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油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940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具有静置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良好的有益效果。公开了一种PCR油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氟化油和矿物油混合均匀;加入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混合均匀,得第一混合液;将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混合均匀,加入至第一混合液中混合均匀,然后冷却,超声处理,冷却,超声处理,冷冻,超声处理,制备的油相组合物的耐热变化性能良好。

Polymerase Chain Oil Composition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CR油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R油相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微滴式数字PCR系统结合了油包水乳化微滴技术与微流体技术,将每个样品生成数万个均一的纳升级微滴,目的片段和背景序列在微滴中随机分布,每个微滴都是一个独立的PCR反应器,完成PCR扩增后,微滴分析仪对微滴逐个进行荧光检测。微滴生成油的是制备油包水微滴的核心试剂,生成的微滴的稳定性,尤其是热循环稳定性是扩增的关键技术,因此,提供一种热循环稳定的油相组合物是值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思量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PCR油相组合物,生成的微滴静置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均良好,提供了一种PCR油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可以提升油相组合物的耐热变化性能。为了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6: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88~95%。优选的是,氟化油为聚全氟异丙醚油或氟氯碳油。优选的是,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或1450。优选的是,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优选的是,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0.2。提供一种PCR油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氟化油和矿物油置于45℃下振荡混合均匀;步骤二、然后加入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混合,置于60℃下超声处理,直至混合均匀,得第一混合液;步骤三、将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混合,置于80℃下超声处理,直至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至步骤二中的第一混合液中,置于60℃下超声处理,直至混合均匀,然后置于10℃下冷却1h,再置于45℃下超声处理40min,然后置于0℃下冷却1h,再置于45℃下超声处理40min,然后置于-18℃下冷冻30min,再置于45℃下超声处理40min,即得油相组合物。优选的是,超声处理的频率均为80kHz。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PCR油相组合物,生成的微滴静置稳定性和热循环稳定性均良好。第二、经过反复多次冷却、热处理、冷冻的处理后,可以提升油相组合物的耐热变化性能。第三、可应用于单细胞检测实验,经过一天时间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于液滴中心,而没有附着于液滴表面。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3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未静置的形态图;图2为实施例4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未静置的形态图;图3为实施例3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静置7天后的形态图;图4为实施例4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静置7天后的形态图;图5为实施例3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热循环后的形态图;图6为实施例4制备的油相组合物所制的微滴在热循环后的形态图;图7为实施例4制备的油相组合物在微流控芯片中形成油包水微滴静置24h后的细胞形态图;图8为实施例3制备的油相组合物生成的微滴快速升降温后的形态图;图9为对比例1制备的油相组合物生成的微滴快速升降温后的形态图;图10为实施例4制备的油相组合物生成的微滴快速升降温后的形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实施例1>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88%。其中,氟化油为聚全氟异丙醚油。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0.2。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混合均匀,即得PCR油相组合物。<实施例2>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6: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95%。其中,氟化油为氟氯碳油。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450。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0.2。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混合均匀,即得PCR油相组合物。<实施例3>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5: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90%。其中,氟化油为聚全氟异丙醚油。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0.2。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混合均匀,即得PCR油相组合物。<实施例4>PCR油相组合物,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5: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90%。其中,氟化油为聚全氟异丙醚油。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0.2。PCR油相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氟化油和矿物油置于45℃下振荡混合均匀;步骤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6: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88~95%。

【技术特征摘要】
1.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体积份组分:氟化油、矿物油、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其中,氟化油与矿物油的质量比为5~6:1,氟化油和矿物油的总质量占油相组合物总质量的88~9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化油为聚全氟异丙醚油或氟氯碳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的平均分子量为400或145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氧乙烯月桂醚、三聚甘油单硬脂酸酯、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大豆磷脂的质量比为1:0.05:0.2:0.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油相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聚乙二醇、D-海藻糖、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的质量比为1: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叠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