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傅萍专利>正文

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739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41
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通过在主梁跨中梁与支撑架之间焊接工字钢支架及加固筯,并在主梁中部下端用螺栓安装张拉器,在支撑架顶端与主梁悬臂末端通过连接座安装张拉器,并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进行张拉,使主梁跨中梁的上拱度满足标准要求,主梁悬臂满足有效悬臂处的上翘度为0.9/350‑1.4/35。本发明专利技术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易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工方便,适用于任何吨位的起重机主梁制造或改造,尤其适用于港口、造船行业的门式起重机制造改造。经制造或改造的起重机两主梁上拱差保持在0‑1毫米范围内,起重机主梁始终保持在国标范围内任意值,降低成本15‑20%,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Manufacturing and Reforming Method of Crane Main Gir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起重机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
技术介绍
桥式、门式起重机是企业广为使用的特种设备,为保证起重机性能的要求,避免电动小车“爬坡”、“溜车”现象发生,起重机主梁必须要有一定的上拱度,我国起重机制造技术标准规定了起重机主梁在空载时,主梁跨中应有的上拱度。由于设计、制造、使用中的种种原因,均会使起重机主梁产生下挠变形,其危害表现为:大车啃轨、小车“爬坡”、“溜车”,起重量下降,甚至发生事故,危及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用该方法制造改造的起重机主梁能完全满足起重机制造技术标准对主梁跨中上拱度及主梁悬臂有效悬臂处的上翘度的要求。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在主梁跨中梁中部及主梁悬臂距支撑架50-150mm的下盖板与腹板处分别切开调节缝,调节缝的高度为主梁高度的1/3-2/5;2、在主梁中部下端用螺栓安装张拉器,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进行张拉,使主梁跨中梁的上拱度满足,LK为起重机的跨度,并在主梁跨中梁与支撑架之间焊接工字钢支架,工字钢支架与主梁跨中梁、支撑架设置加固筯,工字钢支架与主梁跨中梁夹角为50-60°;3、在支撑架顶端与主梁悬臂末端通过连接座安装张拉器,并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进行张拉,使主梁悬臂满足有效悬臂处的上翘度为0.9/350-1.4/35,所述张拉器包括推力轴承、轴承座套、拉杆、拉杆连接座、张拉支座、绳头固定铰支座、绳头固定铰、钢丝绳,推力轴承通过轴承座套安装在张拉支座上,拉杆设在推力轴承中,拉杆的一端为螺栓,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拉杆连接座螺纹连接,拉杆连接座的另一端开有楔形槽;绳头固定铰通过销轴固定在绳头固定铰支座上,绳头固定铰的一端设有楔形槽;绳头浇铸口的外形与上述楔形槽相同,并带有方锥形内腔,钢丝绳两端分别穿入绳头浇铸口的方锥形内腔中,并用锡基巴氏合金将钢丝绳端头浇铸固定在方锥形内腔中,钢丝绳两端的绳头浇铸口分别嵌入拉杆连接座与绳头固定铰支座的楔形槽内,并用压板及螺栓固定;4、将调节缝焊接完整,拆除拉索,即可。本专利技术的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易加工制造、成本低、施工方便,适用于任何吨位的起重机主梁制造或改造,尤其适用于港口、造船行业的门式起重机制造改造。经制造改造的起重机特点如下:1、起重机主梁上拱差保持在0-1毫米范围内;2、起重机主梁始终保持在国标范围内任意值;3、张拉器系统增加了主梁结构的切面积,提高了主梁的强度和静刚度,并提高起重量;4、节省钢材,降低成本15-20%,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张拉器结构示意图;1、主梁,2、工字钢支架,3、加固筯,4、张拉器,5、连接座,6、销轴,7、绳头固定铰,8、绳头固定铰支座,9、钢丝绳,10、张拉支座,11、推力轴承,12、轴承座套,13、拉杆,14、绳头浇铸口,15、压板,16、拉杆连接座,17、调节缝。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1、首先在主梁跨中梁中部及主梁悬臂距支撑架100mm的下盖板与腹板处分别切开调节缝17,调节缝17的高度为主梁高度的1/3-2/5;2、在主梁中部下端用螺栓安装张拉器4,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4进行张拉,使主梁跨中梁的上拱度满足,LK为起重机的跨度,并在主梁跨中梁与支撑架之间焊接工字钢支架2,工字钢支架2与主梁跨中梁、支撑架间设置加固筯3,工字钢支架2与主梁跨中梁夹角为50-60°;3、在支撑架顶端与主梁悬臂末端通过连接座5安装张拉器4,并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4进行张拉,使主梁悬臂有效悬臂处的上翘度满足0.9/350-1.4/350的要求,所述张拉器4包括推力轴承11、轴承座套12、拉杆13、拉杆连接座16、张拉支座17、绳头固定铰支座8、绳头固定铰7、钢丝绳9,推力轴承11通过轴承座套12安装在张拉支座10上,拉杆13设在推力轴承11中,拉杆13的一端为螺栓,另一端通过螺纹与拉杆连接座16螺纹连接,拉杆连接座16的另一端开有楔形槽;绳头固定铰7通过销轴6固定在绳头固定铰支座8上,绳头固定铰7的一端设有楔形槽;绳头浇铸口14的外形与上述楔形槽相同,并带有方锥形内腔,钢丝绳9两端分别穿入绳头浇铸口14的方锥形内腔中,并用锡基巴氏合金将钢丝绳端头浇铸固定在方锥形内腔中,钢丝绳9两端的绳头浇铸口14分别嵌入拉杆连接座10与绳头固定铰支座8的楔形槽内,并用压板15及螺栓固定;4、将调节缝17焊接完整,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主梁跨中梁中部及主梁悬臂距支撑架50‑150mm的下盖板与腹板处分别切开调节缝(17),调节缝(17)的高度为主梁高度的1/3‑2/5;(b)、在主梁中部下端,用螺栓安装张拉器(4),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4)进行张拉,使主梁跨中梁的上拱度满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主梁制造改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a)、首先在主梁跨中梁中部及主梁悬臂距支撑架50-150mm的下盖板与腹板处分别切开调节缝(17),调节缝(17)的高度为主梁高度的1/3-2/5;(b)、在主梁中部下端,用螺栓安装张拉器(4),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4)进行张拉,使主梁跨中梁的上拱度满足,LK为起重机的跨度,并在主梁跨中梁与支撑架之间焊接工字钢支架(2),工字钢支架(2)与主梁跨中梁、支撑架间设置加固筯(3),工字钢支架(2)与主梁跨中梁夹角为50-60°;(c)、在支撑架顶端与主梁悬臂末端通过连接座(5)安装张拉器(4),并采用张拉系统对张拉器(4)进行张拉,使主梁悬臂有效悬臂处的上翘度满足0.9/350-1.4/350的要求;(d)、将调节缝(17)焊接完整;所述张拉器(4)包括推力轴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欣荣傅萍傅昆
申请(专利权)人:傅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