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5117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下表面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灯壳内侧设置有灯体,所述灯壳前表面的座椅两侧设置有螺钉,所述灯壳外侧壁后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灯体内部设置有灯芯;在探照灯的左右两侧的前方设置破雾环,破雾环通过电机带动进行转动,在无人艇航行在雾比较大的海上时,电机通过转轴带动破雾环进行转动,破雾环通过转动产生的风速将探照灯前方的雾进行破除,避免探照灯跟随无人艇航行时前方存在过多的雾,提高探照灯的照明强度,使得探照灯很好的对无人艇的前进方向进行探照。

A Fog Breaking Search Light for the Rear Wing of Unmanne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
本技术属于无人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
技术介绍
探照灯是一种装置,具有强大的光源以及一面能将光线集中投射于特定方向的凹面镜,用于远距离照明和搜索的用途,能借助反射镜或透镜使射出光束集中在很小的一个立体角内来获得较大光强。考虑装置的体积、重量与操作方便,探照灯多数附有脚架或是可移动的载具,它安装在无人艇的尾翼上,然后起到探照的作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无人艇在海上行驶的时候会遇到许多大雾存在的情况,导致探照灯不能进行很好的探照,最终探照灯不能很好的对无人艇前进的方向进行探照;2、探照灯在使用时会有很多的蚊虫吸附在灯体上,导致灯体的亮度被蚊虫遮挡,影响探照灯的照明亮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具有破雾性能和灯体防蚊虫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包括灯壳,所述灯壳下表面设置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灯壳内侧设置有灯体,所述灯壳前表面的座椅两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包括灯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下表面设置有转动座(6),所述转动座(6)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座(4),所述第一支撑座(4)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5),所述灯壳(2)内侧设置有灯体(1),所述灯壳(2)前表面的座椅两侧设置有螺钉(3),所述灯壳(2)外侧壁后方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灯体(1)内部设置有灯芯(8),所述灯壳(2)内侧前方设置有除虫网(14),所述灯壳(2)前表面上方设置有灭蚊灯(9),所述第一支撑座(4)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3),所述第二支撑座(13)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前表面设置有固定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包括灯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下表面设置有转动座(6),所述转动座(6)下表面设置有第一支撑座(4),所述第一支撑座(4)下表面设置有安装座(5),所述灯壳(2)内侧设置有灯体(1),所述灯壳(2)前表面的座椅两侧设置有螺钉(3),所述灯壳(2)外侧壁后方设置有加强筋(7),所述灯体(1)内部设置有灯芯(8),所述灯壳(2)内侧前方设置有除虫网(14),所述灯壳(2)前表面上方设置有灭蚊灯(9),所述第一支撑座(4)底端外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13),所述第二支撑座(13)上表面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伸缩杆(12)前表面设置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内部设置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设置有转轴(16),所述转轴(16)外侧壁靠近所述固定杆(11)前方设置有破雾环(10),所述灯体(1)与所述灭蚊灯(9)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破雾性的无人艇尾翼探照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峻峰杨奉儒李鹏昊杨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沃夫海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