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6651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在枕体的内腔中设有弹性填充体,弹性填充体可以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以便能贴合头颈部,能避免头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压疮,而且还能避免头颈部走位,同时,在枕体上部设有头部凹槽和颈部凹槽,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分别对应抵接在头部凹槽和颈部凹槽中以便能更好地固定住,头部凹槽的深度大于颈部凹槽的深度,且两者之间圆滑过渡以便能更好地贴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避免颈部长期受压而使得颈部过度移位导致血管旋转及扭曲,此外,在颈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在颈部提供侧向支撑力,进一步提升制动效果。

Head Brak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部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头部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口腔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口腔癌是发生在口腔的恶性肿瘤之总称,大部分属于鳞状上皮细胞癌,即所谓的黏膜发生变异。临床上,口腔癌术后组织瓣修复后72小时内为保证组织瓣血供,降低血管危象的发生率,提高组织瓣成活,头部常需要制动,一般地,都是使用水袋或者沙袋等固定在头部两侧,维持头部制动,虽取材方便,但容易走位,通气性及舒适性均较差;而且,在头部制动的过程中,颈部长期受压也会使得颈部过度移位导致血管旋转及扭曲而带来新的伤害,同时也会引发压疮等,制动效果也不佳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部制动装置,能与头颈部贴合良好,避免走位,同时能减少压疮的发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所述枕体的内腔中设有能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的弹性填充体;所述枕体上部设有头部凹槽以及与所述头部凹槽连通的颈部凹槽,所述颈部凹槽贯穿所述枕体侧壁,所述头部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颈部凹槽的深度,且所述头部凹槽与所述颈部凹槽之间圆滑过渡;所述颈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颈部的空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填充体与所述枕体的外形相匹配且与所述枕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流动的第一填充物,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分隔板,各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弹性填充体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一所述分隔板上均设有连通相邻两个隔腔的连通孔,每一所述隔腔中均填充有第二填充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填充物为水,所述第二填充物为凝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头部凹槽和所述颈部凹槽中均设有多个凸起,各所述凸起与所述间隙连通。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均为记忆棉侧垫。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与所述颈部凹槽的两侧槽口齐平。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枕体的下部设有柔性枕垫。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柔性枕垫为海绵枕垫。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在枕体的内腔中设有弹性填充体,弹性填充体可以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以便能贴合头颈部,能避免头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压疮,透气性较好,而且还能避免头颈部走位,同时,在枕体上部设有头部凹槽和颈部凹槽,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分别对应抵接在头部凹槽和颈部凹槽中以便能更好地固定住,头部凹槽的深度大于颈部凹槽的深度,且两者之间圆滑过渡以便能更好地贴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避免颈部长期受压而使得颈部过度移位导致血管旋转及扭曲,此外,在颈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在颈部提供侧向支撑力,进一步提升制动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头部制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头部制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枕体;2、弹性填充体;3、柔性枕垫;101、头部凹槽;102、颈部凹槽;103、第一侧垫;104、第二侧垫;105、第一填充物;106、凸起;201、隔腔;202、分隔板;203、第二填充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结合图1~2所示,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1,枕体1的内腔中设有能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的弹性填充体2,弹性填充体2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颈部形状和位置自动调整以便能更好地与头颈部贴合,还有利于头颈部透气,避免头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压疮,而且还能避免头颈部走位;枕体1上部设有头部凹槽101以及与头部凹槽101连通的颈部凹槽102,颈部凹槽102贯穿枕体1侧壁,头部凹槽101的深度大于颈部凹槽102的深度,且头部凹槽101与颈部凹槽102之间圆滑过渡,患者的头部和颈部分别对应抵接在头部凹槽101和颈部凹槽102中以便能更好地固定住,头部凹槽101的深度大于颈部凹槽102的深度,且两者之间圆滑过渡以便能更好地贴合头颈部的生理曲线,避免颈部长期受压而使得颈部过度移位导致血管旋转及扭曲;颈部凹槽10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颈部的空间,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在颈部提供侧向支撑力,进一步提升制动效果,一般地,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关于颈部凹槽102的中线呈对称布置。基于上述头部制动装置,其固定效果较好,舒适性较强,能实现与头颈部贴合良好,避免走位,同时能减少压疮的发生。进一步地,弹性填充体2与枕体1的外形相匹配且与枕体1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中填充有流动的第一填充物105,弹性填充体2的内部设有多个分隔板202,各分隔板202将弹性填充体2分隔成多个隔腔201,每一分隔板202上均设有连通相邻两个隔腔201的连通孔,连通孔一般设置在分隔板202的中部,每一隔腔201中均填充有第二填充物203,第一填充物105可以在弹性填充体2与枕体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流动,第二填充物203可以在弹性填充体2的各隔腔201中进行流动,以便能更好地根据患者的头颈部位置调整固定位置,保证固定效果,同时,由于第一填充物105和第二填充物203均具有流动性,使得整个头部制动装置的舒适性较好,优选地,第一填充物105为水,第二填充物203为凝胶,通过第一填充物105和第二填充物203以实现对头颈部的支撑固定,保证固定效果,同时,凝胶具有在头颈部的重量挤压作用下能在各隔腔201中流动,能匹配调整以适应头颈部形状,为了保证第二填充物203能顺利地在各隔腔201中流动,每一隔腔201中的第二填充物203都没有被完全填满。优选地,头部凹槽101和颈部凹槽102中均设有多个凸起106,各凸起106与间隙连通,在头颈部与枕体1的表面接触时,凸起106能使得头颈部皮肤与枕体1表面形成细微的间隔空间,可加强皮肤接触处的空气流通,便于接触处皮肤的透气,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均为记忆棉侧垫,记忆棉即慢回弹,指材料具有缓慢变形的能力,外力使其变形后,会缓慢地回复原先形状,即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能根据人体颈部的形状调整以便能更好地对颈部提供侧向支撑。优选地,第一侧垫103和第二侧垫104与颈部凹槽102的两侧槽口齐平,以便能更好地与人体颈部贴合,在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提高舒适性。进一步地,枕体1的下部设有柔性枕垫3,一般地,柔性枕垫3与枕体1的下部形状相匹配,以对枕体1以及枕体1内部的弹性填充体2起到支撑作用,优选柔性枕垫3为海绵枕垫。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1,在枕体1的内腔中设有弹性填充体2,弹性填充体2可以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以便能贴合头颈部,能避免头颈部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出现压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所述枕体的内腔中设有能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的弹性填充体;所述枕体上部设有头部凹槽以及与所述头部凹槽连通的颈部凹槽,所述颈部凹槽贯穿所述枕体侧壁,所述头部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颈部凹槽的深度,且所述头部凹槽与所述颈部凹槽之间圆滑过渡;所述颈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颈部的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内腔的枕体,所述枕体的内腔中设有能根据头颈部自动调整的弹性填充体;所述枕体上部设有头部凹槽以及与所述头部凹槽连通的颈部凹槽,所述颈部凹槽贯穿所述枕体侧壁,所述头部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颈部凹槽的深度,且所述头部凹槽与所述颈部凹槽之间圆滑过渡;所述颈部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侧垫和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和所述第二侧垫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颈部的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填充体与所述枕体的外形相匹配且与所述枕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中填充有流动的第一填充物,所述弹性填充体的内部设有多个分隔板,各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弹性填充体分隔成多个隔腔,每一所述分隔板上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作珍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