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行驶
,更具体的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辆也逐渐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人们对于车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最初是在军用车辆上采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提高军车通过性能而开发了轮胎中央充放气装置,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该装置也逐渐应用于民用乘用车和越野车,从动力性的角度来分析根据不同路面情况将轮胎压力调整到适当范围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地面附着条件以提高车辆的动力性和通过性,而轮胎压力又直接影响到油耗高低和轮胎磨损状况,因而控制轮胎压力处于合适范围对于提高车辆通过性、燃油经济性和行驶安全性有重要意义。轮毂电机驱动式车辆是将电机、减速装置、制动装置等结构集中布置在车轮轮毂当中即采用电动轮驱动的车辆。这种布置结构上更加紧凑,能量转化率更高且增大了电动车续航里程,近年来电动轮技术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也正是因为电动轮装置的高度集成化为轮胎自动充放气的设计与集成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而当前在传统车辆领域内一些高档车型通常都设有胎压监测装置以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以及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轮边装置总成,其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电动轮轮胎之间;其中,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包括:轮毂电机壳体,其设置在轮毂电机外侧;轮毂电机壳体气道,其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壳体的内部,所述轮毂电机壳体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通;轮辋气道,其设置在轮辋的内部,并且所述轮辋气道一端与所述轮毂电机壳体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轮辋气道的另一端与电动轮轮胎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以及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轮边装置总成,其连接在所述控制阀与电动轮轮胎之间;其中,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包括:轮毂电机壳体,其设置在轮毂电机外侧;轮毂电机壳体气道,其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壳体的内部,所述轮毂电机壳体气道的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通;轮辋气道,其设置在轮辋的内部,并且所述轮辋气道一端与所述轮毂电机壳体气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轮辋气道的另一端与电动轮轮胎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包括:空气压缩机;以及储气罐,其与所述空气压缩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增压控制阀,其与所述气源连接;充放气控制阀,其与所述增压控制阀连接,并且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具有进气工位和出气工位;气道分配装置,其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多个出气口,并且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充放气控制阀连接;多个出口控制阀,其分别对应固定安装在所述气道分配装置的多个出气口处;其中,所述气源、增压控制阀、充放气控制阀、气道分配装置、多个出口控制阀和所述轮边装置总成均设置在使用电动轮驱动的底盘装置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单元,其同时与所述增压控制阀、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和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连接,并能够分别控制所述增压控制阀、所述充放气控制阀和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胎压监测装置,其设置在轮胎内部,并且所述胎压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气源与所述增压控制阀之间,第二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增压控制阀与所述充放气控制阀之间;第三高压气道,其连接在所述充放气控制阀与所述气道分配装置的进气口一端;多个连接管道,其分别连接在所述多个出口控制阀与所述轮毂电机壳体气道的另一端之间。6.一种电动轮轮胎自动充放气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通过传感器监测环境温度、路面温度和路面坡度,通过胎压监测装置监测轮胎的实时胎压,并将实时胎压传输至控制单元;步骤2:将所述实时胎压与控制单元中的胎压标准相比较:若实时胎压小于胎压标准,控制单元选择如下充气模式: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控制阀和充放气控制阀的进气工位导通,同时控制与胎压不足的轮胎对应的出口控制阀打开,高压气体依次从气源经过增压控制阀、充放气控制阀、气道分配装置、出口控制阀、轮毂电机壳体气道和轮辋气道,最终连通轮胎;若实时胎压大于胎压标准,控制单元选择如下放气模式:控制单元控制增压控制阀关闭,控制充放气控制阀的出气工位导通,同时控制与胎压过高的轮胎对应的出口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立强,牟希东,任思佳,田端洋,郭垠锴,张晓,张志阳,靳博豪,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