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遂铭专利>正文

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7039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至少包含第一板件及第二板件,其中该第一板件的接触面设有滑轨构件,而第二板件接触面对应滑轨构件设有滑块构件,其中该滑轨构件设有陷入部使滑块构件对应滑块间的最小间距小于滑轨两导滑面最大宽度,如此,达到在二板件有限间隙下装设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并使其滑块构件只能滑移,而不能脱离滑轨构件的功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导轨部件,尤指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板件间要给它顺畅的滑移动作,就需要用到滑轮,但是滑轮有固定的厚 度,加上其组装与适当间隙供其自由活动又占据了一些空间,造成了在有限狭窄空 间就无法装设滑轮的缺失,而另一方面,如果因为间隙不够而不装设导移设备,也 造成了使用上的困难及板件间的任意移动或脱离,此些状况都是造成困扰的因素。因此,上述公知的板件导移设备,存在有下列缺失一、 公知的导移设备如果使用滑轮,可以顺畅滑移,但问题是滑轮需要有足够 空间才能装设,对于板件间微小间隙,是不能装设滑轮的,而且装设滑轮也有脱轨 的问题有待克服。二、 公知板件间的微小间隙, 一般在无法装设导移设备时,就只能任其歪斜滑 移或脱落,造成使用上的困扰,也影响到工作的顺畅度。因此,针对上述公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 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亦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 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以克服传统结构的 上述缺陷,使滑轮不能装设的狭小空间也能装设导移装置,而且通过板件导持滑移 防脱落装置使板件正确且顺畅滑移且不脱落。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朝向第二板件的接近面设有至少一滑块及数固定部组 成的滑块构件;以及,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朝向第一板件的接近面设有一滑轨及数固定部组成的 滑轨构件;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顶面间具间隙,而该滑块构件设有一凸部,该滑轨构件设有一陷入部,滑块构件的凸部嵌设于滑轨构件陷入部,该陷入部具有一大于板 件间间隙的深度。其中,该第一板件的该滑块构件由一上滑块、 一下滑块及数固定部所组成,两 滑块相对面至少一处设有凸部,该凸部间具有两滑块间的一最小间距,而该第二板 件的该滑轨构件包含有一滑轨及数固定部,滑块夹持在滑轨朝向两滑块的接触面 上,该滑轨朝向两滑块的接触面至少一侧设有一供滑块凸部嵌设的陷入部,并且滑 轨的两接触面的最大宽度大于两滑块间的最小间距。其中,该固定部为铆接部、焊接部或螺设部。其中,该第一板件为L型板件、N型板件、开口朝下的槽型板件或开口朝上的 槽型板件.。其中,该第二板件为L型板件、N型板件、开口朝下的槽型板件或开口朝上的 槽型板件。其中, 一第一板件、第二板件上装设有一组以上的该滑轨构件及滑块构件。 其中,该陷入部为凹槽、燕尾槽或V型槽。 其中,该凸部为凸座、燕尾座或倒V型座如此,达到在二板件有限间隙下装设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并使其滑块构件只 能滑移,而不能脱离滑轨构件。其使滑轮不能装设的狭小空间也能装设导移装置, 而且通过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使板件正确且顺畅滑移且不脱落。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1 .先前技术虽有滑轮的设计,但是滑轮占用空间过大,且有脱轨问题,而本 技术不会有脱落问题,且就算间隙小也可以装设,系为相当实用及可解决问题 的创作。2 .先前技术对于小间隙的板件间导移,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造成使用者 极大的困扰,本技术通过滑轨构件及滑块构件有效解决小间隙板件间的导移问 题,并可使板件间防脱落。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 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 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其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的其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滑移动作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滑移动作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于顶、底与侧面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技术的再一实施例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包括一第一板件1 0,该第一板件1 0朝向第二板件3 0的接近面1 1设有至少一 滑块构件2 0 ,该滑块构件2 0可为一上滑块2 1、 一下滑块2 2及数固定部2 3 所组成,该固定部2 3可为螺丝,两滑块2 1 、 2 2相对面至少一处设有凸部211, 该凸部2 1 l使得两滑块2 1、 2 2间具有一最小间距;一第二板件3 0 ,该第二板件3 0朝向第一板件1 0的接近面3 1设有至少一 滑轨构件4 0 ,该滑轨构件4 0包含有一滑轨4 l及数固定部4 2 ,该固定部4 2 可为螺丝,而该滑轨4 l朝向两滑块2 1、 2 2的接触面4 2 1 、 4 2 2恰被两滑 块2 1 、 2 2所夹持,该滑轨4 1朝向两滑块2 1、 2 2的接触面4 2 1、 4 2 2 至少一侧设有一陷入部4 2 3,该陷入部4 2 3供滑块2 1、 2 2凸部2 1 1嵌设, 并使滑轨4 1的两接触面4 2 1、 4 2 2的最大宽度大于两滑块2 1 、 2 2间的最 小间距,使滑块2 1、 2 2可导持滑移不会脱落。上述该固定部2 3、 4 2为铆接、焊接、螺设或固接。上述该板件l 0、 3 O为L型、N型、开口朝下的槽型(n型)或开口朝上的 槽型(u型)板件。上述该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于一板件1 0、 3 O上不限装设一组,可 装至少一组以上。上述该陷入部4 2 3为凹槽、燕尾槽或V型槽。 上述该凸部2 1 l为凸座、燕尾座或倒V型座。参阅图2、图3所示,该第一板件l 0与第二板件3 O间设有导持滑移防脱落 装置5 0 ,使其第一板件1 0及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的滑块构件2 0得以被导 持的滑移,而该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的滑轨构件4 0至少一接触面4 2 l或 422处设有陷入部4 2 3,而对应的滑块构件2 0接触面设至少一凸部2 1 1得以 嵌设于该陷入部4 2 3 ,使得滑块构件2 0导持滑移时,不会有第一板件1 0 、滑 块构件2 O脱落的情形,据此可以在两板件l 0、 3 O间相当有限的空间中,装设 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使其第一板件l O的导持滑移动作正确,并使其两板件 1 0 、 3 O不会脱离。参阅图4、图5、图6所示,该第一板件l 0接近面1 l设滑块构件2 0,而 其滑块构件2 0的上滑块2 1底面设有凸部2 11,而第二板件3 0的接近面3 1设有滑轨构件4 0,该滑轨构件4 0滑轨4 l顶面设有陷入部4 2 3,陷入部423 供凸部2 1 l嵌设,比较前述可知其陷入部4 2 3与凸部2 1 l可设于接触面421、 4 2 2的任一侧(如图2、图4所示),或者,接触面4 2 1、 4 2 2的两面均设 置(如图6所示);另者,该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可装设于顶面的板件1 0、 3 0夹缝间、底 面的板件1 0 、 3 0夹缝间、右侧面的板件1 0 、 3 0夹缝间或左侧面的板件1 0 、 3 O夹缝间的任一面板件夹缝间位置(如图5所示),且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 的数量不限,板件1 0 、 3 0 —面可装设至少一个以上的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5 0 。通过上述装置,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件导持滑移防脱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第一板件,该第一板件朝向第二板件的接近面设有至少一滑块及数固定部组成的滑块构件;以及, 一第二板件,该第二板件朝向第一板件的接近面设有一滑轨及数固定部组成的滑轨构件; 该第一板件与第二板件的顶面间具间隙,而该滑块构件设有一凸部,该滑轨构件设有一陷入部,滑块构件的凸部嵌设于滑轨构件陷入部,该陷入部具有一大于板件间间隙的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遂铭
申请(专利权)人:林遂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