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炉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石墨化炉装炉结构,属于石墨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石墨化炉装炉工艺为内装四排坩祸,上下两层,第一层坩祸为28组,每组3个坩祸,共计84只,其组间距为50mm,横向坩祸间无间距,坩祸外侧与炉芯板垂直距离为100mm;第一层坩祸与第二层坩祸之间填入高100mm的电阻料;第二层坩祸为28排,每组3个坩祸,共83只坩祸,其中少1个坩祸被测温管占位其组间距为50mm,横向坩祸间无间距,坩祸外侧与炉芯板垂直距离为100mm;装炉量为18.3t。现有石墨化炉装炉结构生产石墨效率较低,且运行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石墨化炉装炉结构生产石墨效率较低,且运行不稳定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石墨化炉装炉结构。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两个装炉层,每个所述装炉层包括两个炉墙、两个炉芯板、两个旧料保温层、两个新料保温层和两个石墨粒层,两个炉墙并排平行设置,两个炉芯板设置在炉墙的两侧,两个炉墙和两个炉芯板组成封闭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内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二十八组坩祸,每组沿宽度方向设有四个坩祸,所述矩形框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化炉装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装炉层,每个所述装炉层包括两个炉墙(1)、两个炉芯板(2)、两个旧料保温层(3)、两个新料保温层(4)和两个石墨粒层(5),两个炉墙(1)并排平行设置,两个炉芯板(2)设置在炉墙(1)的两侧,两个炉墙(1)和两个炉芯板(2)组成封闭的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内沿长度方向并排设有二十八组坩埚,每组沿宽度方向设有四个坩埚(6),所述矩形框体内还填充有电阻料,每个炉墙(1)的内侧壁上由外至内依次设有旧料保温层(3)和新料保温层(4),每个炉芯板(2)的外侧面设有石墨粒层(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远,赵建民,王国利,辛友刚,刘旭,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鸡西浩市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