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支撑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建筑支撑平台。
技术介绍
在建筑上用于混凝土现浇施工的模板支撑结构,普遍采用钢或木梁拼装成模板托架,利用钢或木杆搭建成脚手架构成托架支撑,并配合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施工。在目前的建筑支撑装置中,大部分为可拆卸的,使用起来较为麻烦,而且搬运也极不方便,支撑装置的支撑角度不可调,使用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给施工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支撑平台,解决现有的支撑装置拆卸和搬运不方便,支撑角度不可调而给施工人员带来麻烦等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支撑平台,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且可伸缩的移动轮;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柱;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铰接,使得所述平台板的两侧可绕铰接处进行转动;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一侧,通过伸缩调节所述液压杆并带动所述平台板的一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所述平台板的设置角度。本技术提供可移动的支撑平台,利用移动轮可方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且可伸缩的移动轮;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柱;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铰接,使得所述平台板的两侧可绕铰接处进行转动;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一侧,通过伸缩调节所述液压杆并带动所述平台板的一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所述平台板的设置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设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且可伸缩的移动轮;立设于所述底板上的支撑柱;设于所述支撑柱上的平台板,所述平台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柱的顶部铰接,使得所述平台板的两侧可绕铰接处进行转动;以及设于所述底板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液压杆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平台板的一侧,通过伸缩调节所述液压杆并带动所述平台板的一侧上下移动从而实现了调节所述平台板的设置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板上可绕铰接处转动的两侧支撑连接有弧形导向件,所述弧形导向件设于所述平台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柱上对应所述弧形导向件开设有弧形通孔,通过所述弧形通孔对所述弧形导向件进行导向限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对应所述弧形通孔处设有透明玻璃板,所述透明玻璃板上设有对应标记所述弧形导向件上位于所述弧形通孔内的部分的角度刻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有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设于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底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支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雨农,荆峰海,罗四海,王鹏,蔺佳,关庆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