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志洵专利>正文

一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640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技术方案,该方案有两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凹鼓形柱面。第二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机械设备上使用的一种滚针轴承,尤其是一种无内 圈滚针轴承的外圈。技术背景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在用的无内圈滚针轴承,这种轴承主要有 外圈、保持架和多个滚针组成, 一般安装于轴的两端,当轴受到较大的径向 力时,轴会产生挠度变形,而使支撑轴的轴承外圈只有端部接触,受力面积 小,在接触处极易形成点蚀、变形和磨损,造成轴承早期失效。为了避免端 部接触,目前有采用将轴承的滚针加工成鼓形结构,但是,这就增加了制造 和装配难度和成本,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内 圈滚针轴承的外圈技术方案,该方案采用将轴承外圈的外圈内表面加工成凹 鼓形柱面或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这一结构的外圈,由于外圈 的内表面是一个弧形,圆柱形的滚针当受力出现偏转时,是沿着外圈内表面 的弧形摆动,不会改变滚针与外圈的接触面积,因此,保证了滚针轴承工作 时实际受力面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避免轴承早期失效,从而延长轴承 的使用寿命。本方案是通过如下两个技术措施来实现的第一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 是凹鼓形柱面。第二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将 轴承外圈的外圈内表面加工成凹鼓形柱面或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 面。这一结构的外圈,由于外圈的内表面是一个弧形,圆柱形的滚针当受力 出现偏转时,是沿着外圈内表面的弧形摆动,不会改变滚针与外圈的接触面 积,避免了受力面积减小,在接触处形成点蚀、变形和磨损现象,因此,保 证了滚针轴承工作时实际受力面积,提高轴承的承载能力,避免轴承早期失 效,从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并且不会增加制造和装配的难度和成本。由 此可见,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 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第一个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第二个技术方案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l为外圈,2为外圈内表面,3为圆柱形柱面。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两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 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通过附图l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该外圈l的外圈 内表面2是凹鼓形柱面。通过附图2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该外圈l的外圈 内表面2是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3。权利要求1.一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包括有外圈,其特征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凹鼓形柱面。2. —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包括有外圈,其特征是所述外圈的外 圈内表面是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技术方案,该方案有两个技术方案第一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凹鼓形柱面。第二个技术方案包括有外圈,本方案的特点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在凹鼓形柱面的顶部有圆柱形柱面。文档编号F16C33/58GK201198873SQ20082002218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2日专利技术者于志洵 申请人:于志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内圈滚针轴承的外圈,包括有外圈,其特征是:所述外圈的外圈内表面是凹鼓形柱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洵
申请(专利权)人:于志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