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0432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石墨化内串炉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包括油缸支撑座,所述油缸支撑座连接有四个双向油缸,所述双向油缸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所述左限位柱匹配连接有左连接座,所述左连接座设有左活动孔,所述左连接座连接有左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连接有前铜板,所述右限位柱匹配连接有右连接座,所述右连接座设有右活动孔,所述右连接座连接有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连接有后铜板,所述油缸支撑座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所述油缸支撑座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所述右连接板设有与油缸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前铜板,所述双向油缸和油缸均连接有液压站。

Reverse Inference System of Graphite Inner Tandem Furnace Power Suppl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墨化内串炉控制
,具体涉及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
技术介绍
石墨化炉内串炉是超大功率石墨电极的生产电阻炉设备,通过送电小车连接铜铝导电排串连两台炉对炉内制品进行焙烧,在经过大电流通电后,利用炉内制品本身的电阻使电能转为热能,将炉内制品石墨化;送电小车是连接左右两边石墨化炉的串连导电设备,利用液压系统对小车上的铜软连接进行伸缩控制,当收缩时完成左右炉断电,当伸张时完成左右炉串连达到送电状态。现在设计的石墨化电极内串炉,设计是先期低电流时是双炉送电,后期高电流时改为单炉送电冲击高峰,单炉送电状态不需要进行加压;现有技术在单炉送电的时候都是采用老方法,把送电小车缩回断电,这样就会使炉子泄压,炉头电极与导电铜板断开,炉内产品松压,使产品之间的缝隙进入填充料、中间石墨垫断裂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包括油缸支撑座,所述油缸支撑座连接有四个双向油缸,所述双向油缸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限位柱和右限位柱,所述左限位柱匹配连接有左连接座,所述左连接座设有左活动孔,所述左连接座连接有左连接板,所述左连接板连接有前铜板,所述右限位柱匹配连接有右连接座,所述右连接座设有右活动孔,所述右连接座连接有右连接板,所述右连接板连接有后铜板,所述油缸支撑座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所述油缸的左侧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套设有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与左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板设有与油缸相匹配的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后铜板,所述双向油缸和油缸均连接有液压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双向油缸的两端均设有弧形导向头,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设有与弧形导向头相匹配的导向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双向油缸在顶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的时候,能够更好更快速的将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顶到所需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均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箱,所述循环冷却水箱与前铜板和后铜板相对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箱对前铜板和后铜板冷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连接座、右连接座的规格型号相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左连接座、右连接座通用,从而节约成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四个所述的双向油缸和两个油缸共用一个液压站,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约成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左活动孔、右活动孔的结构相同、且均为U字型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约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使用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的时候,先通过四个双向油缸顶住前铜板、后铜板使得两个石墨化炉内处于加压状态,并通过前铜板和后铜板进行双炉送电;当两炉同时送电到达一定电流时,需要通过高电流改为单炉送电冲击高峰,这时在双炉正常加压状态下,断掉电源,然后启动油缸,使得油缸的输出端对炉头电极进行加压,并且加压到一定的压力值;然后收缩双向油缸,使前铜板和后铜板与石墨化炉分离,然后对左侧的石墨化炉进行高电流送电冲击高峰;对右侧的石墨化炉进行高电流送电冲击高峰时,收缩油缸后即可;这样使得左侧石墨化炉内电极产品间隙期间内不会进入填充料,以此保证不会发生喷炉伤亡事故,也保证了石墨化炉两台炉随时断送电的要求,为石墨化内串炉生产更好的产品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并且大幅提高成品生产率,高效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油