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锻炼器及其锻炼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2284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锻炼器,该锻炼器上设有至少三对与弹性件相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分别设在锻炼器前、后端位置各一个,中部位置两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锻炼组合,至少包括:一用来固定鞋或脚的锻炼器;至少三对连接件,固设在锻炼器上,分别设在锻炼器前、后端位置各一个,中部位置两对;以及匹配连接件数量的弹性件,与连接件匹配,该弹性件与该连接件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锻炼踝关节全面均衡,锻炼准确有效的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踝关节锻炼器及其锻炼组合駄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锻炼器材,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以踝关节的各种单独或组合的 运动方式完成锻炼的锻炼器本技术还涉及一种锻炼组合,尤其涉及使用上述锻炼器的的锻炼组合麟技淵现有运动中,踝关节对各种足部运动都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运动员,如何 提高踝关节的运动器材非常少中国专利CN200720200451. 5公开了一种运动器材,适用于跳高瑕随三级跳m排球滑雪运动员训练踝关节功能促进器它包'括一个轴杆,轴杆两侧有支架,轴杆上有 可以摆动的一双或一双以上用于固定双脚的脚踏鞋装置使用时,运动者的双脚与脚踏 鞋装置固定,手扶在器械上方某一位置,双脚上下踏动,可绕轴杆上下摆动,活动了踝关 节,达到训练目的津专利虽能达到锻炼踝关节的目的,但仍有如下缺点 i无法锻炼踝关节的各组肌群;2该专利只能依靠自身负重来增加锻炼强度,不能通过自身来实现运动强度; 3轴杆和支架组成在一起,占地面积大,不方便移动;,新型内翱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均衡M W^锻炼踝关节周围各肌 肉群的锻炼器及其锻炼组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锻炼器,其中,该锻炼器上设有至少三对与弹性件相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 分别设在锻炼器前,位置各一个,中部位置两对 所述的锻炼器,其中,该锻炼器为一鞋所述的锻炼器,其中,该锻炼器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多个固定点;前脚体,固设在本体的一端的一个固定点上,前脚体上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定装置;后脚体,固设在本体的另一端的一个固定点上,后脚体上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 定装置。所述的锻炼器,其中,该固定装置为带状装置或固定器。 一种锻炼组合,其中,包括 一用来固定鞋或脚的锻炼器; 至少三对连接件,固设在锻炼器上,分别设在锻炼器前端位置一个,后端位置 一个,中间位置两对;以及匹配连接件数量的弹性件,与连接件匹配,该弹性件与该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锻炼组合,其中,该锻炼器包括 一本体,该本体上设有多个固定点;前脚体,固设在本体的一端的一个固定点上,前脚体上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定装置;后脚体,固设在本体的另一端的一个固定点上,后脚体上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 定装置,前脚体与后脚体一起组成一个脚踏体。所述的锻炼组合,其中,该固定装置为带状装置或固定器。 所述的锻炼组合,其中,该弹性件为弹力胶管或橡皮筋。所述的锻炼组合,其中,该连接件为一个环。 本技术具有如下以下优点1、 通过本技术设有的三对连接件,可对踝关节周围的各组肌群进行全面 均衡的锻炼。2、 锻炼准确有效,通过不同组合,针对踝关节周围不同的肌群进行锻炼,准 确有效的提高踝关节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运动成绩。