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浇筑中距离较远时常常只能选择地泵浇筑作业,地泵通向的管道末端常常位于位置狭窄的地方,导致在浇筑混凝土时常常只能由吊塔吊起管道,工人手持末端管道浇筑作业,浇筑后的混凝土为了防止空洞、离析,还需要工人手持混凝土振动棒将其振动均匀,由于吊塔常常距离施工位置较远,难以观察清楚,这大大的增加了工人的工作危险性和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装置,解决了现有装置难以抵达环境苛刻的混凝土浇筑现场作业,需要人工操作等难题,实现了混凝土自动浇筑和浇筑后将其振动均匀的功能,具有适用性强、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装置,包括移动机构、振动机构、输送机构和储料机构,所述的振动机构、输送机构和储料机构均固定在移动机构上端。所述的移动机构包括:底板、挂钩、连接座、支撑座和履带,所述的支撑座与履带齿轮链条配合连接,所述的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振动机构(2)、输送机构(3)和储料机构(4)所述的振动机构(2)、输送机构(3)和储料机构(4)均与移动机构(1)相连接;所述的振动机构(2)包括:振动棒(201)、圆柱(202)、滑杆(203)、滑道(204)、连接杆(205)、丝杠螺母(206)、电机(207)、齿轮(208)、支撑柱(209)、电机套(210)和弹簧(211),所述的振动棒(201)与圆柱(202)孔柱过隙配合使用,所述的振动棒(201)上端与弹簧(211)下端相连接,所述的圆柱(202)上端与滑杆(203)下端相连接,所述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混凝土地泵终端辅助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机构(1)、振动机构(2)、输送机构(3)和储料机构(4)所述的振动机构(2)、输送机构(3)和储料机构(4)均与移动机构(1)相连接;所述的振动机构(2)包括:振动棒(201)、圆柱(202)、滑杆(203)、滑道(204)、连接杆(205)、丝杠螺母(206)、电机(207)、齿轮(208)、支撑柱(209)、电机套(210)和弹簧(211),所述的振动棒(201)与圆柱(202)孔柱过隙配合使用,所述的振动棒(201)上端与弹簧(211)下端相连接,所述的圆柱(202)上端与滑杆(203)下端相连接,所述的滑杆(203)与滑道(204)过隙配合连接,所述的滑道(204)与连接杆(205)固连,所述的丝杠螺母(206)与滑杆(203)相连接,所述的电机(207)包括直线电机(207a)和电机(207b),所述的齿轮(208)包括齿轮(208a)和齿轮(208b),所述的丝杠螺母(206)与直线电机(207a)的丝杠配合连接,所述的直线电机(207a)通过电机套与连接杆(205)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杆(205)下端与所述的齿轮(208a)相连接,所述的支撑柱(209)上端设置有孔,所述的齿轮(208a)下端与所述的支撑柱(209)通过轴孔配合连接,所述的支撑柱(209)下端与底板(101)相连接,所述的齿轮(208b)与电机(207b)相连接,所述的齿轮(208a)与齿轮(208b)通过齿轮副配合使用,所述的电机(207b)与电机套(210)相连接,所述的电机套(210)与底板(101)相连接;所述的输送机构(3)包括:圆柱座(301)、连接管(302)、旋转柱(303)、电机座(304)、电机(305)、液压柱(306)、螺栓(307)、螺母(308)和横柱(309),所述的圆柱座(301)通过螺钉与底板(101)相连接,所述的圆柱座(301)上端设置有孔,所述的连接管(302)与管路口(406)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的旋转柱(3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