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897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公共端子和至少两个分端子,每个分端子分别通过一个可活动的导电片与所述公共端子导电连接以形成一个开关电路,各导电片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状态和被顶压触发的触发状态,初始状态和触发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连通状态、另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断开状态,壳体上对应每个导电片分别可活动的装配有触发件,各触发件分别具有外露的触发部和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由初始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的顶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在使用时不同组合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仅具有两种切换状态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功能多样化且能够实现两点以上到位提醒功能。

A Micro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动开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技术介绍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的快动机构,灵敏度要求很高。现有的微动开关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4856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底壳、上盖以及设置在底壳与上盖之间的微动机构,微动机构包括公共端子、常闭端子、常开端子以及弹片,弹片的一端与公共端子固定连接,另一端位于常闭端子与常开端子之间且在常态时与常闭端子相连,弹片与公共端子连接处上端设有按钮装置;弹片上设有动触点,常闭端子上设有与动触点上下对应的上触点,常开端子上设有与动触点上下对应的下触点。在常态时,动触点与上触点接触,常闭端子与公共端子导通;向下按压按钮装置时,动触头离开上触头并与下触头接触,常开端子与公共端子导通。现有的这种微动开关只能实现单触点在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实现的是单点到位提醒,功能较为单一,无法实现两点以上到位提醒,不能满足更多功能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动开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微动开关仅具有两种切换状态,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两点以上到位提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微动开关的技术方案是: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公共端子和至少两个分端子,每个分端子分别通过一个可活动的导电片与所述公共端子导电连接以形成一个开关电路,各导电片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状态和被顶压触发的触发状态,初始状态和触发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连通状态、另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断开状态,壳体上对应每个导电片分别可活动的装配有触发件,各触发件分别具有外露的触发部和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由初始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的顶压部。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当触发单个导电片时,该导电片与公共端子形成的开关电路切换至连通或断开状态;当同时触发两个以上导电片时,被触发的导电片与公共端子形成的两个以上开关电路同时切换至连通或断开状态。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在使用时,既可以触发单个导电片使单个开关电路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也可以同时触发两个以上导电片使两个以上的开关电路同时处于连通或断开状态,不同组合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仅具有两种切换状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功能多样化且能够实现两点以上到位提醒功能。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片为一端固定、一端悬置的弹性导电片。导电片结构简单,复位性能好。更进一步地,各弹性导电片的固定端均固连在所述公共端子上。更进一步地,各分端子围绕公共端子错开布置。避免各分端子之间形成干扰,同时能够节省安装空间,减小壳体体积。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触发件为导向直动装配在壳体上的触发杆,触发杆的外露端构成所述触发部,另一端构成所述顶压部,触发杆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装配状态和顶压导电片的顶压状态,触发杆上传动连接有用于向触发杆施加迫使其向初始装配状态复位的弹性作用力的弹性件。触发件结构简单,便于实现。进一步地,壳体上对应各触发杆分别设有触发弹片,触发弹片为L形,L形触发弹片的其中一边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边悬伸于所述触发部上方并弹性顶压在相应触发杆的外露端上。通过设置触发弹片增大触发面积,使触发杆更容易被触发。更进一步地,各触发弹片均位于壳体的同一侧,任意相邻触发弹片间隔设定距离布置,或者任意两触发弹片在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上具有高度差。使各触发弹片在空间上错开,相互之间不形成干扰,从而便于更准确的实现两点以上到位提醒。