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锻炼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本技术锻炼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本技术锻炼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编号1鞋子11鞋面12鞋底2连接件3布4本体41固定部411凸起412固定柱42滑动部421滑动槽422固定件 5前脚体 6后脚体 7固定装置 8弹性件 81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锻炼器,该锻炼器上设有至少三对与弹性件相连的连接件2, 该连接件分别设在锻炼器前端位置一个,后端位置一个,中部位置两对。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该锻炼器是某一类型的鞋子1,当然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 鞋子,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该类型的鞋子。该连接件2为一圆环,该圆环通过一段布3将其与鞋子固定在一起。具体来说, 鞋子1包括鞋底11和固定在鞋底11上的鞋面12。该鞋面12设有鞋舌头,鞋带等结 构。 一般来说,鞋面12与鞋底11之间通过缝合、胶连接方式来固连在一起。在本实 施例中,将一段布的一端穿过圆环与另一端贴合在一起固定在鞋底11上。最好是将布 先与同样布的鞋面12缝合,然后与鞋面12 —起固定到鞋底11上去。当然还可以有 很多种固定的方式,本技术并不局限与以上固定方式。在使用的时候,可以让使用者将锻炼器穿上,本实施例中,将鞋子1穿在脚上。 将弹性件一端栓帮在连接件2上,另一端固定在一固定物上。当使用者屈伸,旋转踝 关节时,就可以准确、有效、均衡地锻炼踝关节周围每一块肌肉,从而提高关节的稳 定性与力量。实施例2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去别在于,锻炼器不再是 一个鞋。如图2所示,本 实例中,锻炼器包括本体4、前脚体5以及后脚体6。该一本体4为一金属板,该本体包括固定部41和滑动部42。该固定部41为一 板状结构,固定在前脚体5下方,该固定部41上面有一凸起411与一固定柱412。 该滑动部42也为一板状结构,该滑动部42上设有一滑动槽421与一匹配固定柱412 的固定件422。前脚体5,固设在本体的一端上,前脚体5上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定装置7;后 脚体6,固设在本体的另一端上,后脚体上也设有用来固定脚的固定装置7。该固定 装置7在本实施例中为带状装置,可以用带状装置固定住插入进来的脚或者鞋。当固定部41与滑动部42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固定部41上的凸起411与固 定柱412插入在滑动部42上的滑动槽421内,当滑动到需要的距离时候,用固定件 422插入在固定柱412上,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12为一螺帽,固定柱412为螺纹柱, 这样固定件412固定到固定柱412上,将固定部41与滑动部42固定在一起。本实施例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可以穿着鞋,直接用固定装置7将鞋固定在锻炼 器上,将弹性件一端栓帮在连接件2上,另一端栓帮在其他固定物上进行锻炼。实施例3如图3所示, 一种锻炼组合,包括 一用来固定鞋或脚的锻炼器;至少三对固设在锻炼器上连接件2以及至少三对弹性件8,该弹性件8与该连接件2固连在一起。如上所述,该锻炼器既可以是实施例1的鞋一样的锻炼器,也可以是如实施例2 一样的锻炼器。这时如图3所示,前脚体5与后脚体6—起组成一个脚踏体,用来容纳鞋或脚。 该连接件数量为六个,分别设在脚踏体前端位置一个,后端位置一个,中部位置两对, 这样可以保证全面锻炼踝关节附近的肌肉群。该弹性件8为弹力胶管,弹力胶管一端进一步设有一个卡环81。该卡环81卡设到 该连接件2上与该卡环81固设在一起。该弹性件8为弹力胶管,这样在的旋转时候, 对肌肉有不同方向的牵引,再加上三对连接器安装的位置,不仅可以足背屈、足背伸 的锻炼,还可以足内外旋,足内外翻,以及足背屈、跖屈组合锻炼在使用的时候.,使用者的脚插入该锻炼组合,直接用固定装置7将鞋固定在锻炼 器上,将弹性件一端栓帮在连接件2上,另一端栓帮在其他固定物上。这样使用者就 可以准确、有效、均衡地锻炼踝关节周围每一块肌肉,从而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与力量。 当然,锻炼的力度不够的时候,可以在一个连接件2上多卡设几个弹性件8,这样就 可以增大锻炼的强度。同样,也可以换不同弹力的弹力胶管从而达到锻炼目的。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 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锻炼器,其特征在于,该锻炼器设有至少三对与弹性件相连的连接件,该连接件分别设在锻炼器前、后端位置各一个,中部位置两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宏杰刘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