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隙清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74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椎间隙清洗器,包括冲洗针,冲洗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冲洗针的针头部位设有喷嘴孔,喷嘴设置于喷嘴孔处,冲洗针的尾端密封,喷嘴孔与喷嘴之间通过喷嘴胶管密封连接,喷嘴胶管为柔性材质;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用于调节喷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拉杆,拉杆设置于冲洗针内部,拉杆的一端与喷嘴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从冲洗针的尾端伸出,拉动拉杆即可调节喷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嘴可以旋转至不同的方向,能够实现全方面的清洗,并且动作小而隐蔽,避免了吸取针损害周围神经组织的风险;将吸液针与冲洗针设计为结合冲洗和残液吸取为一体的集成式针管,简化了清洗步骤,方便快捷。

Cleaner for intervertebral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间隙清洗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椎间隙清洗器。
技术介绍
在椎间隙感染、腰椎间盘突出等手术中,病变部位周围分布有大量的神经,手术操作空间曲折、狭小,因此病变部位不容易被完全切除,而且切除病变部位的过程中容易在曲折、狭小的空间内窝藏有部分病变残渣,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术后留在体内,不仅大大降低手术的效果,甚至诱发二次感染。所以通常会用冲洗针把剩余的病变组织和窝藏的病变残渣冲洗出来,并将剩下的残液吸出。传统的的椎间隙冲洗针只有固定的开孔,冲洗角度单一,需要不停的做轴向和径向旋来调整冲洗的角度,才能保障手术效果,这个过程冲洗非常容易伤到周围的神经。另外,传统的方式冲洗完后,需要另外一个吸液针把残液吸出,这样多次的插拔,更加剧了手术中上周围神经二次受伤的风险。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椎间隙清洗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椎间隙冲洗针存在的冲洗角度单一、不能吸出残液的不足,提供一种椎间隙清洗器,它是一种结合冲洗和残液吸取为一体的集成式针管。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椎间隙清洗器,包括冲洗针,所述冲洗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针的针头部位设有喷嘴孔,喷嘴设置于所述喷嘴孔处,所述冲洗针的尾端密封,所述喷嘴孔与喷嘴之间通过喷嘴胶管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胶管为柔性材质;所述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喷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冲洗针内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喷嘴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伸出,拉动所述拉杆即可调节所述喷嘴的角度。上述方案中,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螺套和螺杆,所述螺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套匹配,所述螺杆靠近冲洗针尾端的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卡槽,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拉杆垂直的卡钩,所述卡钩卡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旋转所述手柄即可调节所述螺杆的位置,并同步调节所述拉杆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喷嘴角度的调节。上述方案中,所述冲洗针的尾端与外部注水泵之间通过第一导管连通,通过所述注水泵往所述冲洗针内注水。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止水夹。上述方案中,所述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吸液针,所述吸液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吸液针套装于所述冲洗针的外部,所述吸液针的尾端与冲洗针外壁间通过底盖密封连接;所述冲洗针可在所述吸液针腔内来回抽动。上述方案中,所述吸液针的针尖部位设有一针头吸液孔,针头部位设有多个针侧吸液孔,所述多个针侧吸液孔沿所述吸液针的周向均匀布置,所述针侧吸液孔大于所述喷嘴的尺寸。上述方案中,所述底盖底部设有与所述针侧吸液孔位置一一对应的定位标,所述冲洗针的尾部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定位球,所述定位球到喷嘴的距离等于所述底盖外侧到针侧吸液孔中心的距离,当所述定位球与定位标接触后,所述喷嘴正好位于针侧吸液孔中心。上述方案中,所述针侧吸液孔有四个,沿所述吸液针的周向每隔90°设置一个。上述方案中,所述吸液针的尾部设有针管手柄,所述针管手柄与外部抽水泵之间通过第二导管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喷嘴孔与喷嘴之间通过喷嘴胶管密封连接,喷嘴胶管为柔性材质,通过设置角度调节装置来调节喷嘴前后方向的角度,同时,喷嘴可以旋转至不同的方向,能够实现全方面的清洗,并且动作小而隐蔽,避免了吸取针损害周围神经组织的风险。2.将吸液针与冲洗针设计为结合冲洗和残液吸取为一体的集成式针管,简化了清洗步骤,方便快捷。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椎间隙清洗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椎间隙清洗器的A-A方向剖视图。图中:10、冲洗针;11、喷嘴孔;12、喷嘴;13、喷嘴胶管;14、定位球;20、角度调节装置;21、拉杆;211、卡钩;22、螺套;23、螺杆;231、卡槽;24、手柄;30、吸液针;31、针头吸液孔;32、针侧吸液孔;33、针管手柄;34、底盖;341、定位标;40、注水泵;41、第一导管;42、止水夹;50、抽水泵;51、第二导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椎间隙清洗器,包括冲洗针10,冲洗针10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冲洗针10的针头部位设有喷嘴孔11,喷嘴12设置于喷嘴孔11处,冲洗针10的尾端密封,喷嘴孔11与喷嘴12之间通过喷嘴胶管13密封连接,喷嘴胶管13为柔性材质。