和下顶撑杆的稳定性,加强了上顶撑杆和下顶撑杆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上分别开有通孔,所述上顶撑杆和下顶撑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杆,所述锁紧螺杆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挡板和下挡板通过锁紧螺栓和锁紧螺帽的之间预紧力实现固定,从而压紧在两侧的上顶撑杆和下顶撑杆上。进一步的,两块上挡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搭接块,相对的第一搭接块之间搭接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上穿设有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被压紧在两块上挡板之间;两块下挡板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二搭接块,相对的第二搭接块之间搭接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上穿设有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被压紧在两块下挡板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技术中,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利用第一压缩和第二压缩的弹性回复力,使得两侧的上挡板和下挡板被压紧在上顶撑杆和下顶撑杆上,进一步提高了上挡板和下挡板在安装完成后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均靠近止水钢板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顶撑的位置靠近止水钢板,与锁紧螺杆共同配合,从而实现了对上挡板和下挡板更加稳定的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下抵套的外径大于上压套的外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抵套的外径较大,能够具有较大的面积来放置止水钢板,从而使得在安装时,止水钢板能够更加稳定地架放在下抵套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搭接块和第二搭接块上开有供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搭接的开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口的设置使得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能够更加稳定地放置在第一搭接块和第二搭接块上,从而降低了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从搭接块上滑落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浇注混凝土时,调整杆、上挡板和下挡板不用拆卸,直接埋设在混凝土内,由此降低了拆卸支模的时间,提高了后浇带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楼底板;2、地下车库底板;3、基础底板;4、上部钢筋层;5、上顶撑杆;51、上压套;52、第一加固支腿;53、锁紧螺杆;531、锁紧螺帽;6、下顶撑杆;61、下抵套;62、第二加固支腿;7、止水钢板;8、上挡板;81、第一搭接块;811、第一顶杆;8111、第一压簧;9、下挡板;91、第二搭接块;911、第二顶杆;9111、第二压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参照图1,包括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基础底板3和上部钢筋层4。地下车库底板2高于主楼底板1,基础底板3倾斜连接主楼底板1和地下车库底板2之间,上部钢筋层4设置在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和基础底板3的上方。参照图1,上部钢筋层4的下方相对设置有两排上顶撑杆5,基础底板3上相对设置有两排下顶撑杆6,上顶撑杆5指向下顶撑杆6。在上顶撑杆5上螺纹连接有上压套51,下顶撑杆6上螺纹连接有下抵套61。下抵套61的外径大于上压套51的外径,从而使得止水钢板7能够更加稳定地架放在下抵套61上。在上压套51和下抵套61之间夹设有止水钢板7。参照图1,浇筑时,两排上顶撑杆5和两排下顶撑杆6之间的位置为后浇带,后浇带两侧的区域为前浇带。通过止水钢板7的封堵,能够有效防止地下渗水从后浇带与前浇带之间的缝隙渗出。参照图1,在两排上顶撑杆5之间设有两块上挡板8,两排下顶撑杆6之间设有两块下挡板9,上挡板8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上顶撑杆5,下挡板9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下顶撑杆6。上挡板8和下挡板9上分别开有通孔,上顶撑杆5和下顶撑杆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锁紧螺杆53,锁紧螺杆53穿过通孔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帽531。参照图1,两块上挡板8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一搭接块81,相对的第一搭接块81之间搭接有第一顶杆811。第一顶杆811上穿设有第一压簧8111,第一压簧8111被压紧在两块上挡板8之间。两块下挡板9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第二搭接块91,相对的第二搭接块91之间搭接有第二顶杆911。第一搭接块81和第二搭接块91上开有供第一顶杆811和第二顶杆911搭接的开口,第一顶杆811和第二顶杆911均靠近止水钢板7设置。第二顶杆911上穿设有第二压簧9111,第二压簧9111被压紧在两块下挡板9之间。参照图1,上顶撑杆5靠近上部钢筋层4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支腿52,第一加固支腿52远离上顶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部钢筋层4。下顶撑杆6靠近基础底板3的杆身上固定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支腿62,第二加固支腿62远离下顶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包括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基础底板(3)和上部钢筋层(4),所述地下车库底板(2)高于主楼底板(1),所述基础底板(3)倾斜连接在主楼底板(1)和地下车库底板(2)之间,所述上部钢筋层(4)设置在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和基础底板(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层(4)的下方相对设置有两排上顶撑杆(5),所述基础底板(3)上相对设置有两排下顶撑杆(6),所述上顶撑杆(5)指向下顶撑杆(6),所述上顶撑杆(5)上螺纹连接有上压套(51),所述下顶撑杆(6)上螺纹连接有下抵套(61),所述上压套(51)和下抵套(61)之间夹设有止水钢板(7),两排上顶撑杆(5)之间设有两块上挡板(8),两排下顶撑杆(6)之间设有两块下挡板(9),所述上挡板(8)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上顶撑杆(5),所述下挡板(9)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下顶撑杆(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包括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基础底板(3)和上部钢筋层(4),所述地下车库底板(2)高于主楼底板(1),所述基础底板(3)倾斜连接在主楼底板(1)和地下车库底板(2)之间,所述上部钢筋层(4)设置在主楼底板(1)、地下车库底板(2)和基础底板(3)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钢筋层(4)的下方相对设置有两排上顶撑杆(5),所述基础底板(3)上相对设置有两排下顶撑杆(6),所述上顶撑杆(5)指向下顶撑杆(6),所述上顶撑杆(5)上螺纹连接有上压套(51),所述下顶撑杆(6)上螺纹连接有下抵套(61),所述上压套(51)和下抵套(61)之间夹设有止水钢板(7),两排上顶撑杆(5)之间设有两块上挡板(8),两排下顶撑杆(6)之间设有两块下挡板(9),所述上挡板(8)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上顶撑杆(5),所述下挡板(9)分别连接于两侧的下顶撑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础底板变截面沉降后浇带的止水钢板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撑杆(5)靠近上部钢筋层(4)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加固支腿(52),所述第一加固支腿(52)远离上顶撑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部钢筋层(4),所述下顶撑杆(6)靠近基础底板(3)的杆身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加固支腿(62),所述第二加固支腿(62)远离下顶撑杆(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基础底板(3)。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祥吴哲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成之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