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83500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59
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该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卷绕绕组而成;以及磁芯,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内的第一内侧芯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内的第二内侧芯部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外并将两个内侧芯部彼此连结的外侧芯部,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小于所述第一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抗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抗器。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02月15日的日本申请的特愿2017-026483的优先权,援引所述日本申请所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技术介绍
作为进行电压的升压动作、降压动作的电路的构件之一,存在电抗器。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适合于车载转换器的电抗器,公开了一种电抗器,该电抗器具备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线圈以及由磁性材料构成并且环状地组合而成的芯,该线圈具备通过卷绕绕组而成的一对卷绕部。该芯具备配置于各卷绕部内的两个线圈配置部(相当于内侧芯部)以及配置于卷绕部外并将两线圈配置部彼此连结的两个露出部(相当于外侧芯部),用粘接剂将构成线圈配置部、露出部的分割片接合,成为没有间隙的一体物。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330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电抗器具备:线圈,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该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卷绕绕组而成;以及磁芯,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内的第一内侧芯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内的第二内侧芯部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外并将两个内侧芯部彼此连结的外侧芯部,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小于所述第一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电抗器的一个例子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示出配备于实施方式的电抗器的磁芯的一个例子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配备于实施方式的电抗器的磁芯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针对上述具备具有两个卷绕部的线圈以及配置于卷绕部的内外的环状的磁芯的电抗器,期望降低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作为电抗器的设置状态,可能存在虽然一个卷绕部被配备于电抗器的设置对象的冷却机构充分地冷却、但另一个卷绕部未被充分冷却那样的设置状态。在这里,以往,上述两个卷绕部设为相同规格。详细地说,各卷绕部由同一种材料构成,将相同导体截面积以及相同形状的绕组按相同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匝数螺旋状地卷绕而成。另外,以往,关于磁芯,线圈配置部彼此、露出部彼此也设为相同规格。即,各线圈配置部由同一种材料构成,形状相同、大小相同。关于这样两卷绕部、两线圈配置部是相同规格的电抗器,在处于上述另一个卷绕部未被充分冷却的设置状态的情况下,有可能另一个卷绕部与一个卷绕部相比温度变高,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变大。如果另一个卷绕部的温度过高,则导致磁芯的损失的增大等,因此,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需要将向线圈的通电电流值设定得较小。因此,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可能变大、特别是可能导致另一个卷绕部的过热,这会限制线圈的使用电流值。因此,将提供一种能够降低配备于线圈的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的电抗器作为目的之一。[本公开的效果]上述本公开的电抗器能够降低配备于线圈的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申请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来说明。(1)本申请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该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卷绕绕组而成;以及磁芯,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内的第一内侧芯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内的第二内侧芯部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外并将两个内侧芯部彼此连结的外侧芯部,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小于所述第一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构成材料的规格可列举构成材料的成分(磁性材料的种类(组分)、有没有树脂等非磁性材料等)、构成材料的大小(在包含由磁性材料构成的粉末(磁性粉末)的情况下是磁性粉末的平均粒径等)等。内侧芯部与卷绕部的交流损耗是指将内侧芯部的铁损与卷绕部的交流铜损合起来的损失。第一内侧芯部和第二内侧芯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包含间隙。根据上述电抗器,容易降低配备于线圈的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详细内容如下所述。例如,将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下面有时称为第二材料)设为由铁损比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下面有时称为第一材料)低的成分构成的材料。在该情况下,第二内侧芯部的铁损小于第一内侧芯部的铁损。或者,例如,将第二材料与第一材料设为包含由同一种磁性材料构成的粉末的材料,将第二材料的粉末设为比第一材料细微的材料。在该情况下,第二内侧芯部的涡流损失小于第一内侧芯部的涡流损失,作为结果,第二内侧芯部的铁损小于第一内侧芯部的铁损。在这两种情况下,均是即使两卷绕部是相同规格,第二内侧芯部与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下面有时称为第二交流损耗)也小于第一内侧芯部与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下面有时称为第一交流损耗)。或者,例如设为第二内侧芯部不包含间隙,第一内侧芯部包含间隙。在该情况下,虽然也取决于第二材料和第一材料的种类,但由于来自间隙部分的泄漏磁通,第一卷绕部的交流铜损容易大于第二卷绕部的交流铜损。因此,两卷绕部如上所述是相同规格,即使第一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是铁损比第二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低的成分,也有时能够使第二交流损耗小于第一交流损耗。如上所述,考虑交流损耗而调整第二材料的规格和第一材料的规格等,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使第二交流损耗小于第一交流损耗。进而,在线圈的通电时,能够使基于第二交流损耗的总发热量小于第一交流损耗的总发热量。即,使第二内侧芯部和第二卷绕部相对不易发热,能够降低温度上升。在上述电抗器中,以第二交流损耗小于第一交流损耗的方式,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在将这样的上述电抗器设置于例如冷却性能有差别的设置对象的情况下,将第一内侧芯部和第一卷绕部配置于冷却性能高的一侧,将第二内侧芯部和第二卷绕部配置于冷却性能低的一侧。此时,第一内侧芯部和第一卷绕部虽然相对容易发热,温度容易上升,但被设置对象充分地冷却,因此,降低温度上升。另一方面,第二内侧芯部和第二卷绕部虽然未被设置对象充分冷却,但相对不易发热,因此,降低温度上升。因此,上述电抗器即使在设置于冷却性能有差别的设置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优选的是,容易取得均匀的温度。(2)作为上述电抗器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一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是饱和磁感应强度比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高的材料。关于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磁性材料,铁损大的材料较多。因此,能够将第一内侧芯部设为饱和磁感应强度比第二内侧芯部高、将第二内侧芯部设为铁损比第一内侧芯部低。因此,上述方式即使在设置于上述冷却性能不同的设置对象的情况下,也能够进一步降低两个卷绕部的温度差。另外,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第一内侧芯部容易使其磁路截面积变小,根据这点,能够实现小型、轻质化。(3)作为在上述第一材料中包含饱和磁感应强度高的磁性材料的上述(2)的电抗器的一个例子,可列举如下方式: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磁路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磁路截面积。在上述方式中,第一内侧芯部的磁路截面积小,从而如上所述,能够实现小型、轻质化。另外,与其相反,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二内侧芯部的磁路截面积,增大第二内侧芯部的散热面积(散热密度),容易降低第二内侧芯部的温度上升。因此,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该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卷绕绕组而成;以及磁芯,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内的第一内侧芯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内的第二内侧芯部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外并将两个内侧芯部彼此连结的外侧芯部,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小于所述第一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2.15 JP 2017-0264831.一种电抗器,具备:线圈,以各卷绕部的轴平行的方式具备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该第一卷绕部和第二卷绕部通过卷绕绕组而成;以及磁芯,包含配置于所述第一卷绕部内的第一内侧芯部、配置于所述第二卷绕部内的第二内侧芯部及配置于所述卷绕部外并将两个内侧芯部彼此连结的外侧芯部,所述第一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与所述第二内侧芯部的构成材料的规格不同,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构成为,所述第二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二卷绕部的交流损耗小于所述第一内侧芯部与所述第一卷绕部的交流损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抗器,其中,所述第一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是饱和磁感应强度比所述第二内侧芯部所包含的磁性材料高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叶和宏西康二吉川浩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