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用于调节喷嘴12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20,角度调节装置20包括拉杆21,拉杆21设置于冲洗针10内部,拉杆21的上端与喷嘴12内端固定连接,拉杆21的下端从冲洗针10的尾端伸出,拉动拉杆21使拉杆21前后运动,即可实现喷嘴12前后角度的调整。拉杆21与冲洗针10的尾端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防止冲洗时冲洗液流出。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角度调节装置20还包括螺套22和螺杆23,螺套22固定安装于冲洗针10的尾端,螺杆23与螺套22匹配。螺杆23靠近冲洗针10尾端的处沿周向设置一圈卡槽231,拉杆21的下端焊接有与拉杆21垂直的卡钩211,卡钩211卡置于卡槽231内。螺杆23的另一端设有手柄24,手柄24与螺杆23一体成型,旋转手柄24即可使螺杆23在螺套22内前后移动,同步带动拉杆21前后移动,使喷嘴12的内端受到拉力或推力,从而实现喷嘴12角度的调节。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冲洗针10的尾端与外部注水泵40之间通过第一导管41连通,通过注水泵40往冲洗针10内注水。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管41上设有止水夹42。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吸液针30,吸液针30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吸液针30套装于冲洗针10的外部,吸液针30的尾端与冲洗针10外壁间通过底盖34密封连接;冲洗针10可在吸液针30腔内来回抽动。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吸液针30的针尖部位设有一针头吸液孔31,针头部位设有多个针侧吸液孔32,多个针侧吸液孔32沿吸液针30的周向均匀布置,针侧吸液孔32大于喷嘴12的尺寸,喷嘴12内的液体通过针侧吸液孔32后注入病人体内。一个针头吸液孔31和多个针侧吸液孔32能够增加抽取残液的效率。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底盖34底部设有与针侧吸液孔32位置一一对应的定位标341,冲洗针10的尾部外壁固定安装有一定位球14,定位球14到喷嘴12的距离等于底盖34外侧到针侧吸液孔32中心的距离,当定位球14与定位标341接触后,喷嘴12正好位于针侧吸液孔32中心。定位球14不仅可以限定冲洗针10插入的深度,还方便将喷嘴12调整到各个针侧吸液孔32中。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针侧吸液孔32有四个,沿吸液针30的周向每隔90°设置一个,定位标341对应设置四个。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中,吸液针30的尾部设有针管手柄33,针管手柄33与外部抽水泵50之间通过第二导管51连通,通过抽水泵50将病人体内的残液抽走。本技术椎间隙清洗器的使用方法如下:需进行注液清洗时,打开注水泵40,通过调节手柄24可对喷嘴12进行前后位置的微调,通过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椎间隙清洗器,包括冲洗针,所述冲洗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针的针头部位设有喷嘴孔,喷嘴设置于所述喷嘴孔处,所述冲洗针的尾端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与喷嘴之间通过喷嘴胶管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胶管为柔性材质;所述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喷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冲洗针内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喷嘴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伸出,拉动所述拉杆即可调节所述喷嘴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隙清洗器,包括冲洗针,所述冲洗针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所述冲洗针的针头部位设有喷嘴孔,喷嘴设置于所述喷嘴孔处,所述冲洗针的尾端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与喷嘴之间通过喷嘴胶管密封连接,所述喷嘴胶管为柔性材质;所述椎间隙清洗器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喷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拉杆,所述拉杆设置于所述冲洗针内部,拉杆的一端与所述喷嘴固定连接,拉杆的另一端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伸出,拉动所述拉杆即可调节所述喷嘴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隙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螺套和螺杆,所述螺套固定安装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套匹配,所述螺杆靠近冲洗针尾端的一端沿周向设置一圈卡槽,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设有与拉杆垂直的卡钩,所述卡钩卡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旋转所述手柄即可调节所述螺杆的位置,并同步调节所述拉杆的位置,从而实现所述喷嘴角度的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隙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针的尾端与外部注水泵之间通过第一导管连通,通过所述注水泵往所述冲洗针内注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椎间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鹰蔡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