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功能的枢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41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功能的枢纽器,包括第一转轴机构、第二转轴机构及转动臂。第一转轴机构包含固定板、枢接于固定板的第一转轴、套接于第一转轴的一组对接凸轮、固定于第一转轴的一端的固设组件、及弹性夹掣于凸轮及固设组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体。第二转轴机构平行于第一转轴机构地设置,且其包含具有柄部的第二转轴、套接于第二转轴的一组对接环、及弹性夹掣于柄部及对接环之间的第二弹性体。藉此,使各转轴机构之间可作全周式翻转,从而增加使用的多变化性及方便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 位功能的枢纽器。
技术介绍
将枢纽器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数字相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等 电子设备上,已是相当的广泛且普遍。这些电子设备大部分具有机体 及显示器,而枢纽器则是连接在机体与显示器之间,以使显示器可相 对于机体翻转。然而,公知的用于这些电子设备的枢纽器大部分皆受到翻转角度的限制,仅能在一容许的较小角度内翻转;或者尽管具有 全周式翻转功能,但却不具有卡掣定位效果。如此,皆将造成使用者 使用的不方便,且使机体与显示器之间无法作多方向性调整变化。因 此,本申请人以此作为本案研究i果题而进行创新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功能的枢纽 器,其不仅各转轴机构之间可作全周式翻转及定位,而且能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及变化的多样性。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 位功能的枢纽器,包括第一转轴机构,包括固定板、枢接于所述固 定板上的第一转轴、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一组对接凸轮、固定于 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的固设组件、及弹性夹掣于所述凸轮及所述固设 组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体;第二转轴机构,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机构地 设置,所述第二转轴机构包括具有柄部的第二转轴、套接于所述第二 转轴上的一组对接环、及弹性夹掣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柄部及所述对接 环之间的第二弹性体;以及转动臂,其两端分别供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穿过而连接;藉此,所述转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机构 相对于所述第 一转轴机构作全周式旋转及定位。按照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功能的枢纽器,不 仅各转轴机构之间可作全周式翻转及定位,而且能增加使用的方便性及变化的多样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2为本技术的枢纽器的组合外观图; 图3为图2的3-3剖视图; 图4为图3的4-4剖视图; 图5为图3的5-5剖视图6为本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组合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8为本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9为本技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IO为图9的组合外观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枢纽器1 第一转轴机构10 固定板11 纵向^L片112 枢才妻孔114 第一转轴12 螺紋部122 固定凸轮13 凸轮轨132 对才姿凸轮轨141才黄向板片111 锁固孔113 定位孔115 头部121 定位平面123 插销131 旋转凸轮14 套接槽142固设组件15第一弹性体16垫片17第二转轴^L构20第二转轴21柄部211螺紋部212锁固槽213定位平面214固定环22凸块221嵌槽222旋转环23定位嵌块231套合槽232第二弹性体24固设组件25垫片26转动臂30上穿槽31下穿槽32卡固槽33电子设备5机体51盖体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4支术内容进行详细说明,然而附图 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见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 功能的枢纽器。该枢纽器1主要包括第一转轴机构10、第二转轴才几构 20及转动臂30。