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遂铭专利>正文

干燥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04145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2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包含有:一机台设一制热装置并贴合于料筒后方,得烘干待干燥物;一风车装置装设于制冷装置与制热装置之间,得将降温除湿后的干冷空气加压推送至制热装置热交换后,直接用于烘干待干燥物;于料筒上方设有过滤区,以的限制湿热蒸气只能流动进入该过滤区,并于过滤区上方设复数滤筒,每一滤筒内设高压气体喷嘴得喷出脉冲气流,并吹除附着于滤筒上的粉尘,如此得以有效延长滤筒寿命,并保持最佳滤筒过滤效果,整机达兼具节能及烘干效果佳的干燥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燥机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干燥机的
,尤指其技术上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其中凭借风车装置抽送常温空气,利用制热装置产生的热源,直接加热烘干料筒内的待干燥物,经由滤筒内设置的高压气体喷嘴喷出脉冲气流,得吹除附着于滤筒上的粉尘,如此得以有效延长滤筒寿命,并保持最佳滤筒过滤效果,整机达兼具节能及烘干效果佳的干燥机。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的现有申请案号第105220115号「物料干燥装置」中国台湾新型专利案,其装置基本上就是一种批次干燥装置,针对少量待干燥物11进行批次干燥作业,有别于输送带方式处理大量待干燥物的设备,前述现有的批次干燥装置设有一待干燥物干燥区12,待干燥物干燥区12周边设置热风通道13,而其待干燥物干燥区12上方一侧设一过滤区14,其后为制冷区15,制冷区15旁侧为制热区16,制热区16旁侧为风车装置17,风车装置17抽取热风后往热风通道13输送,进而以其热风进行干燥待干燥物11的动作。然而,上述现有的物料干燥装置存在有若干问题点,其一为:风车装置17装在制热区16之后,用以抽取热源热气也造成了风车装置17长时间接触高温,对风车装置17来讲是不利的,风车装置17里面的轴心、轴承也较容易损坏。其二为:由于该装置的制热区至待干燥物11行程有一定距离,除了经过风车装置17会产生热散失、热损耗外,风车装置17的流动也会有损耗,而且还要由上往下送,其后才进入周边的热风通道13,其间的热损失已难以计算。其三为:粉尘过滤的过滤区14路径窄、范围小而厚度薄,所以粉尘过滤的效果不佳,且粉尘持续的累积也会造成时间越久过滤品质越差的状态,而其另一方面也会造成风车装置17抽吸气体的阻力,会产生阻力也会产生压损,因压损致使风车装置17抽取没力,再者又没有设计脉冲除尘,因此累积的尘阻会影响后续的冷凝与热干燥效果。其四为:该装置利用四组气压缸进行压合密封待干燥物干燥区12,以使气流顺利通过过滤区14,然而气压缸成本高、难以四组同步,压合密封效果也较不稳定,且需要额外的气压源也是其问题点所在。其五为:污泥的粉尘对于冷排或热排有相当强的腐蚀性,如果污泥再加上水气对冷、热排有很大的腐蚀性,而且粉尘卡于冷、热排散热鯺片也会阻塞造成气流不顺的问题。对比于本技术大面积立体过滤及高压脉冲除尘,过滤效果极佳,无腐蚀及阻塞问题。再者,风车装置装在制冷区旁侧,所以抽送的气体大致为二十几度接近常温的温度,所以没有高温易损坏的问题。是以,针对上述现有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如何开发一种更具理想实用性的创新结构,实消费者所殷切企盼,也系相关业者须努力研发突破的目标及方向。有鉴于此,专利技术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凭借风车装置抽送常温空气,利用制热装置产生的热源,直接加热烘干料筒内的待干燥物,经由滤筒内设置的高压气体喷嘴喷出脉冲气流,能够吹除附着于滤筒上的粉尘,如此得以有效延长滤筒寿命,并保持最佳滤筒过滤效果,整机达兼具节能及烘干效果佳的干燥机。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台,前述机台分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前述下层空间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一料筒,前述料筒组入至前述机台的前述容置空间,前述料筒中央设有一待干燥物干燥区,前述待干燥物干燥区周边设有热风通道;一制热装置,前述制热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下层空间,且位于前述料筒后侧,前述制热装置直接导通前述热风通道;一过滤区,前述过滤区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的前述料筒上方,并能够以一限制结构限制前述料筒湿热蒸气只能往前述过滤区流动,前述过滤区上方设有复数滤筒,每一前述滤筒内部穿设有高压气体喷嘴,前述高压气体喷嘴能够喷出脉冲气流吹除附着于前述滤筒上的粉尘;一制冷装置,前述制冷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前述制冷装置接续前述过滤区装设,使得湿热气体经过滤干净后,能够为前述制冷装置冷空气降温进行冷凝除湿成水滴,收集后得以排除;以及一风车装置,前述风车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前述风车装置接续前述制冷装置装设,前述风车装置一输出端导通至前述下层空间的前述制热装置,使得降温除湿后常温的干冷空气经过前述风车装置的加压后推送往前述制热装置进行热交换,而能够直接吹出热风推送至前述热风通道并且干燥前述料筒内待干燥物。