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训练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随着社会老龄化,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各种各样先天残疾,或者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攀升,后天遭遇事故所造成的肢体残疾等,已尤为严重。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残疾人口总数为8296万人,如果按三口之家算,平均下来我国每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其中,肢体残疾2412万人,约占残疾人的30%。对此数量庞大的残疾人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助其恢复为正常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人体踝关节是下肢运动的重要关节,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外科损伤之一,其中又以扭伤最常见,扭伤占据了踝关节损伤的85%左右,场地不平、身体失衡、运动时等均易造成扭伤,严重者可致踝关节骨折。踝关节康复训练是恢复踝关节灵活性及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治疗师劳动强度大、治疗一对一效率低下的情况下,相关的康复训练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常见训练设备有CPM机以及弹力带等,但训练动作较单一,不能完全实现踝关节的固有运动:背伸和跖屈、内翻和外翻、内收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8),多个气动人工肌肉(7),独立地通过气管(6)连接气泵(8),各气管(6)上均设有比例控制阀(61),踏板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轮椅(10)上,包括底座(1)和活动连接于底座(1)上的脚踏板(3),多个气动人工肌肉(7)独立地通过套管钢绳(2)经由底座(1)与脚踏板(3)连接,用于带动脚踏板(3)动作,进而带动固定在脚踏板(3)之上的足部进行背伸和跖屈、内翻和外翻以及内收和外展三种运动形式的动作,控制器,与气泵(8)及各比例控制阀(61)通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8),多个气动人工肌肉(7),独立地通过气管(6)连接气泵(8),各气管(6)上均设有比例控制阀(61),踏板机构,可拆卸地安装于轮椅(10)上,包括底座(1)和活动连接于底座(1)上的脚踏板(3),多个气动人工肌肉(7)独立地通过套管钢绳(2)经由底座(1)与脚踏板(3)连接,用于带动脚踏板(3)动作,进而带动固定在脚踏板(3)之上的足部进行背伸和跖屈、内翻和外翻以及内收和外展三种运动形式的动作,控制器,与气泵(8)及各比例控制阀(61)通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泵(8)、气管(6)、比例控制阀(61)及气动人工肌肉(7)均位于控制箱(9)中,所述的控制箱(9)可拆卸地安装于轮椅(10)的靠背(101)后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气动人工肌肉(7)并排布置,每个气动人工肌肉(7)两端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所述的固定端固定于控制箱(9)内,并且该端设有气孔,所述的气孔通过气管(6)连接气泵(8),活动端通过套管钢绳(2)与脚踏板(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具有多个支脚,每个支脚的末端设有套管钢绳连接座(12)及过线孔(13),所述的套管钢绳(2)由套管(21)和穿设于套管(21)中的钢绳(22)组成,钢绳(22)的一端与气动人工肌肉(7)连接,另一端穿过过线孔(13)与脚踏板(3)底部连接,套管(21)固定于控制箱(9)和底座(1)之间,且所有套管钢绳(2)的套管(21)穿设于安装在轮椅(10)上的线管(23)中。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气动肌肉驱动的轮椅用踝关节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踏板机构通过腿架(4)可拆卸地安装于轮椅(10)上,腿架(4)的一端与轮椅(10)可拆卸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展,向炀,张旭凯,王雅楠,张梦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