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628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铁车体,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公铁车体包括车头、车身、车轮以及导向机构;车头与车身铰接,车轮设置在车头和车身的底部,车轮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车轮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车轮具有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且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能够分别与轨道面接触;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且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位于车轮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能够相对轨道面做靠近运动和远离运动,且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能够沿轨道面滚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公铁车在转弯时因道路转弯处半径较小导致转弯阻力较大,对车轮磨损严重,且容易引起侧翻等技术问题。

Rail car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公铁车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公铁车体。
技术介绍
公铁车体是指既能够在铁路轨道上运行,又能够在一般道路,甚至在野外运行的特殊车辆,以迅速又方便的进行公路和铁路的转换运行,被广泛的应用在轨道运输行业。一般的,公铁车体通常是用在某些铁路牵引、铁路抢修、施工或者抢险等工作场合中,现有技术中的公铁车体主要是在现有汽车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改造,以通过在汽车结构上增加用于铁路导向的导向装置以实现在铁路的使用。现有的公铁车一般体积都比较大,以便于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因此,在车辆自身结构行驶以及连接方式的限制作用下,对弯道的转弯半径要求较高,若转弯轨道的半径较小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进而引发翻车等事故的发生。同时,公铁车在行驶时,因工作要求需要切换不同的行驶路面,即铁路轨道与一般道路之间的切换,因而对公铁车的车轮磨损较为严重。鉴于此,迫切需要一种公铁车体,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铁车体,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公铁车在转弯时因道路转弯处半径较小导致转弯阻力较大,对车轮磨损严重,且容易引起侧翻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铁车体,包括车头、车身、车轮以及导向机构;所述车头与所述车身铰接,所述车轮设置在所述车头和所述车身的底部,所述车轮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车轮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车轮具有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且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分别与轨道面接触;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且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分别位于所述车轮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能够相对轨道面做靠近运动和远离运动,且所述第一导轮和所述第二导轮均能够沿轨道面滚动;所述第一方向为轨道面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轨道面的宽度方向。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公铁车体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车头具有第一铰接座,所述车身具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所述铰接轴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夹角为钝角。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头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一固定板,所述车身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位于所述车轮的内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导轮的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安装座和连接杆,所述第一驱动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安装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且所述连接杆还与所述第一导轮的转轴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机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导轮的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固定座和滑动块,所述固定座固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或所述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且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固接,所述滑动块与所述第二导轮铰接,且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固定座滑动连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设置有承载台面,且所述承载台面上设置有装载腔,所述装载腔位于所述承载台面中部,所述装载腔用于存放随车物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身具有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置在所述车身靠近所述车头的一侧,所述装载腔位于所述驾驶室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且所述驾驶室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攀登的登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车身还具有围栏,所述围栏呈U形围绕所述承载台面设置,且所述驾驶室位于U形的所述围栏的开口处。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公铁车体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挂钩;所述固定挂钩设置在所述车头远离所述车身的一侧,和/或,所述固定挂钩设置在车身远离所述车头的一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公铁车体,包括车头、车身、车轮以及导向机构;车头与车身铰接,车轮设置在车头和车身的底部,车轮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车轮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车轮具有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且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能够分别与轨道面接触;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且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分别位于车轮沿第一方向的两侧;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能够相对轨道面做靠近运动和远离运动,且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均能够沿轨道面滚动;第一方向为轨道面的长度方向,第二方向为轨道面的宽度方向。该公铁车体通过车轮上呈V字形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的设置,以能够通过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分别与轨道面接触,进而降低对车轮面上单一方向的磨损。同时,通过第一导轮和第二导轮在转弯时对轨道面的支撑,增加了车辆在转弯时的曲线通过能力,提高了车辆的通用性,降低了车辆在转弯处因转弯阻力而发生侧翻的概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铁车体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铁车体中导向机构与车头、车身连接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铁车体中导向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公铁车体中第二导轮安装的示意图。图标:10-车头;20-车身;30-车轮;40-第一导轮;50-第二导轮;60-第一驱动件;70-安装座;80-连接杆;90-第二驱动件;100-固定座;101-第一铰接座;102-第一固定板;110-滑动块;120-固定挂钩;130-基座;140-轨道面;201-第二固定板;202-承载台面;203-装载腔;204-驾驶室;205-围栏;206-登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公铁车体包括车头10、车身20、车轮30以及导向机构;车头10与车身20铰接,车轮30设置在车头10和车身20的底部,车轮30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0)、车身(20)、车轮(30)以及导向机构;所述车头(10)与所述车身(20)铰接,所述车轮(30)设置在所述车头(10)和所述车身(20)的底部,所述车轮(30)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车轮(3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车轮(30)具有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且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分别与轨道面(140)接触;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轮(40)和第二导轮(50),且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分别位于所述车轮(3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能够相对轨道面(140)做靠近运动和远离运动,且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均能够沿轨道面(140)滚动;所述第一方向为轨道面(14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轨道面(140)的宽度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0)、车身(20)、车轮(30)以及导向机构;所述车头(10)与所述车身(20)铰接,所述车轮(30)设置在所述车头(10)和所述车身(20)的底部,所述车轮(30)沿第一方向成对设置,且成对的所述车轮(3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所述车轮(30)具有呈V字形排布的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且所述第一接触面和所述第二接触面能够分别与轨道面(140)接触;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第一导轮(40)和第二导轮(50),且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分别位于所述车轮(3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能够相对轨道面(140)做靠近运动和远离运动,且所述第一导轮(40)和所述第二导轮(50)均能够沿轨道面(140)滚动;所述第一方向为轨道面(14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轨道面(140)的宽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铁车体还包括铰接轴;所述车头(10)具有第一铰接座(101),所述车身(20)具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101)和所述第二铰接座通过所述铰接轴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10)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一固定板(102),所述车身(20)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导向机构的第二固定板(201);所述第一固定板(10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处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固定板(10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01)均位于所述车轮(30)的内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铁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导轮(40)的第一安装组件;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60)、安装座(70)和连接杆(80),所述第一驱动件(60)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02)或所述第二固定板(20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鲁强王国峰刘宝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院机械厂山东交通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