所述的干燥机装置,其中:前述制冷装置为一冷排热交换器。所述的干燥机装置,其中:前述制热装置为一热排热交换器。所述的干燥机装置,其中:前述限制结构包括一上框罩,前述上框罩底周面设密封胶条,一连动剪力臂结构能够驱动四组四连杆结构同步上下,而前述四组四连杆结构分别枢接至前述上框罩四周,得使前述上框罩能够同步上下,进而得以密封至前述料筒顶周面。本技术的干燥机装置,确为业界首见而符合专利技术专利的新颖性要件者,而其全面性的创新设计,符合专利技术专利的进步性要件,凭借风车装置抽送常温空气,利用制热装置产生的热源,直接加热烘干料筒内的待干燥物,经由滤筒内设置的高压气体喷嘴喷出脉冲气流,得吹除附着于滤筒上的粉尘,如此得以有效延长滤筒寿命,并保持最佳滤筒过滤效果,整机达兼具节能及烘干效果佳的干燥机,符合较佳的产业利用性。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物料干燥装置的动作剖示图。图2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平面剖示图。图4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平面剖视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其一实施例的侧视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现有技术〕11待干燥物;12待干燥物干燥区;13热风通道;14过滤区;15制冷区;16制热区;17风车装置;〔本技术〕20机台;21上层空间;22下层空间;23容置空间;30料筒;31待干燥物干燥区;32热风通道;40制热装置;50过滤区;51滤筒;52高压气体喷嘴;60制冷装置;70风车装置;71输出端;80待干燥物;90限制结构;91上框罩;92密封胶条;93连动剪力臂结构;931四连杆结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系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的设计。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兹配合具体实施方式及图式详述如后: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干燥机装置,包含有:一机台20,前述机台20可分为上层空间21与下层空间22,前述下层空间22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23;一料筒30,前述料筒30得组入至前述机台20的前述容置空间23,前述料筒30中央设有一待干燥物干燥区31,前述待干燥物干燥区31周边设有热风通道32;一制热装置40,前述制热装置40装设于前述机台20下层空间22,且贴合于前述料筒30后侧,前述制热装置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机台,前述机台分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前述下层空间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n一料筒,前述料筒组入至前述机台的前述容置空间,前述料筒中央设有一待干燥物干燥区,前述待干燥物干燥区周边设有热风通道;/n一制热装置,前述制热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下层空间,且位于前述料筒后侧,前述制热装置直接导通前述热风通道;/n一过滤区,前述过滤区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的前述料筒上方,并能够以一限制结构限制前述料筒湿热蒸气只能往前述过滤区流动,前述过滤区上方设有复数滤筒,每一前述滤筒内部穿设有高压气体喷嘴,前述高压气体喷嘴能够喷出脉冲气流吹除附着于前述滤筒上的粉尘;/n一制冷装置,前述制冷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前述制冷装置接续前述过滤区装设,使得湿热气体经过滤干净后,能够为前述制冷装置冷空气降温进行冷凝除湿成水滴,收集后得以排除;以及/n一风车装置,前述风车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前述风车装置接续前述制冷装置装设,前述风车装置一输出端导通至前述下层空间的前述制热装置,使得降温除湿后常温的干冷空气经过前述风车装置的加压后推送往前述制热装置进行热交换,而能够直接吹出热风推送至前述热风通道并且干燥前述料筒内待干燥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机台,前述机台分为上层空间与下层空间,前述下层空间一侧设有一容置空间;
一料筒,前述料筒组入至前述机台的前述容置空间,前述料筒中央设有一待干燥物干燥区,前述待干燥物干燥区周边设有热风通道;
一制热装置,前述制热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下层空间,且位于前述料筒后侧,前述制热装置直接导通前述热风通道;
一过滤区,前述过滤区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的前述料筒上方,并能够以一限制结构限制前述料筒湿热蒸气只能往前述过滤区流动,前述过滤区上方设有复数滤筒,每一前述滤筒内部穿设有高压气体喷嘴,前述高压气体喷嘴能够喷出脉冲气流吹除附着于前述滤筒上的粉尘;
一制冷装置,前述制冷装置装设于前述机台上层空间,前述制冷装置接续前述过滤区装设,使得湿热气体经过滤干净后,能够为前述制冷装置冷空气降温进行冷凝除湿成水滴,收集后得以排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遂铭
申请(专利权)人:林遂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