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660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12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所述PVC玻纤中层PVC树脂的聚合度范围为800~1300;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低收缩率并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工人造成健康危害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板
,具体涉及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石塑地板因具有防水、耐磨、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般由PVC(聚氯乙烯)底材层、PVC中间层、装饰层、耐磨PVC层、UV油漆涂装层依次接合而成。现有的石塑地板一般是在复合片材中加入玻纤网布层来保证石塑地板的收缩率,然而加工过程中工人必须直接接触玻纤网布层,玻纤属于三类致癌物质,工人长期接触对身体有巨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低收缩率并且生产过程中不会对工人造成健康危害的石塑地板及其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上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下述各层材料由上到下依次铺好: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2)将步骤(1)铺好的各层放置于层压机上,设定好压力为10~12kgf/cm2、时间为35~40min和温度为130~135℃进行层压,得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所述PVC玻纤中层的制备流程包括混料流程;所述混料流程包括:①将除玻璃纤维的其他原料加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②将玻璃纤维分为4~6次加入搅拌机与其他原料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③每次玻璃纤维加料时间间隔为1~3min。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玻璃纤维直接在原料混合过程中添加,而不使用玻纤网布,保证产品收缩率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工人长期直接接触玻璃纤维网布导致健康受到危害;重质碳酸钙和PVC树脂按4:1的比例添加,能够大幅度提高PVC玻纤中层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玻璃纤维呈纤维状,易飞散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生产过程需要注意避免飞散到空气中从而被工人吸入肺部损害健康,因此玻璃纤维需要分多次加入,每次加入之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搅拌使其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从而才能使其达到混料均匀,提高材料抗拉强度,使PVC玻纤中层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本专利技术原理为:PVC玻纤中层利用重质碳酸钙将PVC树脂改性,提高PVC玻纤中层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同时加入一定量的增塑剂,改善PVC玻纤中层的塑性,避免因为加入过多重质碳酸钙而导致材料易碎,将玻璃纤维直接在原料混合过程中添加,能够有效保证PVC玻纤中层的收缩率控制在0.1%以内。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玻璃纤维直接在原料混合过程中添加,而不使用玻纤网布,保证产品收缩率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避免工人长期直接接触玻璃纤维材料导致健康受到危害;重质碳酸钙和PVC树脂按4:1的比例添加,能够大幅度提高PVC玻纤中层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PVC玻纤中层PVC树脂的聚合度范围为800~1300。从以上描述可以知道,由于PVC玻纤中层含较多重质碳酸钙成分,因此PVC树脂的聚合度要求较低,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所述PVC玻纤中层还包括超导电炭黑粉,所述超导电炭黑粉的重量份数为7~20份。从以上描述可以知道,PVC玻纤中层中加入超导电炭黑粉可以提高PVC玻纤中层的抗静电能力。进一步的,所述PVC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30~40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100~190份、松香0.5~1.5份、超导电炭黑粉5~18份。从上述描述可以知道,PVC底层相比于PVC玻纤中层重质碳酸钙含量少,因此塑性较好;同时PVC底层也加入了超导电炭黑粉,有利于石塑地板整体抗静电性能的提升。上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下述各层材料由上到下依次铺好: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2)将步骤(1)铺好的各层放置于层压机上,设定好压力为10~12kgf/cm2、时间为35~40min和温度为130~135℃进行层压,得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所述PVC玻纤中层的制备流程包括混料流程;所述混料流程包括:①将除玻璃纤维的其他原料加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②将玻璃纤维分为4~6次加入搅拌机与其他原料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③每次玻璃纤维加料时间间隔为1~3min。从上述描述可以知道,PVC玻纤中层采用加入玻璃纤维来保证材料的收缩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数值,玻璃纤维呈纤维状,易飞散且具有一定的致癌性,生产过程需要注意避免飞散到空气中从而被工人吸入肺部损害健康,因此玻璃纤维需要分多次加入,每次加入之后都需要一段时间的搅拌使其与其他原料混合均匀,从而才能使其达到混料均匀,提高材料抗拉强度,使PVC玻纤中层具有较低的收缩率。进一步的,所述PVC耐磨层的制备流程为:①将PVC树脂、增塑剂、大豆油、钙锌复合稳定剂、ACR加工助剂、环保复合型PVC液体抗静电剂加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②将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投入密炼机进行混炼;③将混炼好的原料放入开炼机塑化;④将塑化好的原料放入挤出机过滤;⑤最后利用压延机将过滤后的原料进行压延、引离、压花、冷却定型和卷起。进一步的,所述PVC底层的制备流程为:①将PVC树脂、增塑剂、钙锌复合稳定剂、重质碳酸钙、松香、超导电炭黑粉加入搅拌机进行高速搅拌混合;②将搅拌混合后的原料投入密炼机进行混炼;③将混炼好的原料放入开炼机塑化;④将塑化好的原料放入挤出机过滤;⑤最后利用压延机将过滤后的原料进行压延、引离、冷却定型和裁切。实施例一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进一步的,所述PVC玻纤中层PVC树脂的聚合度范围为800~1300。进一步的,所述PVC玻纤中层还包括超导电炭黑粉,所述超导电炭黑粉的重量份数为7~20份。进一步的,所述PVC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30~40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100~190份、松香0.5~1.5份、超导电炭黑粉5~18份。上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下述各层材料由上到下依次铺好: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将铺好的各层放置于层压机上,设定好压力为10~12kgf/cm2、时间为35~40min和温度为130~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塑地板从上到下包括:UV涂层、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所述PVC玻纤中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28~45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300~500份、松香0.5~1.5份、ACR加工助剂0.5~2份、玻璃纤维2~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玻纤中层PVC树脂的聚合度范围为800~13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C玻纤中层还包括超导电炭黑粉,所述超导电炭黑粉的重量份数为7~2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VC底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PVC树脂100份、增塑剂30~40份、钙锌复合稳定剂1~3份、重质碳酸钙100~190份、松香0.5~1.5份、超导电炭黑粉5~18份。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低收缩率的石塑地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下述各层材料由上到下依次铺好:PVC耐磨层、彩膜层、PVC玻纤中层和PVC底层;(2)将步骤(1)铺好的各层放置于层压机上,设定好压力为10~12kgf/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生雄何超金蒋石生林锦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思嘉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