本实施例的第一转轴才几构10包4舌固定板11、第一转轴12、 一ia 对接凸轮13、 14、固设组件15及第一弹性体16。其中固定板ll具有 横向板片lll及从横向板片111 一端向下垂直延伸的纵向板片112。于 横向板片111上开设有两个锁固孔113,另在纵向板片112则开设有 一枢接孔114及位于枢接孔114 一侧的定位孔115。第一转轴12穿接 于纵向板片112的枢接孔114中,且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头部121及一 螺紋部122,并于第一转轴12上成型有两个定位平面123。此对接凸轮分别套接于第一转轴12上,且由固定凸轮13和旋转凸轮14组成。各凸轮13、 14大致皆呈圆筒形。固定凸轮13的一端凸 伸有插销131,另一端成型有凸轮轨132。凸轮轨132由两个波峰和两 个波谷相互连接构成。插销131穿设固定于前述的定位孔115而不转 动。而旋转凸轮14对应于固定凸轮13的一端成型与凸轮轨132相互 嵌合定位的对接凸轮轨141,另在旋转凸轮14的中心成型有与第 一转 轴12的定位平面123相互配合的套接槽142,以与第一转轴12 —起 转动。本实施例的固设组件15为螺帽,其螺紋连接于第一转轴12的 螺紋部122上。而第一弹性体16则可为螺旋状压缩弹簧,其弹性夹掣 在固设组件15与旋转凸4仑14的对应端面之间。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多个垫片17,这些垫片17套接于第一转 轴12上,并分别配置于固设组件15及第一弹性体16之间、或纵向4反 片112及转动臂30之间,藉以增加固持稳定度及将受力分散。第二转轴机构20平行于第一转轴机构10而设置。本实施例的第 二转轴机构20包括第二转轴21、 一组对接环22、 23、第二弹性体24 及固设组件25。第二转轴21的一侧成型有柄部211,另一侧成型有螺 紋部212。于柄部211上开设有锁固槽213,另在第二转轴21上成型 有两个定位平面214。此对接环分别套接于第二转轴21上,且由固定 环22及旋转环23所组成。固定环22远离旋转环23的一端凸伸有两 个凸块221,而邻近旋转环23的一端成型有两个嵌槽222。另在旋转 环23对应于固定环22的一端成型有与前述嵌槽222相互卡掣的二定 位嵌块231,且在旋转环23中心处成型有与第二转轴21的定位平面 213相互配合的套合槽232,从而与第二转轴21—起转动。第二弹性 体24也可为螺旋压缩弹簧,其弹性夹掣在第二转轴21及旋转环23 的对应端面之间。本实施例的固设组件25也为一螺帽,其螺紋连接于 第二转轴21的螺紋部213上。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二转轴机构20还包括多个垫片26,这些垫 片26套接于第二转轴21,并分别配置于第二弹性体24和旋转环23 之间、或固设组件25与转动臂30之间,藉以增加固持稳定度及将受 力分散。转动臂30呈平板状,于其两端分别开设有上穿槽31和下穿槽32。上穿槽31和下穿槽32分别供第二转轴21及第一转轴12穿接。另在 上穿槽31之上、下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前述凸块221的卡固槽33, 以供固定环22固定连接。组合时先将第一转轴12依次穿过转动臂30的下穿槽32、垫片17、 枢接孔114、固定凸轮13、旋转凸轮14的套接槽142、第一弹性体16 及垫片17后,再与固设组件15螺紋连接。其中固定凸轮13的插销 131穿入定位孔115而固定,而固定凸轮13的凸轮轨132则对应于旋 转凸轮14的对接凸轮轨141作阶段式旋转定位。其次,将第二转轴 12依次穿过第二弹性体24、垫片26、旋转环23、固定环22、上穿槽 31及垫片26后,再与固设组件25螺紋连接。其中旋转环23的定位 嵌块231对应于固定环22的嵌槽222作阶段式旋转定位,固定环22 的凸块221则嵌入卡固槽33而固定。这样,即完成枢纽器的装配。请参阅图6至图8,其分别为本技术的枢纽器应用于电子设 备使用状态图。本技术的枢纽器可应用在电子设备5上,此电子 设备5具有机体51和显示器52。本实施例是将二枢纽器1连接于电 子设备5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全周式旋转及定位功能的枢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转轴机构,包括固定板、枢接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转轴、套接于所述第一转轴上的一组对接凸轮、固定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的固设组件、及弹性夹掣于所述凸轮及所述固设组件之间的第一弹性体; 第二转轴机构,平行于所述第一转轴机构地设置,所述第二转轴机构包括具有柄部的第二转轴、套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一组对接环、及弹性夹掣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柄部及所述对接环之间的第二弹性体;以及 转动臂,其两端分别供所述第一转轴及所述第二转轴穿过而连接; 藉此,所述转动臂可带动所述第二转轴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转轴机构作全周式旋转及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冈明黄武祥黄国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合科技有限公司煜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