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907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一端安装有孔板1,另一端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的一端安装有孔板2;所述孔板1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封头,所述锥形封头的一端安装有抽真空法兰;所述孔板2的一端安装有椭圆封头;所述内筒靠近孔板1一侧安装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靠近法兰一侧安装有排净口;所述内筒沿轴向中央布置一块挡板,将内筒分隔成两个室,在每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分别沿径向布置一块折流板。物料混合汽从一个室的尾部物料进口流入,经过三块折流板折流后,到头部折返再经过三块折流板折流,最后从另一个室的尾部物料出口流出,延长物料在膜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大幅提升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

A Double Flow Baffled Membrane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膜分离器
,具体是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
技术介绍
渗透汽化技术是热驱动的蒸馏法与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分离方法:液体(或蒸汽)混合物在组分蒸汽分压差的推动下,利用组分通过渗透汽化分子筛膜吸附和扩散速度的不同实现物质分离的过程。在渗透过程中经历由液相到气相的转变,其分离机制可分为三步:(1)被分离的物质在膜表面上有选择性地被吸附;(2)组分以扩散形式在膜内渗透;(3)从下游侧表面解吸变成气相脱除而与膜分离出来。膜分离器作为渗透汽化膜分离
的核心部件,需要在结构和制造方面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在现有膜分离器结构中,物料混合汽从一侧尾部流入,经过三块折流板折流后,从同一侧头部流出,在分离器内停留时间较短,膜分离器的整体分离能力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物料停留时间短,分离能力不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包括内筒,所述内筒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一,另一端安装有法兰;所述法兰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二;所述孔板一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封头,所述锥形封头的一端安装有抽真空法兰;所述孔板二的一端安装有椭圆封头;所述内筒靠近孔板一一侧安装有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靠近法兰一侧安装有排净口;所述内筒沿轴向中央布置一块挡板,将内筒分隔成两个室,在每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分别沿径向布置一块折流板;所述内筒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中部安装有蒸汽入口和冷凝水出口。优选的,所述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在内筒外壁对称安装;所述排净口在内筒外壁低位安装;所述排净口在内筒外壁低位安装。优选的,所述挡板为长方形,靠近孔板一和内筒内壁的三边完全密封,靠近法兰的一边预留物料混合气通过的缺口。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共六块,分别安装在两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6块折流板均与孔板平行。优选的,所述保温夹套中部安装的蒸汽入口必须高位安装,冷凝水出口必须低位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膜分离器由单流程改为双流程后,物料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一倍,从而大幅提升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2.增加更多更多折流板,使物料在膜分离器中有更多折流次数,从而形成更理想的湍流效果,提升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3.该膜分离器可以做成带保温夹套和不带保温夹套两种形式,对温度敏感型物料用带保温夹套的结构,确保分离效果。对温度非敏感型物料用不带保温夹套的结构,节省制作成本及运行蒸汽耗量。附图说明图1为带保温夹套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带保温夹套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不带保温夹套结构的俯视图。图4为不带保温夹套结构的主视图。图中:1、内筒;2、孔板一;3、法兰;4、孔板二;5、椭圆封头;6、锥形封头;7、抽真空法兰;8、挡板;9、折流板;10、物料进口;11、物料出口;12、排净口;13、保温夹套;14、蒸汽入口;15、冷凝水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包括内筒(1),所述内筒(1)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一(2),另一端安装有法兰(3);所述法兰(3)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二(4);所述孔板一(2)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封头(6),所述锥形封头(6)的一端安装有抽真空法兰(7);所述孔板二(4)的一端安装有椭圆封头(5);所述内筒(1)靠近孔板一(2)一侧安装有物料进口(10)和物料出口(11),靠近法兰(3)一侧安装有排净口(12);所述内筒(1)沿轴向中央布置一块挡板(8),将内筒(1)分隔成两个室,在每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分别沿径向布置一块折流板(9);所述内筒(1)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夹套(13),保温夹套(13)中部安装有蒸汽入口(14)和冷凝水出口(15)。第一步,将蒸汽入口(14)和冷凝水出口(15)安装在保温夹套(13)上,再将保温夹套(13)安装在内筒(1)上。对于不带保温夹套的结构可直接从第二步开始。第二步,将物料进口(10)、物料出口(11)和排净口(12)分别安装在内筒(1)对应的位置上。第三步,将孔板一(2)和法兰(3)分别安装在内筒(1)对应的一端上。第四步,将挡板(8)安装在内筒(1)中央位置,一端紧贴孔板一(2)。第五步,6块折流板(9)依次安装在内筒(1)内部,第一层距离孔板一(2)的高度为内筒(1)高度的1/4;第二层距离孔板一(2)的高度为内筒(1)高度的1/2;第三层距离孔板一(2)的高度为内筒(1)高度的3/4。第六步,在法兰(3)上依次安装孔板二(4)和椭圆封头(5)。第七步,将抽真空法兰(7)安装在锥形封头(6)上,再将锥形封头安装在孔板一(2)上。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该设备在使用时,物料混合汽从一个室的尾部物料进口(10)流入,经过三块折流板折流后,到头部折返再经过三块折流板折流,最后截留侧产品从另一个室的尾部物料出口(11)流出,渗透侧的水分从抽真空法兰(7)流出,达到有机溶剂与水分离的目的。通过双流程结构,延长物料在膜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大幅提升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通过6块折流板,使物料在膜分离器中有更多折流次数,从而形成更理想的湍流效果,提升膜分离器的分离能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所述内筒(1)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一(2),另一端安装有法兰(3);所述法兰(3)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二(4);所述孔板一(2)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封头(6),所述锥形封头(6)的一端安装有抽真空法兰(7);所述孔板二(4)的一端安装有椭圆封头(5);所述内筒(1)靠近孔板一(2)一侧安装有物料进口(10)和物料出口(11),靠近法兰(3)一侧安装有排净口(12);所述内筒(1)沿轴向中央布置一块挡板(8),将内筒(1)分隔成两个室,在每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分别沿径向布置一块折流板(9);所述内筒(1)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夹套(13),保温夹套(13)中部安装有蒸汽入口(14)和冷凝水出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筒(1),所述内筒(1)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一(2),另一端安装有法兰(3);所述法兰(3)的一端安装有孔板二(4);所述孔板一(2)的一端安装有锥形封头(6),所述锥形封头(6)的一端安装有抽真空法兰(7);所述孔板二(4)的一端安装有椭圆封头(5);所述内筒(1)靠近孔板一(2)一侧安装有物料进口(10)和物料出口(11),靠近法兰(3)一侧安装有排净口(12);所述内筒(1)沿轴向中央布置一块挡板(8),将内筒(1)分隔成两个室,在每个室的三个四等分点位置,分别沿径向布置一块折流板(9);所述内筒(1)的外侧安装有保温夹套(13),保温夹套(13)中部安装有蒸汽入口(14)和冷凝水出口(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流程带折流板膜分离器,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宏思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