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85754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14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其包括橡胶基层、设置于所述橡胶基层两侧的耐酸碱层、包裹于上述二者外的耐磨层,所述橡胶基层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耐酸碱层之间通过所述微孔相接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耐酸碱层与橡胶基层之间形成包膜结构,直接增强传输带各层之间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另外,耐磨层包裹于包膜结构外,保护传输带不易受到机械磨损,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

An Anti-Aging Conveyor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老化传输带
本技术涉及橡胶制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老化传输带。
技术介绍
输送带,又称传输带,是用于皮带输送带中起承载和运送物料作用的橡胶与纤维、金属复合制品,或者是塑料和织物复合的制品。输送带广泛应用于水泥、焦化、冶金、化工、钢铁等行业中输送距离较短、输送量较小的场合。现有的传输带在外界恶劣环境的长期影响下,传输带内部容易出现开裂情况,甚至耐磨层、防酸碱层剥落、脱离传输带,从而使得传输带的抗老化效果实现,其抗老化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老化的传输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包括橡胶基层、设置于所述橡胶基层两侧的耐酸碱层、包裹于上述二者外的耐磨层,所述橡胶基层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所述耐酸碱层之间通过所述微孔相接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耐酸碱层之间结合形成的杆状凸起部与微孔嵌合,耐酸碱层与橡胶基层之间形成包膜结构,直接增强传输带各层之间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同时,耐酸碱层通过微孔分布于橡胶基层内,提高耐酸碱层在橡胶基层内的粒径分布,能有效防止过酸或过碱环境对传输带的化学腐蚀,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另外,耐磨层包裹于包膜结构外,保护传输带不易受到机械磨损,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基层包括抗撕裂层、设置于所述抗撕裂层两侧的橡胶层,所述抗撕裂层由多个聚酯钢化棕丝并列铺设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撕裂层是橡胶基层的骨架,作用是承受传输带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等应力,是传输带传动过程中的主要受力部分;而聚酯钢化棕丝为整体实芯无捻结构,其具有刚性大、与橡胶黏合好等优点,聚酯钢化棕丝充分体现了聚酯材料耐疲劳性能好的特点,采用了该聚酯钢化棕丝生产的传输带具有受力均匀、不易剪切、不易松散等优点,提高了传输带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撕裂层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聚酯钢化棕丝粘接在一起的缓冲胶层,所述缓冲胶层由氯丁胶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胶层的材料为氯丁胶,氯丁胶具有较好的粘接性,并且聚酯钢化棕丝具有与橡胶黏合好的优点,则由聚酯钢化棕丝和氯丁胶形成的抗撕裂层,在结构上较为紧凑,整体性较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由呢绒材料组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呢绒材料具有防皱耐磨、富有弹性且保暖性强的优点,将其设置为耐磨层,保护传输带不易受到机械磨损,以此保证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内凹的凹孔,所述凹孔内嵌设固定有多个橡胶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输带运输物料时容易受压而发生形变,利用橡胶环的预紧作用,橡胶环带动传输带快速复位,以此提高传输带的形变限制,从而提高传输带的抗老化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层的端面上设置有抗紫外线层,所述抗紫外线层由纳米钛白粉涂料均匀涂覆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遭遇外界阳光照射或者是潮湿空气时,利用钛白粉在全部紫外光区都具有有效的紫外线滤除能力,加上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将其作为抗紫外线层,能大幅度降低了紫外线对传输带产生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耐酸碱层与橡胶基层之间形成包膜结构,直接增强传输带各层之间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另外,耐磨层包裹于包膜结构外,保护传输带不易受到机械磨损,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2.将抗撕裂层作为橡胶基层的骨架,以此承受传输带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等应力;3.利用橡胶环的预紧作用,橡胶环带动传输带快速复位,以此提高传输带的形变限制,从而提高传输带的抗老化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传输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基层;11、抗撕裂层;111、聚酯钢化棕丝;112、缓冲胶层;12、橡胶层;2、耐酸碱层;3、耐磨层;31、凹孔;32、橡胶环;4、抗紫外线层;5、微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老化传输带,从内而外依次包括橡胶基层1、设置于橡胶基层1上下两端面上的耐酸碱层2、包裹于橡胶基层1和耐酸碱层2外的耐磨层3、设置于耐磨层3的上端面的抗紫外线层4。通过耐酸碱层2与橡胶基层1之间形成包膜结构,直接增强传输带各层之间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另外,耐磨层3包裹于包膜结构外,保护传输带不易受到机械磨损,最后抗紫外线层4能大幅度降低了紫外线对传输带产生的影响,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橡胶基层1包括抗撕裂层11、设置于抗撕裂层11两侧的橡胶层12,抗撕裂层11包括多个并列铺设的聚酯钢化棕丝111、将聚酯钢化棕丝111粘接在一起的缓冲胶层112,缓冲胶层112由氯丁胶组成。将抗撕裂层11作为橡胶基层1的骨架,以此承受传输带在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拉伸等应力,并且聚酯钢化棕丝111具有与橡胶黏合好的优点,则由聚酯钢化棕丝111和氯丁胶形成的抗撕裂层11,在结构上较为紧凑,整体性较好。橡胶基层1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5,耐酸碱层2之间通过微孔5相接合。通过耐酸碱层2之间结合形成的杆状凸起部与微孔5嵌合,耐酸碱层2与橡胶基层1之间形成包膜结构,直接增强传输带各层之间的机械强度和附着力;同时,耐酸碱层2通过微孔5分布于橡胶基层1内,提高耐酸碱层2在橡胶基层1内的粒径分布,能有效防止过酸或过碱环境对传输带的化学腐蚀,以此提高传输带结构的抗老化性能耐磨层3由呢绒材料组成。耐磨层3的外壁设置有多个环形内凹的凹孔31,凹孔31内嵌设固定有多个橡胶环32。传输带运输物料时容易受压而发生形变,利用橡胶环32的预紧作用,橡胶环32带动传输带快速复位,以此提高传输带的形变限制,从而提高传输带的抗老化性能。抗紫外线层4由纳米钛白粉涂料均匀涂覆而成。当遭遇外界阳光照射或者是潮湿空气时,利用钛白粉在全部紫外光区都具有有效的紫外线滤除能力,加上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将其作为抗紫外线层4,能大幅度降低了紫外线对传输带产生的影响。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S1将聚酯钢化棕丝111通过缓冲胶层112黏合呈抗撕裂层11,在抗撕裂层11两侧加工出橡胶层12;S2在橡胶基层1上扎出多个微孔5,并在橡胶基层1两侧均匀涂覆耐酸碱层2,耐酸碱层2通过微孔5相接合;S3在耐酸碱层2外包裹一层耐磨层3,在耐磨层3的上端面均匀涂覆一层抗紫外线层4。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基层(1)、设置于所述橡胶基层(1)两侧的耐酸碱层(2)、包裹于上述二者外的耐磨层(3),所述橡胶基层(1)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5),所述耐酸碱层(2)之间通过所述微孔(5)相接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基层(1)、设置于所述橡胶基层(1)两侧的耐酸碱层(2)、包裹于上述二者外的耐磨层(3),所述橡胶基层(1)上贯穿设置有多个微孔(5),所述耐酸碱层(2)之间通过所述微孔(5)相接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基层(1)包括抗撕裂层(11)、设置于所述抗撕裂层(11)两侧的橡胶层(12),所述抗撕裂层(11)由多个聚酯钢化棕丝(111)并列铺设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老化传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撕裂层(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丰裕胶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