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通道换热器
,具体涉及一种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
技术介绍
为了使得冷媒均匀分配,通常在集流管上设置若干隔板,以达到节流的目的,目前普通的节流隔板多为像隔片等片状物体,将其插置并钎焊在集流管上的隔板槽中,节流隔板与集流管之间的焊接面仅为集流管的管壁,后期使用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腐蚀,此处容易成为薄弱点,先于其他部位发生冷媒泄漏。钎焊前需要将节流隔板预装在集流管上,片状的节流隔板通常采用铆点的方式预紧在隔板槽上,操作麻烦但效果不佳,在搬运和钎焊过程中节流隔板容易移位,甚至脱落掉出。在对节流隔板进行铆装时,通常用锤子或一些重物将节流隔板砸进集流管等一些换热器管件中,但这种做法并不能产生好的预期效果,一方面它对换热器管件有一定损伤,另一方面,如上所述,这种方式不能获得良好的装配效果,节流隔板在蛮力作用下易发生变形,在换热器管件上铆装不牢固。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半穿过式节流隔板与D型集流管的配合结构[201620581377.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包括工装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座体(1)一端具有两个相互对应设置的延伸爪体(2),且两个延伸爪体(2)之间形成供换热器管件插入的间隙(3),所述的延伸爪体(2)固定设置在工装座体(1)一端;或者,所述的延伸爪体(2)通过活动设置在工装座体(1)一端,且所述的延伸爪体(2)和工装座体(1)之间设有能驱动两个延伸爪体(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爪体驱动机构(4),所述的工装座体(1)内设有沿工装座体(1)轴向延伸的贯穿孔(5),且所述的贯穿孔(5)内穿设有铆接杆体(6),且所述的铆接杆体(6)一端具有延伸至间隙(3)内的铆接顶部(6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包括工装座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座体(1)一端具有两个相互对应设置的延伸爪体(2),且两个延伸爪体(2)之间形成供换热器管件插入的间隙(3),所述的延伸爪体(2)固定设置在工装座体(1)一端;或者,所述的延伸爪体(2)通过活动设置在工装座体(1)一端,且所述的延伸爪体(2)和工装座体(1)之间设有能驱动两个延伸爪体(2)相互靠近或远离的爪体驱动机构(4),所述的工装座体(1)内设有沿工装座体(1)轴向延伸的贯穿孔(5),且所述的贯穿孔(5)内穿设有铆接杆体(6),且所述的铆接杆体(6)一端具有延伸至间隙(3)内的铆接顶部(61),且所述的铆接杆体(6)连接有能驱动铆接杆体(6)沿贯穿孔(5)轴向滑动从而控制铆接顶部(61)在间隙(3)内往复移动的气动驱动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座体(1)和延伸爪体(2)连为一体式结构,且所述的工装座体(1)远离延伸爪体(2)的一端呈弧形结构,每一个延伸爪体(2)的一侧分别具有弧形缺口(21)且两个延伸爪体(2)侧部的弧形缺口(21)分别设置在延伸爪体(2)相互错位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延伸爪体(2)靠近工装座体(1)一端具有延伸至延伸爪体(2)上的弧形部(22),所述的弧形缺口(21)一侧均具有弧形斜切面(23),且所述的弧形斜切面(23)一端延伸至铆接杆体(6)内侧,另一端延伸至弧形部(2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装座体(1)的弧形部(22)两侧未设置弧形斜切面(23)的区域分别形成弧形面(24),且所述的弧形面(24)和弧形斜切面(23)之间通过条形凸起部(25)相连;所述的弧形面(24)和弧形斜切面(23)分别一一交错设置在贯穿孔(5)的周向外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气动机械手式换热器铆隔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赛军,张洁,朱晓国,王红磊,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新金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