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电池防过充二级保护电路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防过充二级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成品锂电池主要由锂电池芯和锂电池保护板组成,锂电池保护板(BMS)可对锂电池芯形成过放、过压、过流和输出短路保护保护。常规的锂电池保护板(BMS)线路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DFET为防过放MOSFET,CFET为防过充MOSFET。锂电池保护板防止锂电池过充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池电压正常时,CO脚输出10V电压,使CFET开启。任何一节锂电池达到电压上限(如3.65V)时,集成电路19脚CO停止电压输出,CFET关闭。此时充电器无法再充电。一般动力用锂电池保护板的耐压在100V以下。在CFET关闭后,充电器输出的电压全部作用到CFET上,其纹波电压可能达到200V,CFET被击穿,这就导致后续电池充电时CFET无法关闭,锂电池保护失效,电池因过充而出现起火、爆炸等安全事故。目前锂电池起火、爆炸发生在充电时的比例超过80%,其中主要原因就在于CFET被击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锂电池防过充二级保护电路,其应用时,可以对锂电池保护板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防过充二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保护板、场效应管MOS1、继电器KA1和继电器KA2,所述继电器KA1为JD2912型常开继电器,继电器KA2为JD2912型常闭继电器,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接锂电池保护板的CO接口,漏极接继电器KA1的控制脚86,源极接锂电池保护板的C‑接口,继电器KA1的控制脚85和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5并联接充电正极A,继电器KA1的接入脚30和继电器KA2的接入脚30并联接充电负极B,继电器KA1的常开脚87、继电器KA2的常闭脚87A和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6均并联接入锂电池保护板的C‑接口,在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6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防过充二级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锂电池保护板、场效应管MOS1、继电器KA1和继电器KA2,所述继电器KA1为JD2912型常开继电器,继电器KA2为JD2912型常闭继电器,场效应管MOS1的栅极接锂电池保护板的CO接口,漏极接继电器KA1的控制脚86,源极接锂电池保护板的C-接口,继电器KA1的控制脚85和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5并联接充电正极A,继电器KA1的接入脚30和继电器KA2的接入脚30并联接充电负极B,继电器KA1的常开脚87、继电器KA2的常闭脚87A和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6均并联接入锂电池保护板的C-接口,在继电器KA2的控制脚86与常闭脚87A之间串联有电阻R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