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积水道路
本技术涉及路面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水道路。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道路路面的铺设,一般采用浇筑足量的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的方式。这种方式,由于混凝土透水性较差,路面水分无法渗入下方土壤中,只能通过设置在路边的雨篦子排入市政管网,因此路面容易产生大量积水,给车辆和行人通行带来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积水道路,可降低路面积水的概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道路两侧均排布有集水沟,集水沟长度方向平行于道路的延伸方向;道路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层和底层,透水层包括若干组沿道路延伸的方向排布的透水砖,相邻两组透水砖相抵接设置,每组透水砖设有若干块且相邻两块透水砖相抵接设置,所有透水砖排布在同一水平面内;透水砖上侧开有透水孔,透水砖底部开有通水槽,透水孔与通水槽连通,通水槽两端分别连通出透水砖的两侧壁,每组透水砖内的所有通水槽呈一字连通成通水通道,且通水通道两端分别连通进两条集水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路面上的水可通过透水孔进至通水通道内,并汇聚进集水沟中,从而大大降低了路面积水的概率。本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道路两侧均排布有集水沟(3),集水沟(3)长度方向平行于道路的延伸方向;道路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层(1)和底层(2),透水层(1)包括若干组沿道路延伸的方向排布的透水砖(11),相邻两组透水砖(11)相抵接设置,每组透水砖(11)设有若干块且相邻两块透水砖(11)相抵接设置,所有透水砖(11)排布在同一水平面内;透水砖(11)上侧开有透水孔(111),透水砖(11)底部开有通水槽(13),透水孔(111)与通水槽(13)连通,通水槽(13)两端分别连通出透水砖(11)的两侧壁,每组透水砖(11)内的所有通水槽(13)呈一字连通成通水通道(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道路两侧均排布有集水沟(3),集水沟(3)长度方向平行于道路的延伸方向;道路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水层(1)和底层(2),透水层(1)包括若干组沿道路延伸的方向排布的透水砖(11),相邻两组透水砖(11)相抵接设置,每组透水砖(11)设有若干块且相邻两块透水砖(11)相抵接设置,所有透水砖(11)排布在同一水平面内;透水砖(11)上侧开有透水孔(111),透水砖(11)底部开有通水槽(13),透水孔(111)与通水槽(13)连通,通水槽(13)两端分别连通出透水砖(11)的两侧壁,每组透水砖(11)内的所有通水槽(13)呈一字连通成通水通道(14),且通水通道(14)两端分别连通进两条集水沟(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透水砖(11)与底层(2)之间均设有一组垫砖(12),相邻两组垫砖(12)相抵接设置;每组垫砖(12)包括若干块垫砖(12),每块垫砖(12)抵接在相邻两块透水砖(11)下侧,垫砖(12)两侧均固定有一块限位块(121),且每块限位块(121)均伸进对应的透水砖(11)上的通水槽(13)内并抵接在通水槽(13)的槽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积水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2)为混凝土基层,底层(2)内穿设有若干根同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的上导水管(21),若干根上导水管(21)平行设置,且上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柳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领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