在上述任意一种方案的基础上,公共端子上连接有外接公共导线,各分端子上分别连接有分接导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的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的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公共端子;31-第一分端子;32-第一导电片;33-第一触发杆;34-第一触发弹片;41-第二分端子;42-第二导电片;43-第二触发杆;44-第二触发弹片;5-外接公共导线;6-分接导线;7-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中设有公共端子2,公共端子2的相对两侧分别布置有第一分端子31和第二分端子41,第一、第二分端子分别通过可活动的第一导电片32、第二导电片42与公共端子2导电连接而形成一个开关回路。两个导电片结构相同,均为一端固定、一端悬置的弹性导电片,两弹性导电片的固定端均固定连接在公共端子2上。公共端子2上连接有外接公共导线5,两个分端子上分别连接有分接导线6。两个导电片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状态和被顶压触发的触发状态,其中初始状态对应相应开关回路的断开状态,触发状态对应相应开关回路的连通状态。壳体1上对应第一、第二导电片分别可活动的装配有第一、第二触发件,两触发件分别具有露出在壳体1外的触发部和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由初始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的顶压部。两个触发件结构相同,均为导向直动装配在壳体1上的触发杆,触发杆的一端伸出壳体1外,构成触发部,另一端位于壳体1内,构成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的顶压部。触发杆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装配状态和顶压导电片的顶压状态,触发杆上传动连接有弹性件即弹簧7,弹簧7提供给触发杆弹性作用力迫使其向初始装配状态复位。壳体1上对应第一、第二触发杆分别设有第一、第二触发弹片,触发弹片为L形,L形触发弹片的其中一边与壳体1固定连接,另一边悬伸于触发部上方并弹性顶压在相应触发杆的外露端上。通过设置触发弹片增大触发面积,使触发杆更容易被触发。两触发弹片位于壳体1的同一侧,且间隔设定距离布置。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可以实现以下四项功能:当第一触发弹片34被按下时,第一触发杆33的触发部被触发,此时,第一导电片32与第一触发杆33的顶压部连接,公共端子2与第一分端子31形成的开关回路实现导通,公共端子2与第二分端子41形成的开关回路保持原有状态即断开状态。当第二触发弹片44被按下时,第二触发杆43的触发部被触发,此时,第二导电片42与第二触发杆43的顶压部连接,公共端子2与第二分端子41形成的开关回路实现导通,公共端子2与第一分端子31形成的开关回路保持原有状态即断开状态。当第一触发弹片34、第二触发弹片44同时被按下时,第一触发杆33、第二触发杆43的触发部均被触发,此时,第一导电片32与第一触发杆33的顶压部连接,第二导电片42与第二触发杆43的顶压部连接,公共端子2与第一分端子31形成的开关回路以及公共端子2与第二分端子41形成的开关回路均可实现导通。当第一触发弹片34、第二触发弹片44均未被按下时,公共端子2与第一分端子31形成的开关回路以及公共端子2与第二分端子41形成的开关回路均保持原有状态即断开状态。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在使用时,既可以触发单个导电片使单个开关电路处于连通状态,也可以同时触发两个导电片使两个开关电路同时处于连通状态,还可以不触发任何导电片使两个开关电路同时处于断开状态,不同组合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功能。与现有技术中微动开关仅具有两种切换状态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微动开关功能多样化且能够实现两点到位提醒功能。上述实施例中,两导电片的初始状态对应相应开关回路的断开状态,触发状态对应相应开关回路的连通状态。同理,在其他实施例中,两导电片的初始状态也可以对应相应开关回路的连通状态,触发状态则对应相应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公共端子和至少两个分端子,其特征是,每个分端子分别通过一个可活动的导电片与所述公共端子导电连接以形成一个开关电路,各导电片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状态和被顶压触发的触发状态,初始状态和触发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连通状态、另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断开状态,壳体上对应每个导电片分别可活动的装配有触发件,各触发件分别具有外露的触发部和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由初始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的顶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公共端子和至少两个分端子,其特征是,每个分端子分别通过一个可活动的导电片与所述公共端子导电连接以形成一个开关电路,各导电片在其活动行程上具有初始状态和被顶压触发的触发状态,初始状态和触发状态中的其中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连通状态、另一个对应相应开关电路的断开状态,壳体上对应每个导电片分别可活动的装配有触发件,各触发件分别具有外露的触发部和用于顶压相应导电片由初始状态向触发状态切换的顶压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导电片为一端固定、一端悬置的弹性导电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是,各弹性导电片的固定端均固连在所述公共端子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开关,其特征是,各分端子围绕公共端子错开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利海耿文静李璞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