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的方法以及输送带技术

技术编号:2208279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1)的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带(1)具有至少一个带层(2),所述带层(2)或其中一个所述带层(2)构造为拉伸载体(3),并且所述拉伸载体(3)至少由基质材料和嵌入所述基质材料中的丝状物(4)制成,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拉伸载体原材料,这是通过制备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或将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与基质材料和/或丝状物合并或将基质材料与丝状物(4)合并实现的;通过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借助机械手段的混合和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温度调节,形成所述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可挤出成型的状态;和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以构成输送带(1)的至少一个带层(2);或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以构成输送带(1)的其中一个带层(2),并且将所述拉伸载体(3)与至少另一个带层(2)连接成输送带(1)。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一种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的输送带(1),其中,拉伸载体(3)的基质材料和/或输送带(1)的带层材料具有比置入拉伸载体(3)中的丝状物(4)更低的熔融温度。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d/or recycling conveyor belts and conveyor be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的方法以及输送带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的方法以及为此设置的输送带。为了输送外观迥异的物料、例如松散材料、包装物、食品或者甚至废弃物而在所提及的不同的领域中反复使用输送带,由此根据使用情况对这种输送带提出极其不同的要求。然而通常可以认为,由于通常相对较长的输送距离所致,首先必须沿纵向规定输送带的很低的可拉伸性连同很低的抗弯强度,以便使运行中的输送带的拉长最小化,并且同时例如实现输送带围绕导向和/或驱动滚筒的转向。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通常将纺织织物、钢索或甚至这二者安置在输送带的至少一个层中或者构造为输送带的至少一个层,以便实现所期望的机械性质、例如抗拉强度、可拉伸性和横向刚性方面的机械性质。所述层通常被称为拉伸载体并且通常处于两个另外的层:支承侧以及运行侧之间。所述输送带由此能够基于所安置的拉伸载体被区分为钢索输送带和织物输送带。织物或钢索在所述输送带中的嵌入的弊端在于缺乏和难以实现可回收利用。此外,输送带在其制备之后被加工成幅面,并且在幅面端部上连接成连续带。所述输送带在该连接区域中通常相对于其余部分的带具有降低的机械性质。所述钢索和织物输送带是最为广泛传播的输送带变型方案。此外,还研发了输送带的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文献DE1055898B描述了一种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具有至少一个层,所述层具备安置成无序位置的纤维、尤其纺织纤维,所述纤维不构成织物。在此完成混合,以便将所述层坚韧地构造,也即构造为具有更高的肖氏硬度。所述层不一定、然而优选通过所述纤维的混合而坚韧地构造,所述层用于使得在带围绕滚筒转向时出现在真正的拉伸载体的牵引索、在此优选钢索的区域中的压力峰值最小化或分散。这种松散纤维的混合在其他领域中也是已知的。为此在文献US3,981,206A示出一种齿形带,所述齿形带具有同样积聚了多个单一纤维的层。所述层本身又不用作拉伸载体,而是用作基础层。在此基础层中安置的纤维在此优选横向于带的运行方向定向,以便由此实现横向稳定性的提高。此外,文献DE102006023231A1示出用于弹性体产品的纤维,其中,其他较短的纱线定向地嵌入纤维基质中,并且大量纤维相互扭结或者不相互扭结地构成弹性体产品的、例如轮胎骨架的强度载体。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短纱线的定向在此表现为沿纤维纵向方向。在对生态效益的要求日益增高且生产过程可持续性增加的背景下,越来越需要关注为输送带的生产所使用的原材料的回收利用。此外就此而言,文献DE102006028563A1描述了一种用于通过钢索强化的橡胶输送带的回收利用的方法,其中,这种输送带在直至-120℃的温度下运行穿过冷却室。在此,输送带中的橡胶变得易脆性断裂,并且可以通过随后在经过两个偏转辊和额外的超声处理时的机械负载而相对于钢索分离。相对地,文献DE102011053143A1描述了一种用于破碎这种利用钢索强化的输送带的方法,其中,首先展开的输送带借助铁皮剪断机被预破碎,并且这样生产的输送带的分段随后借助两个先后依次运行的粉碎机进一步破碎成最终件尺寸。在文献DE102010017479A1中公开了在旧钢索输送带的回收利用的范畴内类似进行的过程,其中,输送带同样首先借助粉碎机被破碎,然而随后被输入揉搓刮刀,所述揉搓刮刀将输送带的橡胶从钢索上分离。大块的钢索残余随后借助筛分过程相对于小块的钢索残余以及橡胶被分离。随后,小块的残余运行经过磁性分离器,由此使钢索残余与橡胶分离。由此基本上无钢的橡胶残余最终被继续加工成颗粒材料。除了所示方法之外还存在借助热解法将配钢筋的橡胶-输送带相互分离的可能性。在此,在摒除氧气的情况下将输送带加载200℃至900℃的高温长达数小时。在此时间内,橡胶被分解成碳黑、油类以及其他组分,并且或多或少地构成粉末。被这样利用的橡胶-输送带的配筋可以在该过程结束之后简单地从粉末中取出。然而这种方法要求极高的技术费用,并且此外仅能用于具有配筋的橡胶-输送带,而不能回收利用具有例如织物强化部的由塑料制成的输送带。此外通过文献DE102007008813A1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例如造纸机或纸板机的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具有承受负载的结构,所述结构由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层组成。在一个或多个聚合物层中嵌入纤维和/或填料,所述纤维和/或填料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所述纤维在此尤其由芳纶、玻璃或甚至碳制成,相对地,聚合物层由聚氨酯、聚酰胺或甚至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成。此外,文献US4,708,610A还示出一种V带,所述V带区别在于至少一个区段,其中,在一个或多个所述区段中以同一或不同的定向置入纤维。V带在此通过筒状的铸模制造,其中,为使置入V带的基础材料中的纤维定向,相对于铸模共轴地并且围绕铸模地布置有筒状的磁体设备,所述磁体设备的极定向一方面相对于纵轴线平行定向,另一方面相对于纵轴线垂直定向,并且鉴于由此形成的磁场应实现纤维沿磁体设备的场线的定向。