缸支撑座1、双向油缸2、左限位柱21、左连接座22、左活动孔23、右限位柱24、右连接座25、右活动孔26、左连接板31、右连接板32、前铜板41、后铜板42、油缸5、、循环冷却水箱6、通孔7、油缸固定座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撑座1,油缸支撑座1连接有四个双向油缸2,双向油缸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限位柱21和右限位柱24,左限位柱21匹配连接有左连接座22,左连接座22设有左活动孔23,左连接座22连接有左连接板31,左连接板31连接有前铜板41,右限位柱24匹配连接有右连接座25,右连接座25设有右活动孔26,右连接座25连接有右连接板32,右连接板32连接有后铜板42,油缸支撑座1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5,油缸5的左侧设有盲孔,盲孔套设有油缸固定座8,油缸固定座8与左连接板31固定连接,右连接板32设有与油缸相匹配的通孔7,通孔7贯穿后铜板42,双向油缸2和油缸5均连接有液压站。本实施例中,在使用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的时候,先通过四个双向油缸2顶住前铜板41、后铜板42使得两个石墨化炉内处于加压状态,并通过前铜板41和后铜板42进行双炉送电;当两炉同时送电到达一定电流时,需要通过高电流改为单炉送电冲击高峰,这时在双炉正常加压状态下,断掉电源,然后启动油缸5,使得油缸5的输出端对炉头电极进行加压,并且加压到一定的压力值;然后收缩双向油缸2,使前铜板41和后铜板42与石墨化炉分离,然后对左侧的石墨化炉进行高电流送电冲击高峰;对右侧的石墨化炉进行高电流送电冲击高峰时,收缩油缸5后即可;这样使得右侧石墨化炉内在左侧石墨化炉电极产品间隙期间内不会进入填充料,以此保证不会发生喷炉伤亡事故,也保证了石墨化炉两台炉随时断送电的要求,为石墨化内串炉生产更好的产品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并且大幅提高成品生产率,高效节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优选双向油缸2的两端均设有弧形导向头,左连接板31和右连接板32设有与弧形导向头相匹配的导向槽,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双向油缸2在顶左连接板31和右连接板32的时候,能够更好更快速的将左连接板31和右连接板32顶到所需位置。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双向油缸2的结构。优选左连接板31和右连接板32均连接有循环冷却水箱6,循环冷却水箱6与前铜板41和后铜板42相对应,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通过循环冷却水箱6对前铜板41和后铜板42冷却。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优选左连接座22、右连接座25的规格型号相同,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得左连接座22、右连接座25通用,从而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各自考虑左连接座22、右连接座25的规格型号。优选四个双向油缸2和两个油缸5共用一个液压站,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考虑。优选左活动孔23、右活动孔26的结构相同、且均为U字型结构,这样的设计,可以节约成本。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各自考虑左活动孔23、右活动孔26的结构。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撑座(1),所述油缸支撑座(1)连接有四个双向油缸(2),所述双向油缸(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限位柱(21)和右限位柱(24),所述左限位柱(21)匹配连接有左连接座(22),所述左连接座(22)设有左活动孔(23),所述左连接座(22)连接有左连接板(31),所述左连接板(31)连接有前铜板(41),所述右限位柱(24)匹配连接有右连接座(25),所述右连接座(25)设有右活动孔(26),所述右连接座(25)连接有右连接板(32),所述右连接板(32)连接有后铜板(42),所述油缸支撑座(1)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5),所述油缸(5)的左侧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套设有油缸固定座(8),所述油缸固定座(8)与左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板(32)设有与油缸相匹配的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后铜板(42),所述双向油缸(2)和油缸(5)均连接有液压站。

【技术特征摘要】
1.石墨化内串炉送电小车反推断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撑座(1),所述油缸支撑座(1)连接有四个双向油缸(2),所述双向油缸(2)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限位柱(21)和右限位柱(24),所述左限位柱(21)匹配连接有左连接座(22),所述左连接座(22)设有左活动孔(23),所述左连接座(22)连接有左连接板(31),所述左连接板(31)连接有前铜板(41),所述右限位柱(24)匹配连接有右连接座(25),所述右连接座(25)设有右活动孔(26),所述右连接座(25)连接有右连接板(32),所述右连接板(32)连接有后铜板(42),所述油缸支撑座(1)固定连接有两个油缸(5),所述油缸(5)的左侧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套设有油缸固定座(8),所述油缸固定座(8)与左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板(32)设有与油缸相匹配的通孔(7),所述通孔(7)贯穿后铜板(42),所述双向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树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宜博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