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晶波专利>正文

轴承料道自动退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576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使工件或成品在料道上自动退磁的轴承料道自动退磁装置,由螺线管,控制电路,机械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螺线管绕制在长方形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4)的外侧,传动机构由支架(9),杠杆(11),托板(8),挡杆(12),轴(10)构成,安装于螺线管管腔底部及其工作入口处,支架(9)与挡杆(12)和轴(10)固定在一起,杠杆(11)和托板(8)固定在一起,杠杆(11)的重心在轴(10)的左侧,工件跌落在托板(8)上,由传动机构共同完成工件下落,停留,滚出三个间隙过程。(*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使工件或成品在料道上自动退磁的轴承料道自动退磁装置。轴承在加工过程中,用电磁吸盘固定,这样加工后,工件上就留有一定量残磁,为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等级,必需对工件和成品进行退磁处理。传统的轴承退磁,大多采用平板式退磁机,平板下是磁场源。工作时,将工件取坐位摆放在平板上,工件轴向与磁场方向平行,人为地将工件从磁场中移开,使工件经历一个幅值衰减的交流磁场,以达到退磁目的,这种退磁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工件底部和上部的磁场强度相差很大,底部强,上部弱,不足以将工件上部磁畴打乱,退磁效果不理想。2.传统的轴承退磁,或是单机退磁,或是集中退磁,都需要人力操作,不能自动化工作,尤其是不能单机与磨床配套连接,形成自动生产线。3.持续工作制,能耗大。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一种能自动化作业,退磁效果好的轴承料道自动退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机电一体化设计,由螺线管,控制电路,机械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螺线管是绕制在长方形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4。作为控制电路一部分的接近开关或微动开关(7)安装于骨架端面(5)的内侧或者外壳(1)的底部内侧,都正对着工件从下料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料道自动退磁装置,是由螺线管,控制电路,机械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螺线管是绕制在长方形骨架(3)上的电磁线圈(4),作为控制电路一部分的接近开关或微动开关(7)安装于骨架端面(5)的内侧或者外壳(1)的底部内侧,都正对着工件从下料口(6)进入螺线管处,控制电路中应用延时自动断电电路,控制板安装在外壳1的顶盖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是由支架(9),杠杆(11),托板(8),档杆(12),轴(10)构成,安装于螺线管管腔底部及其工作入口处,支架(9)与挡杆(12)和轴(10)固定在一起,杠杆(11)和托板(8)固定在一起,杠杆(11)的重心在轴(10)的左侧,工件跌落在托板(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波
申请(专利权)人:李晶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