通过类似的方式,同样描述了通过电场对纤维的定向。在所述背景下,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方法,从而以较之现有技术相比更低的耗费实施输送带的制造和/或回收利用。此外,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为实施上述方法设计的输送带。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的方法解决。本专利技术的其他设计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了一种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的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带具有至少一个带层,并且所述带层或其中一个所述带层表现为拉伸载体。所述拉伸载体在此至少由基质材料和嵌入所述基质材料中的丝状物制成。所述方法在此包括:制备拉伸载体原材料,这是通过制备已经包含丝状物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或将已经包含丝状物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与基质材料和/或丝状物合并,或将基质材料与丝状物合并实现的,通过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在机械地辅助下的充分混合和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温度影响,形成所述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可挤出成型的状态,和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所述拉伸载体构成输送带的所述至少一个带层,或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所述拉伸载体构成输送带的一个带层,并且将所述拉伸载体与至少另一个带层连接成输送带。根据本专利技术,输送带由带层制成,其中,在此通过该带层构成的拉伸载体不由利用钢索或纺织织物强化的带层制成,而是由利用丝状物强化的带层制成。输送带的或者说输送带的拉伸载体的制造和回收利用可以原则上利用多种方式通过对拉伸载体原材料的不同的制备完成。一方面可以考虑的是,仅仅使用制备好的回收物,所述回收物已经包含丝状物和/或基质材料的相应所期望的额定份额作为实际份额。此外,将基质材料和/或丝状物混合到回收物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由此能够实现在待制造的拉伸载体或者说输送带中所期望的额定份额的调整。尤其就在一定程度上首次制造本身为回收利用所设计的输送带而言,这可以通过将丝状物加入基质材料中实现。在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需要繁琐地将丝状物从分别待回收利用的输送带中分离。尽管分离是不必要的,与此无关仍可以考虑的是,基质材料在此由除丝状物的回收物构成,和/或从输送带的拉伸载体分离出的丝状物重新置入拉伸载体原材料中。在制备拉伸载体原材料之后所规定的对拉伸载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1)的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带(1)具有至少一个带层(2),所述带层(2)或所述带层(2)的其中一个构造为拉伸载体(3),并且所述拉伸载体(3)至少由基质材料和嵌入所述基质材料中的丝状物(4)构成,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拉伸载体原材料,这是通过·制备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或·将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与基质材料和/或丝状物合并或·将基质材料与丝状物(4)合并实现的,‑通过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机械辅助的充分混合和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温度影响,形成所述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可挤出成型的状态,和‑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拉伸载体(3)构成输送带(1)的至少一个带层(2),或‑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所述拉伸载体(3)构成输送带(1)的一个带层(2),并且将所述拉伸载体(3)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带层(2)连接成输送带(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26 DE 102017101562.01.一种用于制造和/或回收利用输送带(1)的方法,其中,所述输送带(1)具有至少一个带层(2),所述带层(2)或所述带层(2)的其中一个构造为拉伸载体(3),并且所述拉伸载体(3)至少由基质材料和嵌入所述基质材料中的丝状物(4)构成,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制备拉伸载体原材料,这是通过·制备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或·将已经包含丝状物(4)或丝状物组的回收物与基质材料和/或丝状物合并或·将基质材料与丝状物(4)合并实现的,-通过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机械辅助的充分混合和对制备好的拉伸载体原材料的温度影响,形成所述拉伸载体原材料的可挤出成型的状态,和-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拉伸载体(3)构成输送带(1)的至少一个带层(2),或-由拉伸载体原材料挤出成型拉伸载体(3),所述拉伸载体(3)构成输送带(1)的一个带层(2),并且将所述拉伸载体(3)与至少一个另外的带层(2)连接成输送带(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回收物中丝状物(4)的实际份额将丝状物(4)和/或基质材料输入拉伸载体原材料中,直至达到丝状物(4)的额定份额和/或基质材料的额定份额。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物通过破碎所述输送带(1)形成。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物通过破碎包含衬层的另外的输送带形成,所述衬层呈纺织物、针织物和/或纬编织物的形式。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回收物中丝状物(4)的实际份额高于在输送带(1)的拉伸载体(3)中丝状物(4)的额定份额。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输送带(1)的拉伸载体(3)中的丝状物(4)以无定向状态存在于基质材料的内部。7.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舒尔兹T布赫
申请(专利权)人:福波西格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